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覆唐,我刘备三兴炎汉 > 第52章 涝水之战(一)

涝水河,源出秦岭,从户县、周至两县北上,流入渭水。

清晨,杜立世骑着马,顺着涝水察看附近的地形。

河岸两侧,勇士遗骸连绵,远望尽是荒凉山坡,褐色石块与砂砾散布,树木稀疏点缀其间。

杜立世身旁,仆从将士正忙于收拾战利,骡马、兵刃、盾牌、衣甲,无一不取。

昨日,飞龙军前锋与藩兵再次遭遇,双方各自唤援兵,最终以河北藩兵再次退却为结局。

刘备表现地很急切,依然追着对方不放。

杜立世顺着涝水往南走了整整十里的路程,才算是找到了他要的东西——远处是一块碧绿色的草地,在关中这块地方极为罕见。

杜立世骑于马上,放眼四周,细观地形,而他坐下的马匹欢快地往前面走了几步,低头啃了几口鲜美的芳草。

胯下的坐骑突然仰而面起,马儿望着天边不断流动的云,开始警惕地打了几个响鼻,不安地抖动着。

有亲兵骑马赶来,向杜立世示警,杜立世拉着缰绳,往来处撤去。

很快他就听到了自己身后密集的马蹄声。一阵号角声响起,杜立世回头。

再度看到了他昔日所见到的场景,一排披着深色皮毛铠甲的河北骑兵,随着苍凉沉稳的号角声,出现在这块草地上。

杜立世伏低身子,顺着河流的反向,朝着来处的方向策马跑着。周围的亲兵们,也纷纷驾着马匹,跟着杜立世一起奔跑起来。

西北方向有不断扬起冲天的灰尘,刘备率领的大军,也沿河南下赶到了。

号角声和喇叭声,不断自刘备的耳朵掠过,大军开始列阵。

他旁边是飞龙旗、飞豹旗、白鹤旗、四方神兽旗……这些旗帜开始向大军各个方向散去,而帅旗大纛则始终跟在后面,刘备身裹锦袍札甲,立于众旗之中,环视麾下士卒,威仪赫赫。

中军大多是是安西的禁军士卒,列成了一小股一小股的严整队形,他们不愧是李栖筠从西域带回来的百战老卒,全军阵列井井有条。

安西军士卒的武器要复杂得多,神情也更加冷漠,他手握长矛,长矛是负责抵挡敌人轻兵或骑兵的突袭,背负突厥式样的椴木包铁小圆盾,腰带悬小斧或补刀,大多身背箭囊,又挎梨木短弓,一身戎装,尽显武士之风采。

号声起伏,宛若古朴的钟鸣乐声,悠扬入耳。

“叛兵果然于那块草地扎营。”杜立世策马而来,道:“那边有一侧出之平缓斜坡,地势甚低,我已经探清敌人大将就是孙孝哲。”

杜立世的话,验证了刘备的猜测。

这时有胡骑举着白帜,策马而来,他大声喊道:“我家晋王孙孝哲,武艺超群,双刀翻飞,硬弓轻挽。每逢征战,必身先士卒,勇猛无前,为我大燕名将也。其曾领千骑为先锋,破阵斩将;或护卫大燕皇帝之侧,保其无虞。闻尔等也为禁军之士,同为禁旅,当于午时一决高下,堂堂正正,分个高下,看你们大唐与我们大燕那方的禁军更强!”

“答应他。”刘备随口吩咐道。

骑兵举着白旗离开。

“几日连番交战,双方骑兵最疲,好不容易寻得了这草甸,他们的马儿应该是早上起来刚吃了食,需要时间消化,所以在拖延。”杜立世进言道。

“混淆视听已示弱罢了,他想让我轻敌。”刘备摇头又道,“你看那缓坡之后,有茂林可蔽,我想那孙孝哲或将精锐骑军匿于此处,待我军攻时,突袭左翼。”

刘备继续挥鞭而指:“你领骑兵,持吾大旗,与令狐骨之兵共固我左翼,以御其骑军之突袭。”

杜立世称诺,迅速离开。

“破阵!破阵!”随着这些高昂的叫喊声,刘备回头,令狐骨正随着那面帅旗大纛,带着系着铁片皮甲,顶吹反兜鍪的“禁军亲卫”们,抵达了左翼。

朝阳慢慢升起,周围全是折射出阳光的头盔与矛尖在晃动,一片肃杀之气。

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不能再等了。

“全军进攻!”刘备大声下令。

……

……

担当军队先头的,是三千人的河南老卒,说是“河南老卒”,其实是来自于中原的各个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和朔方,还有淮南。

他们的头盔是五花八门的,有高耸如鸡冠般的尖盔,还有古老年代留下的初唐帽盔,甚至还有突厥人的链甲遮面盔。

头盔不齐,但是身上的武器与铠甲却毫不含糊,因为刘备在这一点上毫不吝啬,都执精良之盾牌、长刀与铁矛奋勇作战。

前方迎着河北藩兵的箭雨,呐喊着一往无前地开始冲锋。

涝水之畔的这块碧翠草地,是个天然适合步兵发挥混战的场所,其表似茵茵绿毯,然其下实则暗藏细碎溪流,周围地形错落,宛若棋盘分布,形成诸多小战场,根本不利于突厥骑兵的驰突。

飞龙军擅长步战,河北藩兵擅长骑战,刘备跟着孙孝哲走了两天,终于找到了这个机会。

杀声和烟尘里,对面军旗下立着的晋王孙孝哲暴跳如雷,他怒骂道:“安守忠那厮要不是调走了我军精锐,我早把对面脑袋扯下来!”

他看着对面,知道飞龙军士气高昂,于是举高了手臂,号角声响起。

原先布阵在山坡后的河北骑兵迅速冲出,冲上了山坡,他们利用速度的优势,朝对面左翼抄去。

孙孝哲直接就动用了自己的底牌!

而草地上大批河北藩卒们也开始向前,但走了不远后就开始停下,以肌腱角骨所制之反曲良弓,向追击之禁军发射连番箭雨。

禁军士卒速度慢了下来,许多将士的铠甲上都晃动着敌人射入的箭羽,但还在奋勇跋涉前进,将盾墙一步步朝着山坡推进。

每进三十尺,飞龙军必奋力擂鼓,呐喊震天,声如排山倒海,甚至将马匹都惊得躁动不已。

但河北骑兵依然狂奔而出,如惊雷闪电般,正如刘备所预测的那般――奔着左翼而来。

大部分的河北骑兵瞬间就已经越过了战场中线,面前又是一道缓和的山坡,这是骑兵们再好不过的居高临下突袭场所。

孙孝哲这一万人,竟然有四千的骑兵,左翼禁军觉得四周都宛如雷鸣般,迎着初升的太阳看去,山坡尘埃飞扬中,河北骑兵之马刀长矛,光芒四溅,耀人眼目,几难直视。

好精锐的骑兵――这也是所有面对冲来的河北骑兵的共同想法,狂舞的黑色牙旗下,是深黑的铠甲、深黑的战马,狂潮般冲下,他们喊着各种各样的胡语,争先恐后地奔涌而下。

短短数秒钟时间,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战栗着,杜立世率着禁军骑兵们立马败退了回去。

“伏低,伏低!”军阵中到处都是如此声嘶力竭的大喊声。

刘备把一切看在眼里,他握紧手中马鞭,突然明白了自己一直在心慌什么。

他这一万五千人,面对孙孝哲这一万人就已如此吃力,而孙孝哲军中,明显没有那威震天下的曳落河。

安禄山有八千曳落河精锐,威震天下!

这些同罗、奚、契丹、突厥健儿八千余人都是安禄山的义子。

安禄山吃细酒肥羊,这八千人都吃细酒肥羊;安禄山穿绫罗绸缎,八千人都穿绫罗绸缎!故能得死力。

这八千曳落河,现在在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