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烽火三千金 > (41)登上泖岛

(41)登上泖岛

张玉英这样问,并不是她装聋卖傻,她的确是不知道宋启昆问的是什么事。

宋启昆用手指指着张玉英,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宋老板,别急,慢慢说。到底听说了什么?”

宋启昆看着张玉英缓了缓口气说:“现在坊间有人在做竹榻的售后问卷,你难道没听说?”

“哦,你说的是这个事啊,人家厂家对竹榻做售后调查,说明人家对产品的认真啊,好像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吧?”

张玉英的这番话,也是说给宋启昆听的,宋启昆跟她说起这件事,说明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张玉英,”宋启昆走了几步说:“跟你说实话,这件事,跟我们有没有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但是,就在刚刚,区长来电话,要我们重视这件事,区长说了,很可能是跟竹器店老板的情报有关系。”

张玉英看着宋启昆,想了想说:“我知道了,竹榻也是竹器家具的一种。区长的意思是,竹器店老板将情报藏在了竹榻里面?”

“就是这个意思。”

“那我们也搞一个竹榻售后调查?”张玉英傻傻的看着宋启昆。

宋启昆盯着张玉英说:“步别人之后尘,这不是我宋启昆的做事风格。这样,你立刻想办法弄到那家竹器店的销售记录,看看,竹器店老板在被抓之后,店里的那些竹榻都销往了哪里,再看看,有没有买者的联系地址。”

“是,我明白了。”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张玉英还在想,昨天晚上,自己这么久没有想到拿本销售账本呢,宋启昆说的也有道理,竹器店老板在没被抓之前,情报一定是藏在了鲜为人知的地方,那就是竹榻。而那张藏有情报的竹榻只有一种可能事在竹器店老板被抓之后,被销售出去的。如果这个假冒的老板也能像竹器店老板那样认真,要想找到那张竹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张玉英收拾了一下办公桌上的东西,拿上一顶礼帽,走了出去。

张玉英要在第一时间感到竹器店,翻墙进去,拿到拿本销售账本,因为,拿本账本在哪里,张玉英是知道的,熟门熟路。

张玉英坐着黄包车在竹器店门口停了下来,她感觉到,竹器店依然被人监视着,于是,她便走近了边上的胡弄。

在胡弄里,没走多远,她看到有一个男人从围墙上跳了下来,朝自己这边看了看,便消失了。

张玉英快步赶到那个男人跳下来的地方,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比别人晚了一步。

不过,张玉英还是不甘心,不会有这样巧的事,她不信邪,跃起身子跳进了围墙。

张玉英看到的那个男子不时别人,还正是韩博海。

无巧不成书。

韩博海就是为了这个销售账本来的。

一连几天的走访调查,都没有一线新的线索,根据崔光映的分析,他觉得,这个竹榻应该是在汪元中被捕之后被假冒的竹器店老板给出售的。如果说,那位假冒的竹器店老板要想做的认真,滴水不漏,那他一定会有销售的账本,或许这个账本就是重要的寻找途径。

然而,事与愿违,这个假冒的竹器店老板根本就是再敷衍了事,没有任何的销售记录,更别说是卖给了谁?

崔光映翻看着销售账本。

“没用?”韩博海问。

“没用,那个假冒的老板,根本没有做任何的记录。”崔光映说着将账本递给韩博海。

韩博海接过账本,翻了翻,问道:“那怎么办?”

崔光映也是没有任何更好的主意,看着韩博海说:“继续你们的竹榻售后调查。”

“好。”

张玉英在竹器店没有嘛看到吗拿本销售账本,这才想起刚才看到的哪位男子,一定是他走在了自己的前面。

回到公司,张玉英在向宋启昆汇报的时候,并没有说起她昨天晚上去过竹器店,还看到了那本账本的事。而是找了一个非常合乎情理的理由,那就是,竹器店老板被日本人抓了那么久时间了竹器店里里外外一定是被日本人翻了个底朝天的,再加上竹器店老板的同党,?一定光顾过竹器店。

宋启昆被张玉英说服了,他觉得张玉英说的有道理,日本人抓竹器店老板,不就是怀疑他是**吗,情报的事情,就不可能不知道了。

郑化松起床的第一件事,居室推开窗户看看对面的电线杆上有没有几号出现。这是他跟储世昌的约定。

一眼望去,电线杆上出现了一个三角符号,他知道,死信箱里有电文。

这里是郑化松的居室,而在这里出现的郑化松是一个长了长胡须的老头,弄堂口的那个胭脂铺还是他的吃饭来源。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家老人在这里,很受弄堂里的邻里乡亲们的照顾。

郑化松走进弄堂口的小便池,走到最里头,他悄悄的拿下一块砖块,从里面取到了一张纸,然后激昂转头原封不动的装了进去。

郑化松的这个动作非常隐秘,真的可谓是天不知鬼不晓。

郑化松走进胭脂店,并没有马上打开柜台门,而是打开手里刚刚拿到的电文纸。

电文是重庆总部发来的,总部要求郑化松,务必要不惜一切代价拿到竹器店老板的那份情报,并告知说,这份情报是一份银行的一个账号,里面有一大笔资金,这是外国华侨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募捐的,这笔资金在运转的过程中,也不知道怎么就落在了**的手里。

郑化松看完电文,烧毁了电文,这才打开柜台门,开始一天的营业。

在一间民房的院子里,堆放着好几张竹榻,一个小伙子在拆竹榻,凡是毛竹的部分,都被劈开,就连竹榻的竹帘子都被拆散了。

秦凯修指着一推的毛竹片说:“师傅,已经是十几张了。”

崔光映摇摇头,说:“看来这不是办法。”说着,崔光映沉思起来。

是啊,这不是办法,那什么事办法呢?总不能就这样放弃寻找吧,尽管说,崔光映对这份情况还不知道是什么情报,它的利用价值是多少时间,但是,上级交给的任务总是要完成的,

崔光映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韩博海从竹器店回来,虽然说是拿到了那本销售记录,可是谁有会想到,76号的特务根本没有记载销售的情况,这样的话,自从汪元中被捕之后的十几张竹榻的销售就根本没有了方向,而且非常可以肯定,情报就应该藏在这十几张竹榻的某一张竹榻之中。

就在崔光映还没有拿出更好的办法来的时候,他哪里知道,一个让他更加难堪的事情就在眼前。如果说,史东升说的那个情况,一大批的竹榻晕倒上海,一旦销售,崔光映的这种办法显然就是没有效果了,或者说,根本没有效果了。

一列火车在石湖荡车站停下,当车门打开的时候,杜华梅和她的一帮人从车上下来。也许是他们都穿着鬼子的军装,车站上的伪军和那些列车工作人员,看到他们是各个点头哈腰的,只恨自己没有拍马屁的机会。

杜华梅向一个伪军的中尉军官出示了自己的派司,伪军中尉一看,立刻唯唯是诺。

在中尉的带领下,杜华梅来到了,车站伪军的指挥所。

在这里驻守的最高长官是一位营长。这位营长看到手下带着一群太君进来,立刻站起来赢了过去。当杜华梅向这位营长说明了自己的任务的时候,这位营长也是立刻表示说:“请太君放心,我会全力配合太君的行动。”

很快,这位营长亲自带着杜华梅他们来到河边上,乘上一艘渡轮,将杜华梅他们带上了卯田小岛。

“少校,你说,从江浙来上海的船只,是从姚泾河还是小横潦泾和过来?”杜华梅问。

营长马上回答说:“照常理来说,应该从这边的河道过来。”

杜华梅看了看河道说:“这样,这边的河道我亲自把手,那边的河道就交给少校了,记住,凡是运送竹器产品的船只,一只也不许放过,不管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是。”

少校立刻命令中卫连长带着人去边上的一个河道上守卫,并且向这位连长强调了任务的重要性。

石湖荡属于松江府,浦江源是上海黄浦江0公里处,从源头的导航灯鸟瞰整个黄浦江,黄浦江0公里处美景可以尽收眼底。

来自江浙蜿蜓而来的斜塘、圆泄泾两水在此处汇集,形成一块三角洲形状的宝地,经横潦泾流入黄浦江。三江汇源之处,江水烟波浩渺,江中帆舫争流,江边罾起网落,江滩芦苇摇曳,江岸柳绿桃红,孕育着道不尽的江南水乡风光,

杜华梅饶有兴趣的说:“少校,你在这里驻防时间很长了吧,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跟我们说说她的由来。”

少校一听,立刻精神百倍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