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误认帝师 > 第50章 京城震动

“谢大汗!”

赵天福三叩九拜,方才敢站起来。

阳光下,金钱鼠尾显得非常的滑稽。

“赵天福,本汗命你为汉军游击将军,协助防守洪山口!”

“谢主隆恩!”

赵天福再次跪拜了下去。

同时,赵天福心中也在窃喜,投降大金,这一步棋看来是走对了。

负隅顽抗的,都已经去了西天了。

他主动投降,反而获得了重用。

在大明这边,军饷都发不下来,以后跟着大金的军队,四处烧杀掳掠,岂不快哉?

黄台吉摆摆手。

转而去整顿中军的军务。

“大汗!请准许我带领我部,突击潘家口!”

没走两步,莽古尔泰迎了上来。

见状,黄台吉沉吟不语。

破关前,你可是一个劲嚷着要退兵的!

现在看到了明军不堪一击,你又想冲上来抢功劳了?

不过,有情绪归有情绪,黄台吉身为后金的大汗,不可以因为有情绪,在这个后金全民狂欢的时候,故意撇开莽古尔泰。

那样子只会让他失去民心。

“准了!去吧!”

黄台吉当下装作大度的样子,冲莽古尔泰挥挥手道。

“喳!”

莽古尔泰施了一礼。

当即转头集结部队去了。

这个时候,其他的部落都在锦绣的大明,四处烧杀掳掠,抢夺金银美女和青壮劳动力,要是去晚了,好东西都让人抢光了,他的正蓝旗要吃大亏的。

马兰峪城下。

岳托,济尔哈朗,率领大军攻城。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南城门的明军开城溃逃。

守备张参将见势不妙,立即打开北城门,向后金投降。

岳托,济尔哈朗纳降,接管城池。

又一座关隘,几乎兵不血刃的被后金攻下。

后金军队所过之处,明朝守军几乎都是望风而逃。

……

这天下午。

建奴破关而入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北京城。

全城轰动。

崇祯闻讯,在皇极殿,紧急召集百官商议。

“龙井关,大安口,八百里加急奏报,建奴破关而入!”

“诸位爱卿,有何对策?”

“这怎么可能?建奴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从龙井关,大安口破关?”

“会不会是边军搞错了?传回了错误的信息!”

“臣建议立即派侦骑前去核查!”

“……”

百官听闻这个消息,一个个都是惶恐不安,惊慌失措。

而且,相当一部分人,非常的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消息不会有错!这是好几处关隘,同时传回来的消息!”

但是,崇祯此时的脸上,淡定自若。

甚至,隐隐透着一股得意。

瞧你们那副尿性!

朕差不多一年前,就已经知道这个消息。

口袋都已经张开了,就等着建奴入彀呢。

“众位爱卿以为,我们应该如何拒敌?”

崇祯此时倒想看看,这群平时打嘴炮一个个牛逼哄哄的大臣,面对危机,能够交出什么样的答卷?

“……”

那些文官们,此时一个个都在两股战战。

哪里还能说出一句囫囵话来?

建奴不可敌,凶悍残忍的印象,早已经深入这些人的骨髓。

如果是据城而守,大明的军队或许还可以与之一战。

但是现在建奴都已经破关而入了,长城之内,虽然说不上是一马平川,但是,对于建奴来说,恐怕也是予取予求了!

怎么拒敌?谁能拒敌?

从万历末年开始,大明的军队就已经无法拒敌了!

这时。

英国公张维贤站了出来:

“龙井关下来就是遵化,遵化距离京师不过三百多里,数日可至。臣以为,宜先加强京师的防卫,同时召集天下兵马勤王!”

崇祯微微点头。

英国公毕竟是武将,说出的策略,还算可圈可点。

如果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此策相当稳妥。

但是现在嘛……

兵部侍郎李邦华这时出列奏道:

“陛下,现今能抗衡建奴的,唯有关宁军!臣建议立即调集关宁军过来,狙击建奴!”

李邦华并不知道崇祯皇帝的部署,所以此时显得有点着急。

现在的京营,通过他的整顿,已经有了一定的战斗力,守住京城应该没问题。

但是要想在野战中抗衡建奴,还得看关宁军的。

崇祯微微点头,扫向群臣。

然而此时,百官都是低下了头。

根本没人敢面对皇帝期待的目光。

户部侍郎孙居相,辅臣韩爌,左都御史曹于汴,也都低着头。

只不过,他们在用眼角的余光,彼此交换着眼神。

一句话:保持沉默!

他们觉得,自己属于是稳坐钓鱼船。反正他们已经两头下注,管他谁胜谁负谁赢谁输呢!

在这样的时候,多说多错。

沉默是最好的。

我不说话不做事,你还能揪出我什么错来?

毕自严,李标,范景文,这几个阁臣,都是情不自禁的,一阵惊慌。

不是建奴多可怕,而是现在大明的军队太垃圾!

现在让建奴的大军,突入了长城以内,且不说能不能打败建奴。此番建奴就是冲着劫掠而来的,所过之处,必定是势不可挡,生灵涂炭啊!

袁可立想了想,随即站了出来:

“请陛下授予老臣五万兵马,老臣愿率军出击建奴!”

做戏做全套,既然皇帝已经制定了扮猪吃老虎,请君入瓮的战略。

他这个做兵部尚书的,肯定要配合着演一下。

否则,看起来就太假了。

虽然袁可立知道,以腾骧四卫现在的装备和战斗力,有心算无心,够建奴喝一壶的。

他现在就算真的带兵出去,恐怕也没有什么出手的机会了。

崇祯看了袁可立一眼,脸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这位先帝的帝师,果然有着一颗玲珑心。

竟然能够如此默契的,给他打出如此漂亮的配合。

当下板起了脸:

“不准!”

“袁阁老你如果离开京城,谁来主持京城的防卫战?”

“袁阁老以后休再提此言!”

虽然说,战略部署早已经完成,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

他这个皇帝如果听到建奴入关的消息,而熟视无睹,不作出任何的反应,那就太反常了。

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崇祯很清楚,此时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要不了两天,就会被人卖到敌酋黄台吉的面前。

这些消息传入到敌酋黄台吉的耳里,没准会让黄台吉心生警觉。给他的关门打狗战略,徒添变数。

所以该演的时候,就要卖力的演。

“诸位爱卿,还有其他良策吗?”

面对皇帝的发问,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仿佛脚尖上开出了花一般。

见状,崇祯叹息一声。

假装沉吟了一下,方才道:

“那就依张爱卿和李爱卿之言,首先加强京城防卫,同时号召天下兵马进京勤王。”

“内阁立即拟订号召天下兵马进京的诏书!”

“另,单独拟订一道诏书给蓟辽督师袁崇焕,命令他立即调集关宁军,回援京师!”

说到袁崇焕,崇祯的心中,不禁一阵厌恶。

这位蓟辽督师,曾经扬言,五年平辽。

但是现在,距离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才刚刚过去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建奴就已经破关而入,逼近京畿之地!

而且,袁崇焕还在六月初的时候,绕过朝廷和他这个皇帝,擅作主张,斩杀了东江镇总兵毛文龙。

崇祯为了辽地的稳定,之前一直是扭着鼻子在忍。

而现在建奴入关,撕破了大明朝的最后一丝脸面,崇祯早已忍无可忍!

他暗暗决定,这个事情过后,不管怎么说,一定要问袁崇焕一个欺君罔上,玩忽职守之罪。

至于徐浪方面。徐浪知道历史的轨迹,但是没有介入这个事情。

是因为徐浪不想节外生枝。

在徐浪的眼里,这个时空的崇祯虽然要好太多,但是崇祯毕竟是崇祯,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

你凭啥相信,皇帝会事事听你的唠叨?

而且,在徐浪看来,毛文龙是一个毁誉参半,功过相抵的人物。

并没有让徐浪不顾一切去挽救的价值。

如果毛文龙不死,建奴还会不会倾巢而出,破关大安口、龙井关?

如果建奴不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走,徐浪又如何关门打狗,痛击建奴?

所以,为了大局考虑,徐浪只能是牺牲小节了。

言归正传。

崇祯定下了对策,正欲退朝。

“报!蓟辽总督刘策求见!说有紧急军情禀报!”

就在此时,近卫突然进来通报。

崇祯皱眉。

这个蓟辽总督,此时此刻,不坐镇蓟州,防御建奴,跑来京城干什么?

但是事已至此,而且关系到军情,崇祯只好先召见刘策。

“让他进来吧!”

候在皇极殿外的刘策闻讯,全然不顾浑身衣冠已经凌乱,立即小跑着,跑了进来。

总算是进了紫禁城了,总算是要见到皇帝陛下了。

一路上,他人歇马不歇,累死了两匹马,终于是回到京城了。

别的先不说,起码现在没有被建奴杀死的风险了。

“臣,拜见陛下!”

见了崇祯,刘策纳头便拜。

看着刘策惊慌失措,衣冠不整的样子,崇祯怒从中来:

“刘策,你可知罪!”

“臣守土不力,以至于让建奴破关!臣知罪!”

龙井关,大安口一带,都是他这个蓟辽总督的防区。

这一条罪责,刘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是逃不了的,所以他也不推脱。

“但是此次,是建奴大汗黄台吉,亲自领兵十万,前来叩关!”

“蓟州兵力空虚,臣有心守土,无力回天!请陛下恕罪!”

但是刘策这一次进京,方方面面也是做足了功课的。

蓟州的守军,经过崇祯的两轮裁撤,已经不剩多少人了。

你叫他带着几个虾兵虾将,如何抵抗建奴的十万雄兵?

罪责难逃,但是主要的罪责,刘策觉得,是出在皇帝的身上,必须要摘出去。

同时,他也确实收集了一些建奴方面的信息。

这样子刘策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回来禀报军情的了。

崇祯勃然大怒:

“混账!建奴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可曾侦查到敌情?可曾发出过预警?”

“建奴破关而入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你竟然还敢推脱责任!”

尸位素餐也就罢了,竟然还把责任推脱到了他这个皇帝的身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

裁军是国库空虚所迫,但是你蓟州边军,也不能等同于空气呀!

刘策心中有点慌了,他那点破事,要让皇帝知道了,还不罪加一等啊。

但是刘策还是强作镇定:

“臣一直兢兢业业,但是蓟州兵力捉襟见肘,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请陛下明察!”

这时有一名言官,站出来替刘策开脱:

“陛下,蓟州边军裁撤过度,这也是实情!”

皇帝越来越强势,这对于朝中百官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管事情对错,必须要压一压皇帝的气焰才好。

如果是以前,崇祯可能就轻轻的放过了。

因为怯敌无能,是大明大部分官吏的通病。

但是自从有了孙承宗,李邦华,范景文,李标,等能臣干吏,崇祯越来越无法容忍此等无能之辈。

“骆养性,可有关于刘策的情报?”

崇祯直接向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发问。

骆养性随即出列:

“禀陛下,臣刚才受到锦衣卫回报,建奴破关的当晚,刘策正在他的第十房小妾的床上。”

“建奴入侵的消息传来的上午,刘策还是他的第十房小妾的床上,没有起来。”

崇祯越听,脸色越冷:

“好一个兢兢业业!”

感情你就一直在你的小妾的身上,兢兢业业!

“来人!立即将刘策拖出去砍了!”

“陛下!饶命啊!”

面对这样的架势,刘策当场就吓尿了。

他万万没想到,他心中最最安全的紫禁城,竟然成了他的丧命之所!

“……”

群臣这个时候,默契的一致的保持了沉默。

建奴破关入侵,这个锅必须要有人来背。

别人背总好过自己背。

现在砍了刘策,平息了皇帝的怒火,接下来,他们这些官员被问责的概率就变小了。

只是半晌之后。

有御史站了出来:

“阉党之祸才过去多久?现在陛下又重用厂卫,必将霍乱朝纲,祸害无穷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