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卧龙姐夫 > 第161章 玄德杀回徐州怎么办?我成谋圣了?我有一将,可钉死曹操!

曹操打了个寒战。

郭嘉这话,绝不是危言怂听。

按照他原先战略,先据中原为根本,尔后北向与袁绍决战,进而荡平北方。

至于南面那些诸侯,刘表也好,孙策也罢,袁术也罢,就由着他们折腾去吧。

你们谁出头我就打谁,你们斗得越欢越好,总之别拧成一股绳来对付我,耽误我平定北方就好。

可现下南方形势的剧变,却完全超出了他的掌控。

刘备先灭张济再灭刘表,如今竟重创孙策,异军突起之迅速,快到他来不及做出反应,大有赶在他与袁绍决战前,就一统南方的趋势。

这还了得?

一想到自己跟袁绍决战时,背后蹲着一个手握荆扬二州,随时可能北上背后捅他一刀的庞然大物,曹操就有种后脊发凉的错觉。

“奉孝言之有理,刘备崛起之快,已到了失控的地步。”

“吾决不能再坐山观虎斗,必须要亲自出手,将刘备这条猛虎给关回铁笼里去!”

曹操拳头狠狠一击城垛,眼神中杀机如铁。

那浓烈的威霸肃杀之气,令一旁的陈登身形一凛,感觉到了一丝寒意。

“今徐州已定,东方已无威胁,淮南方面就让吕布和袁术两头恶狼互咬,暂时也不足为患。”

“司空可腾出手来,以经略关中为名挥师西归许都,尔后却突然发兵大举南下,直扑叶县。”

“叶县乃南阳门户,兵马不过三千余人而已,我们也不必使什么计策,就凭绝对的兵力优势踏破此城便是。”

“尔后大军长驱南下,直扑宛城!”

“刘备若率军来救宛城,我们就在宛城破了刘备,接着趁胜拿下宛城,饮马汉水。”

“刘备若不来救更好,我们就全力拿下宛城,依旧要挥师南下直抵汉水。”

“总之这一战,即使不能扑灭刘备,我们的底线也是要收复南阳郡,兵临汉水!”

“只要我们把战线推进至汉水一线,则襄阳始终将面临我大军的威胁之下,刘备就必须得屯重兵于襄阳,自然便无力再东取江东!”

郭嘉滔滔不绝,顷刻之间,便为曹操拟定了一套可行方略。

曹操思绪飞转,一幅蓝图已在眼前浮现。

沉吟片刻,曹操一拍城垛,欣然道:

“好,奉孝此计甚好!”

“就依你之策,大军休整数日,便以经略关中为名西归,全师直取叶县!”

方略就此定下。

曹操再看一眼吕布逃走方向,拂袖转身,下城而去。

陈登却留在城头,目光望向了荆州方向。

“没想到,当日落荒而去的玄德公,如今竟能雄踞荆州,强如那小霸王亦非敌手,大有全据长江之势!”

“莫非真如传闻中那般,那个萧景略如张良再世,以一己之智托玄德公这条池中之龙青云直上?”

“倘若有朝一日,玄德公据有荆扬,北上杀回徐州之时,我又当如何面对他呢?”

陈登喃喃自语,眼中渐渐浮现出复杂的神色。

豫章郡,章陵城。

县府之中,一位国字脸的武将,正高坐上位,手中翻看着刘备的亲笔书信。

武将的手微微有些抖动,眼神也变化不定,显示着此刻内心的澎湃激动。

“我主自北海一别后,便时常念及太史将军,每每都是甚为遗憾。”

“我主称太史将军义勇无双,武艺绝伦,乃当世少有的豪杰英雄,不能与将军并肩而战,共扶汉室,实乃生平之憾事。”

“今我主已雄踞荆州,意欲讨灭孙策,攻取江东,竞长江之极,尔后北上荡除袁曹等汉臣,再造我大汉河山!”

“主公他知将军你义薄云天,故特命乾前来面见将军,邀将军并肩而战,助我主讨灭孙贼,共扶汉室!”

孙乾声色庄重,朗声表明了刘备对他的敬意,也表明了招揽之意。

太史慈心头一震,内心之中压抑已久的那份豪情壮志,仿佛刹那之间,被孙乾一席话点燃。

“北海之时,慈只知玄德公乃侠肝义胆的英雄,却没想到竟是如位一位雄才大略,心怀家国的明主。”

“慈竟与这般明主擦肩而过,当真是有眼无珠,有眼无珠啊…”

太史慈放下刘备的亲笔信,口中感慨万千,颇有几分惭愧之意。

孙乾淡淡一笑,却道:

“主公他说了,方今乱世,不光是主择臣,亦是臣择主。”

“当年主公不过一县令,又怎配得上太史将军这等虎士相投,若非是得萧军师那等王佐奇士辅佐,主公他又焉能有今日局面。”

“主公他说了,往事已矣,太史将军不必再介怀,今后与主公共肩而战,共扶汉室,亦为时未晚。”

听得这番话,太史慈心中那份惭愧就此被驱散,脸上再次浮现深深敬意。

“玄德公胸襟气度,果然配得上明主二字!”

太史慈肃然起身,向着孙乾一揖:

“请孙从事回禀玄德公,我太史慈这一次,绝不会再错过真正的仁义明主。”

“我愿归附于玄德公,即刻召集人马,北上攻打虎林!”

孙乾见太史慈成功被说降,心中暗松一口气,不禁暗暗折服于萧方的洞察人心。

当下太史慈便设下酒宴,盛情款待孙乾这位使者。

几杯酒下肚后,太史慈笑容微收,却提醒道:

“柴桑本就为重镇,听闻孙策夺城后,又强征当地万余民夫,对柴桑城进行了加固。”

“现下不光这柴桑城城坚高厚,据说上游沿岸还修建了数座坞堡要塞以为拱卫,城池外围十余里内,还遍布哨戒。”

“纵然孙策为我调虎离山,我想柴桑城中至少还得留有万余兵马,主公想要速战速决,只怕未必容易。”

孙乾一笑,却不以为然道:

“子义莫要担心,主公有萧军师辅佐,就算孙策把柴桑修成铜墙铁壁,军师他也自有办法为主公破之。”

孙乾言语间,自然而然便流露出,对萧方的绝对信心。

太史慈心头一震,面露奇色:

“近年以来,我听闻了不少关于这萧军师的传言,最先有人说他智谋非凡,接着又传他神机妙算如张良再世。”

“如今主公于鄂山大破孙策后,又有传闻说是这萧军师乃当世谋圣,是他识破了孙策的计策。”

“这位萧军师,当真如此了得?”

孙乾脸上立时浮现出崇拜之色,当即绘声绘色,将鄂山一战,萧方识破周瑜惊天布局的经过道来。

太史慈听罢倒吸一口凉气,惊叹道:

“这周瑜的计策,确实是天衣无缝,乃惊世一计!”

“这萧军师竟然还能识破,这等智谋,当真是,当真是…”

太史慈词穷,一时间不知如何形容。

憋了片刻后,太史慈长吐一口气,拍案道:

“难怪主公能破张济灭刘表败孙策,原来竟有如此神人辅佐,如此看来,主公当真是天命在身!”

“既有萧军师这等神人在,那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我只管兵发虎林,配合萧军师的计策便是!”

当下太史慈便再无顾虑,盛情款待了孙乾之后,便即刻召集各县兵马,北上进攻虎林。

七日后,夏口。

府堂内,刘备也摆下一场小宴,为安然归来的孙乾接风。

“吾与子义也算有过生死之交,竟不如军师了解他。”

“军师这洞察人心之能,当真是冠绝天下呀。”

刘备看着太史慈的亲笔回信,满脸是欣喜之色,口中不禁感慨叹服。

萧方淡淡一笑,拱手道:

“方恭喜主公,又得一员世之虎将,还是一位精通步骑水战的全能大将!”

刘备抚掌大笑,欣然举杯道:

“若非军师,备焉能得太史子义这等虎将,军师该当满饮此杯!”

老刘高兴,萧方也就不谦辞,举杯一饮而尽。

刘备一杯酒饮尽,豪意渐燃,遂道:

“军师,这太史子义已归附,愿率军兵进虎林,想来必能将孙策调走。”

“荆南及江夏人心已安抚的差不多了,你所举荐的蒋琬等荆南贤才,备也尽皆量才录用。”

“咱们是不是也该商量一下,如何挥师东进,攻取柴桑,踢开江东的大门了!”

萧方早有准备,便要献上方略。

便在这时。

亲卫匆匆而入,将一道帛书献上。

“启禀主公,徐州刚刚传回密报!”

“吕布弃下邳南逃,前往淮南投奔袁术,徐州已为曹操所得。”

“今曹操以经略关中为由,已率主力班师西归!”

刘备脸上的豪意消失,眉头不禁凝起。

曹操用兵如神,东征徐州以来连战连捷,吕布失徐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关键是在他将对柴桑用兵,攻取江东的节骨眼上,曹操完成了对徐州的占有。

这就意味着,曹操已能腾出手来,有再次挥师南下的可能。

“今主公已全据荆州,又重创孙策,大有顺势收取江东,全据长江之势。”

“以曹操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出这势头,更断不会允许主公一统江南半壁,与袁绍对他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亮猜想,这次曹操绝不会再坐山观虎斗,必会大军南下,直取叶县,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南阳,逼迫主公回师北上,无暇再伐江东!”

诸葛亮第一时间,便推算出了曹操率军西归的真正动机。

府堂内的气氛,立时变的紧张起来。

“叶县守军不过三千,文长将军镇守的宛城,兵马也不过五千余人。”

“倘若曹操全师而来,叶县势必难保,一旦叶县失守则宛城必危。”

“主公,看来我们得暂缓攻取江东,得回师北上,抢先一步于叶县一带拒挡曹操才是。”

徐庶则进一步献计,主张刘备率主力北上拒曹。

众将各有议论,多有赞同徐庶提议的意思。

毕竟南阳若是有失,则曹操饮马汉水,襄阳就将受到空前的压力。

襄阳乃荆州心脏,又岂能时时刻刻,在上空悬上一把利剑?

“军师怎么看?”

刘备一时拿不定主公,目光只得看向萧方。

萧方轻摇羽扇,却冷笑道:

“曹操若挥师南下,其目的就是为逼主公回师北上,好阻止主公攻取江东,全据长江。”

“主公若当真北归,岂非正中他下怀?”

“方以为,我们绝不能被曹操牵着鼻子走,耽误了攻取江东的机会,给了孙策恢复元气的喘息之机!”

刘备心头一震,若有所思。

片刻后,点头道:

“军师所言极是,曹操此举就是为阻止吾攻取江东。”

“只是曹操若全师而来,吾不亲率主力北上,只怕南阳有失呀。”

此时的老刘,陷入了两难抉择的境地。

萧方却淡然依旧,气定神闲的一拱手:

“主公莫忧,方保举一人去镇守叶县!”

“以此人之能,凭三千兵马拖住曹操十倍大军,坚守叶县半年当不在话下!”

此言一出,府堂中一片惊议。

刘备也吃了一惊,奇道:

“不知军师举荐的是何人,竟能如此了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