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覆唐,我刘备三兴炎汉 > 第33章 谶语

贵妃娘娘出发前想为圣人祈福,已经去了石佛寺。

石佛寺建于北魏年间,历史悠久,刘备领了宫中旨意,要他带骑兵一队,保护贵妃仪仗。

贵妃是昨晚心血来潮,决定去石佛寺的佛前,祈求佛祖保佑圣人平安顺利,圣人向来宠溺贵妃,虽时间仓促,但还是作了安排。

此时距离卯时初还有一个时辰。

刘备带着马队在前面开道,队伍中有一辆外表不寻常的车辇,大队人马到了寺庙门前,庙里的和尚和一众寺僧已经在大门外迎接。

女官檀棋对方丈说道:“夜中礼佛,无定法之禁,唯在于心之诚敬,所以得安静,劳烦大师把周围的寺僧也撤了,让贵妃娘娘好好祈福。”

方丈奉命退下,她又走过来朝刘备行了个万福礼:“贵妃怕吵闹,里面不适合有太多人,还请将军亲自在殿门口守着。”

刘备领命,他先到主殿里查验了相关有无隐患,然后按剑和女官两人候在前门,再往外一道门守卫和宫宦比较多。

宫女们围着贵妃进入,贵妃移步进殿,她穿了一身白色素净的衣裳,再没有太多装饰、看着很素净……饶是如此,但她媚骨天成,看到她的人都纷纷侧目,有几个和尚连眼睛都直了,嘴也张得老大,十分失态。

看来并非所有的寺僧都已修炼到四大皆空的层次,寺僧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刘备微微低头,脸上只有此时该有的恭顺,再没有别的表情。

贵妃轻瞄了他一眼,带着香风从他身边走过。

她跪坐在了蒲团上,素白的丝绸袍服虽然十分臃肿,但她身材高挑,随着跪下的动作,一双长腿的上面撑起了一道惊人的弧度。

刘备按剑而立,一脸肃穆,周围很安静,除了有舒缓的木鱼声从远处传来,隐隐约约。

“咚、咚、咚……”

“可能过几天,圣人就会下诏,让身边诸王前往各地坐镇。”

刘备抬头却没有回头,身后是道略微沙哑的润甜嗓音,声音很轻。

女官檀棋一脸冰冷……她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李唐皇子向来遥领各地大都督,让各地掌握实权的将帅们有个名义上的顶头上司,这是加以制衡之意。

刘备没有出声,贵妃却仿佛知道他心中所想,“将军可觉得我太急切了?”

她的声音依然沙哑,但却有些惆怅,“满朝文武都喊着为民请命,嘴里把我喊着当妖妃,圣人身体还好,虽然李亨已经没了名声、其余诸王根基浅薄,但我没有依靠……我愿意帮助将军谋富贵,但也请将军帮我!”

“我愿助将军拜相,功名、富贵,皆在将军一念之间!”

她在刘备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和迫切,这天大的馅饼在头上,叫人都有点不敢信了,但刘备没回答,沉默了很久什么也没说。

刘备的反应让杨玉环心里有些紧张,他紧紧抓着身下的蒲团,道:“一年后,三年后,还是五年后,万一圣人出事了呢,他们连杨相都敢杀,我身子没办法有子嗣,我能怎么办?”

“将军,我今日未有一句虚言。”

过了许久,刘备问道:“贵妃为什么只选我?”

杨玉环抬头望佛,突然反问道:“将军觉得是为何?”

“不知。”

“嗯。”杨玉环只轻轻应了一声,也没有立即回答她提出的问题。

她似乎安静了下来,痴痴地看向了佛像,然后双手合十,闭目静静地祷告着什么。

刘备耐心的等待着。

“我小时曾遇一道士,他送我一谶语:杨花飞,蜀道难,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史乃乎安。”

“杨花者,我也,蜀道难者,或许是说我在蜀地应有一大劫。而‘更无一史乃乎安’,安禄山手下大将即为史思明,也都一一应验。”

说到这里,她浑身轻轻颤抖了起来,声音已变得平素不一样,情绪激动道:“‘截断竹萧方见日’一句我却苦思不得解。”

“截断了竹萧再见日,怎么截断?谁来截断?!昔日罗公远入京,我向其请教,他百般推却下,终于说了句——截断竹萧者,金刀也!”

杨玉环沉默,似乎在发呆。

刘备却摇头出声道:“牵强附会,不可深信。”

“我原以为金刀为我族兄杨国忠,族兄原名钊,有金刀之意,但他死了,我却活着,谶语中不是他。”

杨玉环突然站了起来,她回头,丰腴的胸脯上下起伏,轻轻颤声道:“金刀者,刘也!”

刘备:“……”

忽然站起的杨玉环引起了院外众人的注意,有人往里面看着,脖子都伸长了,像鸭子被人提住了脑袋一样。

贵妃以手抚胸,默默地仔细把自己的衣领稍稍整理,又伸手拢了一下头发。

她上前一步,轻声道:“将军可愿帮我?”

刘备眉头微皱,心里使劲思索着。这承诺不能乱给的,事关重大。

“将军,天命不可测否?”杨玉环询问道。

……

刘备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上一世,他欲东伐吴,报关羽之怨前,有一叫李意的人也给了他谶语——他将死在白帝城。

他极怒,言曰:“此狂士也!何必信之。”即以火焚之谶语,便催大军前进。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半生颠沛,悲苦流离,常人若到四十六岁命运如此多舛,就多半信了命了。

鬼使神差中,刘备说出了他的答案:“我不信命。”

贵妃突然松了口气。

“盛宣王为扬州大都督,淮南江东河南节度大使,丰王为武威都督、河西陇右安西北庭节度大使,永王领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杨玉环顿了顿,又平静而轻地如同自言自语的口气继续道:“你要选择一个跟随谋职,这样才能建立功勋。”

“圣人让各王实领各地节镇,是为相互制衡之意,各王向在长安养尊处优,未接触过实职,也未行过实务,帐中都缺实干之人,我会让人劝说圣人将禁军外放,全力帮你。”

贵妃搭上了女官檀棋的手,脸上恢复了高贵平静的样子:

“不要想着一直待在川蜀,你非圣人的亲信,而且陈玄礼已经向圣人告过你的状。自古伴君如伴虎,唯有在外才有转机。”

看到她站起注视前方,院外众人纷纷低头,不敢直视于她。

贵妃没有再看刘备,低声说道:“你要早点获得功勋,我只要求你将来保我。”

佛堂前的琐碎细语,慢慢淹没在沉沉的夜色当中,杳而无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