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人在嘉靖,金榜题名 > 第83章 进入正题

毕竟这会儿大明除了正德年间,明武宗亲信弗朗机大使火者亚三,明武宗甚至还学会了说弗朗机语。

在这位大明唯一会外语的皇帝引导下,大明内部或多或少对外部世界了解些许。

而后随着明武宗驾崩,火者亚三被处死,当年便驱逐驻扎在屯门的弗朗机人(注1),后来双方还发生激烈战斗。

当然,最后大明赢了。

嘉靖上位后,前期执行海禁之严厉乃明朝之冠,即便后续有所放松,但除广州澳门有固定官员与弗朗机人接触,稍稍知道点世界变化外。

其他官员基本上对欧罗巴已然进入大航海时代,开启殖民地浪潮的事实一无所知。

范凌恒说的话半真半假,因为他知道,最能遮掩谎话的不是纯粹的假话,而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相结合一起的话。

胡宗宪虽然心有疑虑,不过图纸他已经找江南造船厂的老工匠看过,凭老师傅经验判断,这图纸假不了。

说真的,当时唐顺之给他说新船图纸和石见银矿这事儿都是一个十六岁少年递来的消息,他差点以为唐顺之喝了假酒来他这儿胡闹……

这事儿在他那个幕僚徐渭身上没少发生过,昨天二半夜还有军士告知他徐秀才两更天喝得大醉,放声叫嚷来着……

今日一见,这少年乍看上去也并无甚奇异之处,个子挺高,只不过身形太瘦弱了点。

从这故事听来,倒是挑不出什么毛病,而且听说他爷爷那一代出了范进,好歹也算是官宦子弟——虽然远了点。

想来想去,胡宗宪放下了稍许戒心,笑着夸赞道:“有道是英雄出少年,听应德兄说,你正在备战县试,还未获取功名之身?”

范凌恒点点头,沉声回答:“家母在嘉靖三十五年染疾去世,学生在家丁忧三年,今年丁忧刚过,明年学生准备参加县试、府试、院试。”

胡宗宪年轻时曾为父母连续守孝五年,听范凌恒这么说倒是又增加了他心中好感。

“你既然有过目不忘之能和唐先生这等老师,仅仅是通过三试这个目标可是有点低……”胡宗宪扶着胡子打趣道。

范凌恒挠了挠头,赧然道:“不瞒胡总督,实际上学生也是有点野心,妄想成为三试案首。”

他话音刚落,胡宗宪哈哈大笑:“年轻人,没点野心还能叫年轻人么?三试案首也就小三元罢了,你可知道,应德当年差点成为大三元。”

大三元,便是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

他指着唐顺之道:“当年他是乡试第三,会试第一,殿试……哎,应德兄当年要不是连拒内阁大学士杨一清的五次,想必定是嘉靖八年状元。”

范凌恒心中一惊,要知道,大明科举以来,连中大三元者唯有三人,商辂、李骐和历史上唯一的连中六元者——黄观。(注2)

唐顺之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打趣到:“汝贞兄莫要闹我玩笑,仅乡试第三名,就已经注定我不可能和黄观等人相提并论。”

“哈哈哈,你不能相提并论,但他可以啊!”胡宗宪冲范凌恒笑了笑,范凌恒连忙回礼。

“嗯……我这几日翻了翻他的文章,觉得凌恒文章太过有棱有角,符合倒是非常符合八股文题材,但感觉缺了点羚羊挂角,香象渡河的感觉。”

唐顺之顿了顿,继续道:“若说小三元可能还好些,但大三元,我看是无望。”

他撇了眼弟子,加上一句:“但中进士,不难。”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自京城内,正有封八百里加急书信从国子监出发,向潮阳县飞奔而去,信中已然为范凌恒的官场铺好了路。

胡宗宪听了站起身,走到范凌恒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还是要对自己学生有些信心嘛……不如这样,你我堵上一把,就看你这学生能在三次小考、三次大考中考中几次第一,我赌他三次。”

不待唐顺之回答,胡宗宪笑眯眯道:“有赌便有赌注,我要你所珍藏苏轼的《游虎跑泉诗帖》,我若输了,把欧阳询的《史事帖》给你。另外,赢家还要给凌恒一千两银子。”

胡宗宪平日除了武兵打仗、捉弄权术外,有三大爱好,一是好奇珍异宝,二是好赌,三是好女色。

给范凌恒银子这事儿,在他看来,不过是顺手而为之,给范凌恒作为奖励罢了。

现在朝廷的俸禄有多低他比谁都清楚,一千两银子全当给考上进士的范凌恒予以资助——他不相信,有过目不忘的人会连进士都考不上。

唐顺之愣了一下,随后沉声道:“他既是我学生,我便相信他能高中六元,这赌我接了。”

他认为,无论怎么样,在教授学生的时候,都应该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自己的学生,当有充足的信任去相信他。

只不过这会儿的范凌恒不知道胡宗宪的嗜好,有点发懵。

苏轼?欧阳询?

如果范凌恒没记错,这两人的字帖那可是未来禁止出境的文物,他考个试,怎么还能和这扯上关系?

他刚想开口,就看到唐顺之朝他瞥了一眼,随即便闭上了嘴巴不吱声。

胡宗宪见唐顺之答应,不由心中暗喜,幸得他还没忘记正事,轻咳两声正色道:“一会儿便要去五军都督府监狱向汪直确认银矿消息,凌恒,此消息是否属实?”

“学生不敢妄言。”范凌恒老老实实回答,剩下一个字都不多说。

话音刚落,他便察觉肩膀上的手猛地一紧:“好!那你先且去偏厅休息片刻,我和你师父有些话要讲。”

范凌恒跟着军士老老实实来到一处偏厅,自有下人端来上好茶点,就在他吃着茶点思考刚才唐顺之何意时,唐顺之和胡宗宪两人中间却是风云涌动。

**************************

范凌恒刚走,胡宗宪便问道:“若日本真有体量如此巨大的银矿,汪直性命不可丢,可王本固已上奏朝廷,说我收了汪直几十万两金银,所以放任倭寇上岸,此事如何解决?”

唐顺之和胡宗宪除了上下级关系外,两人私交甚好,平日独处议事,胡宗宪往往只会听从两人建议。

一是幕僚徐渭,一是面前唐顺之。

注1:屯门,现香港的一个区,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

注2:除了黄观外,还有一个六元者,是清朝的钱棨,但作者个人认为,钱棨考中秀才后,六次乡试落榜,当不得连中六元这个称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