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金身不破 > 第563章 开杀

看着已经能下地行走的刘隆,桑敬大笑道:

“哈哈……守庸气色见好,可喜可贺啊。”

刘隆恭敬的道:“多谢永义侯挂念,命总算是保住了。”

桑敬欣赏的道:“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守庸就是如此。”

“陈侯的来信中特意提到了你,还让我转告你安心养伤,伤好了随时可以去京城找他。”

刘隆露出难以抑制的喜色:“一点小事,竟能累安平侯上心……愧不敢当啊。”

桑敬倒是能理解他的失态,毕竟被安平侯亲自过问,对他们这些即将出仕的士子来说,意义太重大了。

就这么说吧,如果不是陈景恪在信里提到了刘隆。

以他堂堂永义侯的身份,又岂会对一个读书人如此客气。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就将话题转到了凤阳当下的情况。

提起桑敬的这一波操作,刘隆惊叹道:

“您这招以身入局,震惊天下人啊。”

桑敬也不禁有些得意:“哈哈,机缘巧合罢了……”

谦虚了一句,他接着问道:“不知守庸对凤阳之事有何看法?”

刘隆只是笑而不答。

桑敬略微一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在凤阳被刺伤。

如果说应当重处,那就有挟私报复的嫌疑。

如果说的轻描淡写,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有违本心。

不说话,就是最好的回答。

“守庸有君子之风也,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

桑敬赞叹不已,然后又故作遗憾的道:

“只可惜,我永义国小,不能拥有你这般大才。”

面对招揽,刘隆诚恳的道:“故土难离,还望侯爷见谅。”

桑敬点点头,说道:“守庸志向高远,只有大明才能发挥你的才能,望你不忘今日……”

说话间就有一名部下走过来,小声说道:

“侯爷,义惠侯父子到了。”

桑敬点点头,示意知道了,然后对刘隆说道:

“我还有点俗务要处理,就先告辞了,守庸且安心养伤。”

刘隆正想起身相送,桑敬轻轻按住他的肩膀,说道:

“你的内伤还未痊愈,就不用多礼了。”

刘隆也没有逞强,就坐着拱手道:“那学生就失礼了,侯爷慢走。”

桑敬点点头,转身离开。

待他走远,刘隆终于大笑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圣人诚不欺我也。”

坚守信念,守护人文道义,必将有所得。

现在的他,不正是最真实的写照吗。

当然,他之所以这么开心,并不是因为前途被照亮。

而是因为正义取得了胜利。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自己信奉的真理大兴,更值得开心吗?

-----------------

桑敬在前院大堂,见到了赵仲丰父子。

虽然都是侯爵,可含金量差距太大,赵仲丰父子表现的非常谦卑。

桑敬倒也没有小瞧他们。

往小了说,第一代义惠侯用自家地,安葬了圣皇的父母。

这本身就是天大的恩惠。

往大了说,他家的那块地有龙气,第一代义惠侯相当于是把龙脉让给了老朱家。

在讲究天命的华夏人心里,这可不是什么胡说八道,而是实实在在的信仰。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有人发达了依然认为是祖坟风水好。

花重金将祖坟保护起来,生怕被人破坏了。

更何况现在还是大明时期。

所以,他们家被封为义惠侯,那是天经地义的。

也确实没有谁敢因此就小瞧他们家,但要说多尊敬也不至于。

毕竟大家不是一条道上的人。

桑敬就是如此,对义惠侯一家没有瞧不起,也没有高看,闲聊两句就直接切入正题。

“义惠侯府送来的材料我看到了,并将此事上奏洛阳,圣皇对义惠侯的忠义之举非常赞赏。”

赵仲丰谦虚的道:“我赵家世受皇恩,自当忠于陛下忠于朝廷。”

然后他又惭愧的道:“只是我也没想到,那些人竟敢犯下如此滔天大罪。”

“以至于犯了失察之罪,陷永义侯与险地,实在罪过。”

桑敬笑道:“事发突然,义惠侯想不到也正常,不过……”

说到这里他脸色一变,严肃的道:

“义惠侯乃凤阳本地人,对这里的情况最为熟悉。”

“有个案子,还需要你帮忙调查。”

赵仲丰郑重的道:“永义侯有用到我们的地方,请尽管吩咐。”

桑敬摆了摆手,一名属下立即送来厚厚一沓资料:

“最近的行动,我们抓了许多人牙子。”

“根据他们的交代,凤阳的人口拐卖情况非常严重。”

“尤其是年轻女子拐卖,更是占了七成还多。”

“这些年轻女子,貌美的被卖给富人为奴,一般的多卖给乡下人为妻。”

他拍了拍这份资料,说道:“这些就是被拐女子,以及购买他们的人的资料。”

“现在我们需要确定这份资料的真伪,以及那些女子的具体情况。”

“本来我想派朝廷的人去调查,但害怕某些人狗急跳墙,将这些可怜人杀害。”

“义惠侯是本地人,不会有人怀疑你,所以想劳你帮忙调查一下。”

一旁的小赵下意识的就想推脱,这事儿可不好干啊。

一旦泄露出去,可以说彻底将乡亲们得罪死了。

赵仲丰却抢先一步说道:“好,永义侯请放心,我一定尽快将此事查明。”

桑敬笑道:“如此我就先在这里谢过义惠侯了。”

又客套了几句,赵仲丰就带着那份材料告辞离开了。

走出老远,赵仲丰突然狠狠地踹了小赵一脚。

猝不及防之下,小赵一个踉跄差点摔倒,稳住身形后他不解的道:

“爹,你干吗踢我?”

赵仲丰冷哼道:“我不光想踢你,要不是看你这一把岁数了,恨不得将你吊起来执行家法。”

小赵更是茫然:“我怎么了?今天见永义侯,可是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

赵仲丰问道:“方才要不是我抢先,你是不是要拒绝帮忙调查此事?”

小赵恍然大悟:“原来您是因为此事……我确实不想揽下这档子事。”

“买妻卖妻之事我早就听说过,多是讨不到婆娘的穷人才会如此。”

“他们买婆娘是为了传宗接代,乃人伦大事。”

“我们帮助朝廷调查此事,那不是断人子嗣吗。”

“这可是有损阴德的事情,岂能去做?”

“况且都是乡里乡亲的,涉及的人数又多。”

“若我们真这么做了,以后我们家会被人戳脊梁骨的,还怎么在乡里立足?”

赵仲丰脸色难看,问道:“我让你好好读安平侯的书,你是不是一点没看进去?”

小赵脸色有些尴尬:“额……您知道的,我就不是读书那块料。”

赵仲丰深吸口气,强忍怒气问道:“今年朝廷要做两件大事,你可知都是什么?”

小赵小声道:“惩奸除恶和推广人权。”

赵仲丰说道:“什么叫推广人权?说白了就是改风易俗。”

“从上到下,所有的旧习俗都得改,以后就是真的‘人命关天’了。”

“子嗣?子嗣也大不过人权。”

“之前安平侯就下达过命令,凡遇难产必须以救母为主。”

“否则接生者以杀人罪论处,其余参与者全部以同谋法办。”

“哪怕所有人,包括产妇自己要求救孩子都没用,必须救母亲。”

“现在这个规定已经写入大明律。”

小赵争辩道:“可是现在私下里,大家并没有谁真的遵守这条律法。”

赵仲丰说道:“所以朝廷才会开展专项行动,就是要将这种种律法落实。”

“就是要强行扭转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

“我们作为大明的侯爵,如果不带头执行朝廷的命令,以后就再无立足之地了。”

小赵不服气的道:“如果执行了朝廷的命令,恐怕我们立时就没办法在乡里立足了。”

赵仲丰怒道:“你……混账,孰轻孰重你分不清吗?”

小赵顿时不敢说话了。

百姓最多戳他们脊梁骨,可朝廷能让他们失去一切,乃至灭族。

赵仲丰继续说道:“而且,你以为凤阳还能和以前一样吗?”

小赵不解的道:“您老什么意思?”

赵仲丰道:“换成你被人放火烧,会不会打击报复?”

小赵理所应当的道:“那肯定的,我恨不得灭了他们全家。”

赵仲丰说道:“可是从始至终,永义侯都未提过那些暴民一句,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小赵问道:“意味着什么?您老别打哑谜啊?”

赵仲丰没好气的道:“意味着凤阳的事情已成定局,没必要讨论了。”

小赵一头雾水:“什么意思?什么就已成定局了?您老倒是说清楚啊。”

赵仲丰顿觉心累,这儿子……算了,还是好好培养孙子吧。

虽然那俩孙子有点纨绔,但本性并不坏,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

脑子也比他们的爹好使,起码能读的进去书。

经过这次事情人也变老实了许多,好好教育肯定比他们的爹强。

想到这里,他也懒得与小赵多说了:

“自己想吧。”

撂下这句话,转身就走。

小赵在后面追着说道:“爹,您别走啊,还没给我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儿呢。”

赵仲丰说道:“你的脑子理解不了,去将此事调查清楚吧,记住要保密。”

-----------------

另一边,桑敬刚送走赵仲丰父子,庞修德就急匆匆的从外面走进来。

现在庞修德已经确认要被‘发配’到永义国,两人也算是确定了主从关系。

所以庞修德对桑敬又多了一份恭谨:

“侯爷,凤阳城以及州县城池的犯罪分子,已经被抓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该轮到乡镇了,您看何时动手?”

桑敬对自己未来的大臣,也非常器重,笑道:

“乡下形势复杂,先不着急,刚刚我才找到义惠侯帮忙……”

庞修德听说了此事,也不禁颔首道:

“义惠侯一门确有乃祖之风,并未仗着身份鱼肉乡里,行事非常低调。”

“义惠侯的两个孙子,虽有些骂名,却也从未干过欺男霸女、欺凌弱小之事。”

“乡民对他们家也颇为亲善,他们出面调查此事不会引起怀疑,侯爷这步棋走的妙。”

桑敬笑道:“连守文都这么说,我就更有信心了。”

守文是庞修德的字。

“侯爷捧杀我了。”庞修德谦虚一句,转而说道:

“不过此事涉及的人员太广,义惠侯就这样去查,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若我们制造一些大新闻,吸引全部人的注意力,为他们打掩护。”

桑敬饶有兴趣的问道:“哦,守文有何计策?”

庞修德说道:“杀人。”

桑敬:“杀人?”

庞修德点头说道:“对,杀人。不过不是杀普通人,而是杀一些大人物。”

“也不能采用普通的方法杀,最好使用一点特别手段。”

桑敬若有所思的道:“你详细说说。”

庞修德直言道:“将冯汝杰等人拉出来凌迟处死,并且允许百姓前来观刑。”

桑敬却面色一变,连连摇头道:“不可,凌迟之刑朝廷早已废除。”

“尤其是陈侯更是厌恶此等不仁道的刑罚,我岂能违背律法行事。”

庞修德却坚持道:“我知侯爷乃忠义之人,但事急从权。”

“凤阳民风败坏,唯有用重典方能震慑人心。”

“况且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更好的营救那些被拐卖的女子。”

“我相信,陛下和陈侯定然能明白您的苦衷。”

桑敬有些意动,但依然有些犹豫:

“这……要不,我先上书陈明此事?”

庞修德劝道:“哎呀,我的侯爷,凤阳到洛阳一来一回得十天左右,我们哪有那个时间啊?”

“您就当是可怜那些被拐的女子,委屈一下个人的声名吧。”

桑敬苦笑道:“守文啊守文,你这是要陷我于不忠啊。”

然后他脸色一肃,道:“不过有句话你说的对,我们不能不顾那些可怜的女子。”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为了多救一些人,我就算担一些骂名又能如何。”

“本侯应下了,找几个典型杀了,此事就由你亲自去办。”

庞修德郑重的道:“是,下官保证将此事办妥。”

接着两人又敲定具体名单,除了冯汝杰等官吏,又挑选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地痞流氓,凑出了二十人名单。

桑敬看着名单,也忍不住有些头皮发麻。

二十人同时凌迟,他桑敬的历史名声估计不会高到哪里去了。

庞修德却非常敬佩的道:“侯爷仁义,下官佩服。”

桑敬苦笑道:“去吧,否则本侯就要后悔了。”

“是。”庞修德拿起名单告退,转身的一瞬间,他眼神里浮现一丝畅意。

他庞修德沦落至此,名单上的人可都要负责的。

现在终于要报仇了,哈哈。

桑敬也同样如此,脸上哪还有一丝不忍,只有无比的痛快。

冯汝杰等人想杀他,他怎么可能不想报复。

只不过缺一个合适的理由罢了。

想到这里,他看向庞修德的背影露出满意之色。

这个人很聪明,也有手段,能体会上意。

知道自己恨极了冯汝杰等人,只是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施展手段。

就主动将理由送到了自己手里。

不管这个理由能不能说服人,至少是个理由。

到时候安平侯就算不高兴,也不至于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

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这么聪明能干的一个人,到了凤阳也被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不是自己替他求情,难逃当头一刀。

只能说,时也命也。

不过……能将冯汝杰这些人凌迟处死,真是痛快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