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误认帝师 > 第03章 预言成真

被大臣们一顿输出之后,崇祯的脑子有点乱。

此时他有点怀疑土豆亩产的真实性了。

“对了,再查查徐希是什么情况。”

曹化淳低眉顺眼,什么都没问:

“谨遵圣谕。”

对于曹化淳来说,崇祯的圣旨就是天。

干就完了。

三天之后,曹化淳回报。

“回禀皇爷,西峪村那个仙师,本名叫做徐浪,以前是个泥瓦匠,大约四个月前,好似突然得了仙法,变出了一座神奇大宅子,并给村民们带来了土豆。”

就在皇城边上,尽管东厂近年来已经没以前那么犀利了,但是东厂番役查这点事情,还是查的出来的。

“据番役回报,村民们所种的土豆,亩产都在二十石左右。土豆可以作为主粮,得益于此,西峪村家家户户都不愁吃喝了。”

听到徐浪种种神迹,曹化淳也是震惊万分。

小麦的亩产顶天了最高能够达到五石,但是这个土豆的产量,竟然可以翻上四倍!

怪不得西峪村的村民,都称之为仙粮。

“徐希,是村里的一个孤儿,十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后来跟着徐浪学了半年的泥瓦匠手艺,据说然后就南下了武昌府。此后再无音讯。”

随即,曹化淳又禀报了另一条消息。

“好了,你出去吧!”

崇祯对曹化淳挥挥手。

然后。

不禁以手抚头。

看来那个仙师所说的,至少前半截,全是真的。

险些错怪了此人。

实际上,崇祯心里面已经在盘算,要是证实徐浪所说是假的,他就砍了徐浪的脑袋。

“报!八百里加急!”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匆匆走来。

闻声,崇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速速呈上!”

王承恩去接过急报,转呈给崇祯:

“皇爷,是陕西安塞八百里加急!”

此时的王承恩,心中也是咯噔一下。

那个仙师预言的,不会成真了吧?

“快拆开!快念给朕听!”

崇祯急道。

王承恩连忙刮开密封火漆。

拿出里面的急报,念道:

“十一月初一,安塞高迎祥聚众造反,自称‘闯王’……”

崇祯只觉脑袋一阵嗡嗡作响,心神剧震!

那个仙师的预言,竟然成真了!

那岂不是说,大明十几年之后亡国,他崇祯自缢身亡,也会成真!

这一刻,崇祯七魂丢了三魄!

看的王承恩一阵心疼:

“皇爷,还有十几年的时间,既然我们已经提前知晓,当可以提前预防。”

闻言,崇祯才悠悠醒转过来。

没错!

已经提前预知结果,而且还有这么多的时间,难道还找不到法子解决?

“速速通知阁臣、兵部尚书,召开紧急朝会!”

看到崇祯不再颓丧,王承恩心中稍安:

“遵旨!”

……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

内阁辅臣和兵部尚书王在晋,先后来到了东暖阁。

礼毕。

崇祯焦急的看向一众肱骨重臣:

“陕西安塞又爆民变,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安之?”

钱龙锡出列:

“遣一良将,足以剿灭!”

李标持不同态度:

“臣以为,如今陕西持续大旱,饿殍遍野,发生民变皆因饥荒。朝廷宜开仓赈灾!有了吃食,民变自会消弭。”

周道登奏道:

“臣以为,朝廷宜安抚之,以彰显陛下之圣德仁义。”

兵部尚书王在晋奏道:

“陛下,诸公差矣!”

“此时陕西民变不断,必须要以铁腕之手段,快速镇压!否则,蔓延开来,恐成燎原之势啊!”

崇祯倾向于采取镇压,点头道:

“乱民无视朝廷恩威,接连造反,朕意决定火速剿灭。”

“然如今陕西三边总督空缺,诸位可有合适之人选?”

王在晋又奏道:

“陛下,陕西军队普遍欠饷严重,召军剿匪之前,应先发放军饷。”

“否则,兵变加上民变,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崇祯一阵头疼。

又是要钱!

单单是辽饷,一年就要四百多万两白银!

还有朝廷的各项开支,处处都要钱!

但是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啊?

如果朝廷有钱,各地就不会爆发那么多的欠饷兵变了!

“诸位爱卿先推荐一个三边总督的人选吧!”

钱的事情,他口袋里没有,也变不出来啊。

“……”

一听皇帝提这个事情,一帮重臣,瞬间都是沉默了。

实际上,陕西三边总督这个官职,已经空缺了好几个月了。

如果是别的有油水可捞的职位,他们早就挤破头往里面塞人了。

大明进入崇祯朝,军队欠饷成为主旋律。

尤其是陕西那边,欠饷严重,随时有可能爆发新的兵变,再加上此起彼伏的民变,一个处理不好,要脑袋不保的。

所以此时,一众重臣都不敢接崇祯抛出来的这个烫手的山芋。

王在晋又奏道:

“禀陛下,士兵是军队的根本,不发军饷,军心离散,派谁去了恐怕也于事无补。”

其他重臣纷纷附和。

李标:“臣附议!恳请陛下先给三边军队补发军饷!”

钱龙锡:“臣附议!”

周道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请陛下补发军饷,再议三边总督的人选不迟。”

“……”

谁这个时候去出任陕西三边总督,几乎等于是送人头,他们可不会傻乎乎的举荐自己的人去送死。

双方争论了大半个时辰。

也争不出个结果。

最后,朝会无疾而终。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无比沮丧。

民变,兵变,已经成了大明背上的两颗毒疮!

一个处理不好,后果是致命的。

都是天灾惹的祸啊!

自打他登基以来,各地天灾不断,尤其是北方持续大旱,颗粒无收。

收不上赋税,朝廷也就没钱赈灾,没钱发军饷。

所以,才会爆发此起彼伏的民变和兵变。

但是他又能怎么样呢?他又不是真的龙,可以呼风唤雨,让大明明天就风调雨顺!

此时的崇祯,心中充满了愤恨和无力。

眼看着民变兵变这两颗毒疮,愈演愈烈,他却只能眼巴巴的干瞪眼。

甚至,陕西三边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级别的官职,都无人愿意出任!

王承恩见状,一阵心疼。

突然,他灵机一动,试探着说道:

“皇爷,那个仙师知晓未来,或许……他有化解之策?”

崇祯闻言,只觉醍醐灌顶。

猛地一拍大腿!

是呀!

那个仙师有神仙般的手段,在凡人眼里无解的问题,或许他真的有办法解决呢!

“摆驾!立即去西峪村!”

崇祯是一刻都不愿意耽搁了,尽管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

“遵旨!”

看到崇祯着急,王承恩更加着急。

万岁爷为国事操碎了心,他也想替万岁爷分忧啊。

……

黄昏时分。

崇祯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轻车简从,再次来到了西峪村。

这一次,他还专门给沿路经过的村民,带了一点小礼品。

做戏做全套,既然要冒充徐希,就一步到位冒充个彻底。

“小希子,发迹了呀!”

“有心了!”

“吃饭了没?在这里吃点吧!”

“……”

村民们立即给出了热情的回应。

一番敷衍。

崇祯才穿过了村庄,来到了徐浪的庄园里。

却见徐浪正在对一名老者交代事情:

“你把酒厂赚的钱,留下日常开销,其他的全部拿去购买粮食。”

由于土豆高产,现在西峪村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徐浪于是让里长组织村民,以土豆参股,成立了一个酿酒厂。徐浪有百亩的土豆庄园,实至名归的成为了酿酒厂的大股东。

要知道,土豆是无法长时间储存的。

留足了口粮,种子,剩余的土豆,徐浪让里长拿去酿酒了。

在这个年代,高度酒本来就是稀罕物。

加上徐浪提供的独特工艺配方,土豆酒辛辣香醇,自打上市,就是供不应求。

德国土豆酒,俄罗斯伏特加,了解一下。

徐浪前世恰好都玩过那些地方,而且还观摩过相关的酿酒工艺。

一转手,徐浪把技艺,传授给了村民。

风味独特的土豆酒,也让酿酒厂迅速的赚到了第一桶金。

里长有点不解:

“村里的粮食不是很富足吗?干嘛还要买粮食?”

徐浪谆谆教导:

“乱世将至,粮食比银子值钱。”

徐浪很清楚,在乱世,粮食才是硬通货。世道越乱,粮价越高。

里长恍然大悟:

“那好。我立即去办。”

仙师会仙术,而且知晓过去未来,听仙师的准没错。

这是里长乃至西峪村所有村民,悟出的至理。

看看村子这几个月,前前后后的巨大变化,就知道了。

仙师不出世之前,村民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活下去都很困难,但是,自从仙师出世,一个仙粮让村民家家户户一日三餐,家有余粮。

现在一个酿酒厂,让参股的村民,立即家家都有了余钱。

这是以往里长做梦都不敢想的神仙生活啊。

听仙师的,准没错!

“小希子,又来看你师父啦?有心了!”

从里面出来的时候,里长和崇祯碰着正着。

仙师的徒弟,必须礼敬啊。

崇祯给王承恩使了一个眼色:

“里长好,一点小礼品,给您尝尝。”

尽管刚才听了徐浪的言语,心中非常的不舒服。

乱世将至,这岂不是说,大明将要进入王朝末年?他这个大明皇帝不称职?

但是此时,崇祯的言行举止,并没有任何的异常。

演着演着,崇祯感觉自己已经完全入戏了。

王承恩连忙小心翼翼的,将一份糕点,塞进了里长的手里。

唉,真是难为万岁爷了,自从进了西峪村,见人就认小。

搞的他这个随堂太监,都非常的不适应。

“这怎么好意思?”

里长很意外。

崇祯笑呵呵:

“如果不收,那就是把我小希子当外人了。”

“那谢谢了!”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里长也只好笑纳了。

“小希子出息了,以后咱们西峪村,又多了一个靠山,哈哈……”

应付完了里长。

崇祯终于是进到了徐浪的厅子里。

“师父,给您带了点礼品。”

说完崇祯把提前准备好的人参鹿茸之类的东西,放在了徐浪的桌面上。

做出一副十足的徒弟的姿势。

“给您补补身子。”

徐浪一看,无力吐槽。

泥马,这些礼品都是大补壮阳之物,可是师父的身边,连个女人都没有。

要是吃了你的礼品,那不得日川钢板啊。

不过念在,人家也是一片孝心,也不好拿这个事情来斥责。

“还没吃饭吧?坐下来吃点吧。”

此时的徐浪,正准备开饭。

他只当是徒弟过来辞行的,所以,和颜悦色的招呼道。

崇祯于是坐下。

菜过五味。

崇祯突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虽然他早就做好了说谎的心理准备,但是说到底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君子。

信口雌黄,一下子还是难以无缝衔接。

“师父……”

“师父,是这样的……”

徐浪不耐烦:

“怎么啦?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王承恩忍不住呵斥:

“大胆!你怎敢对主人如此放肆!”

尽管此前崇祯已经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但是看到崇祯受辱,王承恩还是忍不住挺身护主。

徐浪眉头一挑:

“谱儿还挺大啊!”

“我教训徒弟呢!这里有你一个下人说话的份儿?”

崇祯连忙摆手止住王承恩,以及蠢蠢欲动的方正化。

“住嘴!”

然后对徐浪堆起了笑容:

“师父果然有未卜先知之能!我今天收到消息,安塞高迎祥果然起兵造反了,而且自称‘闯王’。师父所料,当真是丝毫不差!”

徐浪只是微微颔首,自顾自的吃饭。

对于一个穿越众,预测一下历史走向,这能算个事儿?

崇祯接着说出了心中的困扰:

“如今陕西民变不断,由于欠饷严重,兵变也随时可能发生。师父,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救吗?”

先前崇祯觉得,徐浪是胡说八道。

但是当高迎祥造反被印证了之后,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崇祯越来越相信,接下来,就如同徐浪预言的,固原十二月份很有可能会由于欠饷,爆发兵变。

徐浪瞥了崇祯一眼,不耐烦道:

“这些国家大事,是你一个小民能够掺和的吗?”

“吃了这顿践行饭,赶紧收拾家当,滚回武昌府去!晚了,小命可要不保了!”

崇祯支吾道:

“不瞒师父,我已经把所有的本钱,都投在了京城,怕是回不去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