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小小知县 > 第一百三十章、兄嫂探亲

夕阳渐沉之时,顾潭秋闲步而回。

比起以往来说,这几天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早了。

有了文知州帮忙处理公事,不只陆相公大为清闲,连他也轻松了许多。

走到自家小院门首时,远远见门边有个面生的孩童扒着门探头,见了他便哧地缩回头去。

顾潭秋怔了怔,才想起昨日娘子曾说过,她兄长一家要来探亲。

推开院门,果然见到院中多了两个不认识的孩童,正和自家俩小子在院中玩耍,都怯生生地看着他。

顾潭秋冲他们笑了笑,往屋里走去,只听一个声音叫喊道:“哎哟,这不是妹婿回来了么?怎的就自己走回来了?妹婿这般大人物没个车马送送么?”

一个妇人满脸殷勤地迎出来,笑嘻嘻地接着,让顾潭秋怔了好一会,才隐约认出这人可不正是江氏的大嫂,好像是姓孙吧?

昔日娶亲之时,顾潭秋去过肇庆府,江氏一家子上下,对他都没什么好脸色,尤其是这大嫂,说话极为尖酸刻薄,当时没少给顾潭秋尴尬。

此时她这般殷勤模样,倒是让他颇感不适,笑了笑说道:“是嫂子来了,这途中可还顺遂么?”

“倒还算顺吧。”孙氏叹了口气,“从肇庆过来路上遇到几遭不三不四的人,好在咱们跟着大队客商,倒没出事。进了你们钦州地面,一下子就平安多了。”

顾潭秋点着头,这些天周边诸地都不安生,相公便着军中派人,将钦州诸条道路都设了关卡,不管是流民还是不法之徒,一概莫能进来。即便是有朝廷的凭由也不行,钦州这边现在只认县衙官中出具的文书。

江氏后知后觉地迎出来,欣喜于丈夫的早归,笑道:“这几天早得很,明天还这么早的话,我们便陪着大哥嫂子去看看戏吧?”

顾潭秋想了想,点头笑道:“可以,你陪着兄嫂好好玩几天。”

江氏的娘家在肇庆算是中等人户,其大哥江平读过两年私塾,前些年是在肇庆一家油坊中做管帐。以前见了顾潭秋也是没个好脸,此时站在浑家和妹妹身后,却显得大为局促,好一阵才上前期期艾艾地陪笑招呼:“潭、潭秋长得胖了些,神气多了。”

孙氏嗔道:“咱妹婿本事得紧,现在可是做官人的了,像你般没用么?”说着便转脸向江氏絮絮叨叨地抱怨,讲在家里的一些不顺心事,埋怨丈夫没用。

顾潭秋听着只感觉耳熟得很,仔细一想以前江氏不也这么唠叨自己么?

一时间也有些感同身受,跟着江平寒喧了几句。原本需要仰视的强势方,现在交谈起来,却只觉对方无论是眼界还是言谈,都显得颇为无知可笑。

江平一家四口,说是来探亲,但其实是带着几分投奔之意的。这一点双方也都心知肚明,从孙氏等的衣着举止来看,这些年过得不是太好。

“肇庆府的情况如何?”顾潭秋带着几分好奇地询问道。

江平叹着气,一只手下意识地搓着衣角道:“不是很好,今年五月起,粮价翻了跟头一般往上涨,官里出公告也止不住。”

顾潭秋诧异道:“肇庆府应该没有欠收吧?”

对于今年的灾荒他也是关注过,那是发生在江南等地,广东应该是没有的。

江平苦笑道:“收成据说还是可以,但架不住朝廷拿着不值钱的关子钱硬征了许多去。而且听说从去年起就有外地人在收粮食,价格给得很高,那些粮商贪图着利,自然往外卖了,搞得现在诸处都缺得很……”

顾潭秋额头忽然就微微生汗,不自觉干笑了两声。他知道自家相公在外面收了很多粮食的,说不定便与之有关了。

晚饭颇为丰盛,江氏烧了一盆羊肉,还煎了鱼,煮了鸡。江平一家大人还好,两个孩子便是狼吞虎咽,孙氏训斥了好几次都不听,让她在桌间极是局促。

江氏笑着说:“孩子长身体,是应该多吃些。嫂子你也吃啊,我看你都瘦了,以前脸圆圆的多好看。”

姑嫂两人从前关系处得还是可以的,孙氏端着碗,忽然有些哽咽,以前她瞧不上的妹婿,不放在眼里的乡下地方钦州,现在反而这般好了,让她心里很是失落和尴尬。

肇庆府是大地方,本是远胜过钦州的。但在朝廷的各种杂税盘剥下,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是艰难。江平所在的油坊,被县里的官吏索拿了几番、州里的官吏又接着来榨取,最终搞得半死不活,老板都赔了大半家产。

二哥江安自己做些小本生意,更是连着被县中的差役勒索卡拿,根本过不下去。

再加上粮价飞涨,本该是小康之家的江家人过得极其艰难。这也是时下绝大部分民众的生活现状。

江氏听得气愤不已,一边安慰嫂子,一边道:“那些差役官吏这么乱来,当官的就不管管么?”

孙氏直摇头道:“好姑娘,你这不是傻话么?那些官儿不都是带头的?”

顾潭秋叹息不语,他知道,如果没有自家相公,这钦州人过得比这还要惨得多,完全没有资格去同情人家。

如果不是相公这样的人物出现,这就是如今老百姓的普遍情况吧。

绝大部分官员都在榨取民脂民膏,过得花天酒地,哪会管底层百姓的死活。

“我们真是羡慕玉娘的好福气,嫁到这样的好地方来。我们自打进了钦州地面以后,看到的全然不同,家家都过得这般安稳,你知道我们有多羡慕吗?”孙氏擦着眼泪感叹道。

江平也局促地连连点着头。

江氏搂着嫂子柔声安慰,向顾潭秋道:“官人能否替大哥找些事情做?”

孙氏顿时停下来,和江平都眼巴巴地看来,眼中满是期待。

顾潭秋心里已有计较,说道:“大哥能识字算账很好办的,城外好些工坊都缺这样的人,我回头问问便是。”

江平和孙氏顿时都满脸欢喜,不迭地向他道着谢。孙氏连声道:“还是自家妹婿好,玉娘真是好福气啊,丈夫这般能干有本事,两个孩儿也聪明乖巧……”

这些话说得多了顾潭秋听着生出些荒谬感来,他还清楚记得这位嫂子曾经是冷着脸当着自己轻蔑不已,骂自己是乡下旮旯的穷鬼。

世事难测,交替轮回,一至于此。

江氏嫁过来后曾回过一次娘家,因没带什么东西被二嫂讽刺过寒酸,从此再没回去过。今日兄嫂这般态度,让她也感觉十分的舒爽,斜睨了丈夫一眼,笑道:“他有什么本事啊?不都是拿辛苦搏出来的一点功劳。那一次命都差点没了,还是我救下来的呢。”

说着便将她的手伸给孙氏看,指着上面兀自残留的疤痕讲述自己当日的英勇。

顾潭秋只好苦笑,娘子这是要将自己的丰功伟迹记到老了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