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师徒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他作为大隋虎牢关总兵,镇守要地,武艺高强,在十八杰中排在第十位。
虽然尚师徒的实力,与如今的单进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可是放眼天下,又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呢?
并且,尚师徒可不只是一个莽夫,作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将,尚师徒兵法韬略皆是烂熟于心,乃是一位帅才。
而今,他奉杨广之令来到河北助战,自然不会含糊其辞,所以此刻也是站了出来,欲要提出自己的见解。
尚师徒其实和杨林一样,也是对朝廷忠心耿耿,他并不在意其他的事情。
但他作为大隋的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当然应该捍卫朝廷的安稳。
杨林看见尚师徒站了出来,倒是不觉得意外,因为他和尚师徒,已经不是第一天认识了。
要知道,其实尚师徒的父亲尚司朗,曾经就是杨林的旧部。
杨林作为大隋靠山王,威名赫赫,建立了无数功勋,当年他征战沙场,为大隋开疆扩土时,麾下也是聚集了大量的猛将。
而尚司朗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这员大将并没有活到当今,而是在战场身负重伤而死。
正是有着这层关系,严格算起来,尚师徒也是杨林一手提拔起来的。
所以,杨林很清楚尚师徒的能力,他此刻也有些好奇,尚师徒到底有何办法,能够应对敌军?
如今的局势,对朝廷颇为不利,他们必须在河北打开局面,彻底将义军剿灭。
否则继续拖延下去,朝廷将会更加被动,如今天下动荡,要是不能早日平定叛乱,恐怕大隋当真要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
虽然杨林远在河北,但是他对亳州府的消息,亦是有所耳闻。
杨林很清楚,如今伍建章父子已经起兵造反。在杨林刚得知此事时,自是难以置信,觉得匪夷所思。
要知道,他和伍建章是同一个时代的名将,甚至于,伍建章比他还要更年老一些,杨林成名的时候,伍建章已经是军中大将,更是立下不少功劳。
他们一同征战沙场,助杨坚平定乱世,才建立了这盛世大隋。
在此之前,杨坚驾崩后,伍建章能够舍生忘死,当众怒骂杨广,表明自己的态度,杨林也是敬佩不已。
虽然说,他们的决断并不一样,立场也不相同,可是伍建章此举,无疑是表明了自己对杨坚的忠心以及态度。
正因如此,杨林才会劝说杨广,保全了伍建章性命。
但是杨林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种程度,曾经的大隋老将,忠心耿耿的老臣,现在却沦为反贼,要与朝廷为敌。
这样的事情,实在令杨林心情复杂。但是不管他做何想法,也都无济于事,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因为这就是现实。
杨林能做的,也就是尽快平定河北,再率领大军南下,去平定叛乱。到时候,他们这些曾经老兄弟,将会在战场上交锋。
不管伍建章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反抗杨广,杨林都不可能熟视无睹。
对杨林来说,天下的安稳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谁坐在皇位之上,都没有关系。
他只希望朝局稳定,天下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其实有时候,杨林心知肚明,自己做的事,确实太过愚忠了。
但这又怎么样?
因为杨林根本别无选择。
既然杨广已经登基为帝,那他便是代表了大隋,代表了朝廷。
杨林当然不可能做反贼,他也只能坚持本心,一条路走到黑了。
杨林无法确定,这天下会发生什么变故,但他只要问心无愧,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足够了。
最起码在史书之上,他杨林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而非乱臣贼子。
杨林脑海中,万千思绪涌现,但他很快回过神来,并没有纠结太多。
只见站出来的尚师徒,开始诉说自己的想法,他并没有废话,在拱手之后,便是直截了当的说道:
“启禀王爷,末将以为,我军想要平定河北叛乱,镇压反贼,首要之事,便是除去那伍天锡。
这伍天锡武艺高强,绝非等闲之辈,想要对付他,并没有这么简单。
但是末将有个办法,或许能够将之拿下!”
听得此言,杨林眼前一亮,眼中浮现一抹期待之色。
最近他也是为了这个头疼,伍天锡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就算是杨林加上数员大将围攻,也完全占不到半点便宜。
一不小心,就有人要被伍天锡斩杀当场。
如果不能除去伍天锡,对于杨林来说,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维持僵局了,想要剿灭反贼,平定叛乱,几乎是痴心妄想。
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但此刻,尚师徒却说他有办法,能够除去伍天锡,杨林怎么可能不喜呢?
没有犹豫,杨林斩钉截铁般说道:
”师徒你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面对杨林的追问,尚师徒接着说道:
“王爷,其实末将的办法很简单,首要就是便是将这伍天锡引到战场之上。
此人虽然武艺非凡,却自视骁勇,目中无人,鲁莽无比。
在他看来,凭借自己的实力,就能够力压众将,所向披靡。
若是正面交锋,我们确实没有太多胜算,但是末将被人称为四宝将,在坐下有一匹良驹,名为呼雷豹。
这呼雷豹不同于等闲坐骑,能够发出虎豹之音,虽然吓不住那伍天锡,却能够惊到其坐骑。
到时候,只要王爷与我朝廷众将,皆是塞住坐骑耳朵,我们将伍天锡围住,再以呼雷豹吼倒坐骑,
伍天锡仓皇之际,必然无法应对我军攻势,到时候就是他的死期。”
没过多久,尚师徒很快说完自己的想法,杨林面露思索之色。
若在平常,他肯定不会用这样的手段。可是如今,朝廷的局势最为重要,只要能够除去反贼,不管什么办法也都无关紧要了。
所以杨林没有迟疑,他很快点了点头,接着郑重其事的说道:
”好,那就这样办吧。只要能够拿下这伍天锡,一切骂名由本王来承担。”
杨林的态度无比坚决。如今天下局势越发混乱,反贼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实在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哪怕是南北朝时期,也没有这样的乱局,所以杨林已经感觉到一丝不安。
如果放任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恐怕大隋当真要到穷途末路。
只要杨林还活着,他就绝不甘心看着大隋就此覆灭,这是他的底线。
在确定了尚师徒的计划,杨林立刻采取行动,他将亲自带人,前往敌营叫战!
——
在义军大营之外。
杨林策马而来,他目光炯炯,战意磅礴,接着朗声呼喊道:
“反贼伍天锡何在,可敢出来与本王一战!”
这些天,杨林和伍天锡也算熟悉了。他不是第一次来挑战伍天锡,但每次都是惨败而归,根本无法取胜。
毕竟,伍天锡在单进的刺激下,这些年无比努力,苦练武艺,比起原著之中,恐怕还要强上不少,岂能等闲视之?
在义军大帐中。
高谈圣和伍天锡等人皆在此处。
外面忽然有人来报:
“大王,元帅,那杨林老匹夫又来了,他想要挑战元帅!”
此言一出,伍天锡顿时面露冷笑,沉声说道:
“这杨林真是好大的口气,他屡次被本帅击败,竟然还敢再来,真是自寻死路,那本帅就让他好好见识一番。”
伍天锡仍旧自信无比,几次交手之后,他对杨林的实力再清楚不过。
或许放眼天下,杨林也能称得上一位猛将,可是在伍天锡面前,双方的差距就太大了,根本无法弥补。
除非伍天锡落入重围之中,被拖到精疲力尽。正常情况下,杨林想要将他拿下,几乎是痴心妄想。
然而,前方的高谈圣,却面露担心之色,说道:
“元帅,杨林这老家伙奸猾无比,你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而且朝廷一方,向来喜欢以多欺少,以本王看来,也无需大营他的挑战,直接大军压进,好好挫一挫他们的士气。”
虽然高谈圣也不确定,接下来杨林会怎么做,但他隐约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但是,面对高谈圣的劝说,伍天锡却很快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大王不必担心,此番末将定然斩了杨林的狗头,让这些昏君走狗知道厉害!”
伍天锡自然不会示弱,他之所以答应世家的邀请,加入到义军之中,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弱于人。
或许他在实力上,无法击败单进,却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
可是,虽然伍天锡出场以来,一路上高歌猛进,所向披靡,将朝廷大军打得节节败退,取得了不少战果。
却无法彻底击溃朝廷大军,反而被杨林挡在防线之外,难以寸进。
如今的单进,确实横扫南方,取得了惊人的战绩。这才是伍天锡无法接受的事情,他必须抓紧时间才行。
看到伍天锡这般笃定,高谈圣亦是无可奈何。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肯定是劝不住伍天锡的。这位兵马大元帅,虽然战力非凡,却有些独断专行,太过自我了。
当然了,高谈圣心知肚明,义军之所以能够在杨林的碾压之下重整旗鼓,就是因为伍天锡的缘故。
如果没有伍天锡,恐怕义军已经全军覆没了。他现在,确实需要伍天锡的实力,才能稳住局势,与朝廷对峙。
甚至是取得更大的战果。
想到此处,高谈圣连忙说道:
“既然元帅决意出战,那本王也就不多说了,但无论如何,元帅都要多加小心。”
伍天锡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高谈圣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最近局势僵持,义军没有取得优势,伍天锡多少是有些着急了。
很快,伍天锡率领大军,与朝廷大军针锋相对,双方皆是互不相让。
伍天锡远远看着杨林,便是高声呼喊道:
“杨林,你这老东西真是好大的胆子,难道朝廷已经无人可用了吗?
仅凭你,可不是本帅的对手。
不过,既然你想要找死,那本帅就斩了你的首级,以儆效尤!”
伍天锡的语气极尽轻蔑,完全没有将杨林放在眼里。而在场朝廷众将,当他们听得伍天锡直言,皆是愤怒不已。
这反贼实在是太嚣张,太放肆了,完全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他们恨不得冲上前去,将伍天锡千刀万剐。
只可惜,他们注定只是想想而已。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实力,就连杨林都不是伍天锡的对手,他们又怎么能够做到?
此刻,挑战伍天锡的乃是杨林,不管他们心里有多不爽,此刻也只能憋着。
但是身为主角的杨林,此刻却显得颇为淡定,并没有半点着急的意思。
他这么大年纪了,经历过不知道多少事情,怎么可能被伍天锡轻易激怒?
并且,这一战本就是杨林的算计,能不能拿下伍天锡,就看此战了,当然没什么可气恼的。
没有犹豫,杨林中气十足的回应道:
“伍天锡,本王知道你武艺高强,但是,像尔等反贼,迟早都要被朝廷剿灭,你若是不想死的话,还是尽快归降吧!
以你的实力,只要愿意为朝廷效力,陛下必然对你加以重用。”
杨林这样说,当然不是真想要劝降伍天锡,他只是想要将之激怒。
如今的杨林,早就摸透了伍天锡的心思,虽然伍天锡实力很强,但太过鲁莽,也太过自以为是了。
伍天锡不可能接受杨林的劝降,只会更加恼火,而这恰好就是杨林的算计。
果不其然,在杨林说完之后,伍天锡顿时目露寒光,怒喝道:
“杨林,你这老匹夫好大的口气,想要让本帅替那昏君效命,你是痴心妄想,今日,就是你这老匹夫的死期!”
说罢,伍天锡没有迟疑,他直接策马飞驰而出,手中混天镗挥舞,那叫一个来势汹汹,展现出极大的压迫感。
面对伍天锡攻势,杨林非但没有退惧,反倒是立刻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