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误认帝师 > 第82章 大金的出路在哪里

闻言,刘兴祚这才反应过来。

“臣,接旨!”

“谢万岁爷隆恩!”

刘氏兄弟同时扣头谢恩。

刘氏三兄弟荣辱与共,刘兴祚被重用,等于刘兴治,刘兴基兄弟的前途也一片光明。

“恭喜刘总兵。”

“这里还有皇上给你的一道密旨!内容切不可让外人知晓!”

说着,吕兴又拿出了崇祯专门给刘兴祚的密旨。

“谢万岁恩宠!臣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接过密旨,刘兴祚忍不住背过身,立即打开密旨查看。

看完密旨,刘兴祚的脸上,浮现兴奋的神色。

皇帝竟然让他去挑拨离间后金各旗主,分化后金的力量。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工作,此时刘兴祚的心中,充满了对崇祯知遇之恩的感激。

“臣定不辱使命!”

对着京城的方向,刘兴祚再次行了跪拜大礼。

再次抬起头,刘兴祚的眼睛,都湿润了。

崇祯的密旨中,同时特别的叮嘱他,注意毛文龙的三个干儿子毛永诗,毛有杰,毛永喜的动向,如果有异动,可以先斩后奏,格杀勿论!

这三个干儿子,正是后世投降了后金,鼎鼎有名的大汉奸: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

这一点,当然是徐浪特别对崇祯交代的。

实际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皆是和后金有血海深仇的辽东人。

在原本的历史中,受到明廷的歧视排挤打压,不得已,最终选择了投降后金。

在这个时空,“己巳之变”中,建奴大败而归,肯定已经偏离了原来的发展轨道。

毛文龙的这三个干儿子,也不一定会再投降后金,但是,这三个大汉奸实在是太过臭名昭著,所以徐浪还是特别提醒崇祯,要注意这三人。

如果有什么异动,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

由此,刘兴祚也更加看出了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倚重。

按资历,按渊源,应该是陈继盛、毛承祚这些人比他这个新降之人更加可靠。

但是皇帝偏偏选择了他,来继任东江镇总兵,统领一切。

这绝对是一场天大的恩宠啊!

你叫刘兴祚如何能不心花怒放。

值了!他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反正归明,是对的!

这一切太值了!

“卑职接下来,将会留下来协助刘总兵,开展情报工作。”

这一次,吕兴可不仅仅是来传圣旨那么简单。

崇祯也给他安排了任务。要他带着一个百户的锦衣卫协助刘兴祚,同时也暗中监视刘兴祚的举止动向。

这并不是说,崇祯不相信徐浪的推荐。

而是帝王心术,权力制衡之道也。

“那太好了!”

对此,刘兴祚觉得是一个好事。

否则,虽然他获得了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职位,但是手底下一个锦衣卫都没有,岂不成了光杆司令?

吕兴又请张国元上来,做了一个简单介绍:

“这位是张国元张公公,原本是皇上身边的秉笔太监,这一次,被皇上特别委任为东江镇监军太监。”

刘兴祚闻言一惊。

秉笔太监,有批红之权,在大明朝可以说是权势滔天的一个存在。

现在竟然被安排来东江镇,做他的监军太监。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崇祯皇帝对东江镇,对他刘兴祚,有多么的重视。

“参见张公公!”

当下,刘兴祚连忙上前,给张国元行礼。

张国元呵呵一笑,直接把刘兴祚扶了起来:

“刘总兵不必多礼。”

“万岁对你很器重!好好干哦!以后肯定前途无量。”

刘兴祚对着京城的方向拱手:

“末将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实际上,此时张国元的心情,何尝不是激动万分。

去年今日,他张国元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但是突然的,他就被提拔做了轮值秉笔太监,掌印太监,简直是一步登天。

现在又被皇帝委以重任,仿佛封疆大吏一般,监守一方。

简直是天大的恩宠。

但是张国元很清楚,他之所以能飞黄腾达,那都是仙师徐浪的提携。

如果不是仙师对万岁举荐,他一个小太监,怎么可能入得了万岁的法眼?

这和今时今日的刘兴祚,何其的相似。

“提醒一下刘总兵,是仙师向万岁推荐了你,万岁才知道了你的忠勇,对你委以重任。”

所以,张国元觉得,很有必要让刘兴祚知道,他的泼天的富贵,到底是来自哪里。

“……”

这一瞬间,刘兴祚再次陷入了呆滞。

尽管身处偏远的东江镇,但是刘兴祚也是听说过仙师的名头的。

崇祯皇帝近来一连串的革新,背后出谋划策的,正是仙师徐浪。

但凡是经过仙师提点的,进入皇帝视野的人,一个个无不飞黄腾达。

刘兴祚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新降之人,竟然也能够进入仙师的法眼。

而且据说,这位仙师能够知晓过去未来,仙师既然说他刘兴祚忠勇,那他刘兴祚这辈子注定了会忠勇。等于是在皇帝那里上了一道保险!

想到这一点,刘兴祚对着京城的方向,再次拜倒:

“末将感谢仙师提携之恩!”

“末将粉身碎骨,定不负仙师所望!”

做完了这一切,刘兴祚才站了起来。

此时,刘兴祚心中的阴霾,早已经一扫而光。

取而代之的是,阳光灿烂。

不过当然了,刘兴祚对明廷官场的风气,也是很了解的。

他立即命令亲卫,取来四百两银子,分别送给吕兴和张国元。

吕兴和张国元推辞一番,最终还是收下了银子。

大明朝的官场就是这样子,你不收人家的银子,人家反而会觉得你不近人情。

甚至会觉得你不接纳对方,心生芥蒂。

所以,该收的银子,还是要收的。

刘兴治和刘兴基看着这一切,都是心中窃喜。

大哥受到皇帝重用,意味着,他们的前途也将一片光明。

接下来,他们三兄弟,将可以一展胸中的抱负了。

……

辽东,沈阳。

王宫内,黄台吉召集各旗旗主,各部首领,召开了败归之后的第一场正式大朝会。

此番绕道蒙古,南狩明朝,先胜后败,后金军队损失惨重。

带出去的,是六万兵马。

但是回来的,已经不到四万兵马!

也就是说,现在大金的军队主力,已经不到四万人了!

同时还损失了莽古尔泰和阿济格,这两员旗主级的猛将。

对后金而言,简直就是元气大伤。

各部人马也都是钻进了深山老林里,如同野人一般的风餐露宿,躲躲闪闪,最终才捡了一条命回来。

“大汗,此次南狩,我们八旗各部损失惨重,你必须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趁着这样的机会,代善首先向黄台吉发难。

黄台吉脸色铁青。

这一次大败,对他而言,毫无疑问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本来他以为,可以带领后金大败明军,带回来丰富的钱粮金银。渡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没想到,竟然掉入了明军精心准备的圈套之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直到现在,黄台吉都想不明白。

更加致命的是,此番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让他这个大汗,在大金内部的威望,瞬间跌入了冰点。

“很遗憾。明廷阴险狡诈,显然是提前获知了我们的进军路线,给我们设置了陷阱!以至于令我大金大败而归!”

但是虽然败了,黄台吉也是不可能认错的。

这是黄台吉从他最喜欢读的《三国演义》里面,学到的上位者的心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可以做错,但是绝对不可以承认自己做错。

“此番召集大家议事,议的就是如何尽快的挖出,隐藏在我们内部的奸细,以及往后我大金将何去何从。”

转嫁矛盾,在黄台吉看来,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轰隆!

后金一众王公贵族,旗主首领们,闻言顿时骚动起来。

没错,千里奔袭,竟然掉入了明军的陷阱中,如果不是有奸细,又怎会如此?

黄台吉的坚定支持者纷纷表示赞同。

岳托:

“大汗,我建议,立即在我们八旗各部落内部,展开稽查!查出奸细,千刀万剐!”

硕托:

“此番我军大败,皆因为奸细作祟!为了大金以后的发展,必须要先查出奸细来!”

“……”

黄台吉的铁杆支持者,此时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黄台吉。

非常配合的,把冒头指向了并不存在的“奸细”。

转移矛盾嘛,这点觉悟,他们还是有的。

但是对于其他的贝勒来说,这是一个扳倒黄台吉的天赐良机。

又怎么可能轻轻放过?

二贝勒阿敏这时开口了:

“大汗,如此大金损兵折将,粮草枯竭,请问大汗,我们如何度过这个冬天呢?”

没本事带领族人渡过难关,你还有什么资格继续坐在大汗的位置上?

济尔哈朗没有说话,但是他此时的态度,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本来一直是黄台吉坚定的支持者。

但是此时,黄台吉给后金带来了灾难,济尔哈朗已经开始考虑,继续支持黄台吉的必要性。

现在大金这么艰难,如果让黄台吉继续乱搞下去,大金的家底可能要败光了。

先汗在天之灵,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

黄台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本汗现在正是要和大家议论这个问题。”

“明廷狡猾,且配备了新型的火炮,想要再次劫掠明廷,几无可能。”

“但是我们并非无计可施。”

“东南之角,有国朝鲜,物产丰裕,人口众多。本汗提议,稍作休整,五天之后,南狩朝鲜!”

“……”

各部首领一阵交头接耳。

一时间,大部分的贵族首领,都是相当的意动。

他们欺负朝鲜,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相对于现在强大的大明,朝鲜这个偏隅小国,拿下的难度要小得多。

虽然物产没法和大明比,但是在这个旱灾之后饥寒交迫的寒冬,有补给总比没补给强。

“我同意!”

“同意!”

岳托,硕托,随即对黄台吉表示了支持。

这样代善一阵气恼。

这他嘛的到底还是不是他的儿子呀!事事都是站在他这个阿玛的对立面,事事都坚定的支持老八!

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应该涉在墙上,而不应该生下这两个反骨仔啊!

但是代善可不愿意这样罢休,他立即提出了质疑:

“朝鲜也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吧?”

“要是再一次损兵折将,我大金的家底岂不是要败光了?”

说完,代善环顾左右,却发现,各部首领大部分对他投以鄙视的目光。

这让代善感叹于自己的势单力薄。

以前多少还有一个莽古尔泰帮他撑撑场子。

现在莽古尔泰阵亡了,他代善在后金贵族首领中,几乎成了孤家寡人了。

好在,让代善欣慰的是。

他毕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时,二贝勒阿敏也提出了质疑:

“我军刚刚经历大败,损兵折将,而且远战疲惫,如何还有能力再打第二场远征?”

阿敏虽然只是野猪皮的侄子,但是阿敏位居四大贝勒中的二贝勒,而且还是镶蓝旗的旗主,在女真内部也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

看到这样的情形,黄台吉顿时就不高兴了。

“我女真勇士,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一副弓一袋水就可以在深山中生活旬月,可杀熊打虎,如何不能够进行第二次远征?”

“而且,此时我大金粮食匮乏,不外出劫掠,我们的族人岂不是要活活的饿死在家中!”

黄台吉的话语,立即激起了各部首领的自豪感。

“我女真勇士,宁愿战死,也不能饿死!”

“杀!朝鲜人在我女真勇士的面前,也不过是一群猪羊而已!”

“支持大汗,远征朝鲜!!”

“……”

代善和阿敏顿时显得不合群了。

但是,代善和阿敏都清楚,黄台吉新败,这就是他们从这个可恶的老八手里夺权的最佳时机。

待现场静下来,阿敏不冷不热道:

“既如此,我就不掺和了!我还是继续留守沈阳好了!祝你们南狩好运!”

代善随即道:

“我正红旗此番南狩明廷,损失惨重,请大汗准许我留在国内,补充伤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