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第114章 守宗庙

“兄长!吾真的错了!”

董旻此刻哪还有半点之前的喜悦,现在他只求董卓看在兄弟手足的情面上,不至于对自己太过苛责。

“蠢货!孤怎么有你这么蠢的弟弟!”

在董旻将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后,董卓还是忍不住骂了几句。

不过任谁都能看出,董卓似乎没有之前那般生气。

“董旻便交予陛下处置了!要杀要剐,全凭陛下心意!”

董卓将对董旻的处置交予了刘协。

贾诩看到这一幕,鼻子微不可查的一皱。

将董旻交给天子处置,表面上看是大公无私,但太师心中恐怕已经对董旻有了宽恕之意。

这样的话,天子反倒不能对董旻处置太重,免得伤了和气。

董旻毕竟是太师的亲弟弟,所以太师对董旻高高抬起轻轻落下,贾诩其实也能够理解。

理解,但并不意味着赞同。

贾诩面无表情的看着董旻,宛若在看一个死人。

“左将军还不请起?都是一家人,谈什么处置不处置的。”

刘协果然如同贾诩的预料一般,将董旻扶起。

“左将军虽然做事稍稍有些糊涂,但毕竟是为了宗族着想。朕心中还是理解的。”

“之所以对朕起了猜疑之心,可能只是左将军不常在宫中,不与朕常行,故此有了隔阂。”

“不如这样。太师说处罚,就罚去左将军之位,改任拱卫宫室的执金吾,统领北军五营,有随时出入宫闱的权限。这样的话,左将军自然就能够放心了。”

这叫什么惩罚?

除去有名无实的左将军名号,改为九卿之一的执金吾?

而且听陛下的意思,还要将拱卫皇宫的北军五营交给董旻?

若真如此做了,那到底是升迁还是处罚啊!

便是董旻都呆愣在原地,不敢置信的看着刘协,看着这位自己曾经诋毁为“刻薄寡恩”的刘氏天子。

“陛下!”

董旻再次哀嚎,伏倒在刘协面前。

“陛下!臣错了!臣真的错了!”

心怀光明正大,便会令人自惭形秽。

董旻只觉得,自己是真的该死啊!

天子就好像悬挂在天上的太阳,而自己就好像是阴沟里匍匐的老鼠!

以老鼠之心去揣测太阳的心思,怀疑太阳每天照耀世间万物是不是另有所图……这是怎样龌龊而且可笑的想法啊!

董旻泣不成声:“臣自知罪行累累!便是陛下直接砍了臣,臣也绝无怨言!”

这一刻,董旻是真的心服口服!

“左将军这是作甚?都是一家人,哪来那么多打打杀杀?”

刘协又一次将董旻扶起,还牵着他的手将他安置在一旁的凉席上。

“哪怕是普通百姓的家中,尚且会有子女不知道父母含辛茹苦的心意,从而埋怨自己的父母。可做父母的,难道会因为儿女的一些不理解,就要去斩杀儿女吗?”

“朕为天子,便是万民君父。岂会因为他人的一点牢骚,就去斩杀别人呢?”

“有霍光故事在前,不怪左将军会有此念想。”

刘协突然抬手,将手指向北方。

那里,流淌着渭水。

“恰好今日太师也在,那朕便立个誓言。”

“朕效仿世祖故事,指渭水为誓——只要日后董氏一族不起谋逆之心,那朕便保证董氏一族富贵,可令董氏一族与国同休!”

“这样的誓言,不知左将军是否满意?”

……

宫室内,寂静无声。

片刻后,董卓、董旻才意识到,方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协,指渭水为誓了!

有世祖皇帝事例在前,谁不知道这种誓言的神圣性?

更何况,刘协本身就是刘氏天子!是世祖皇帝的子孙!

他人毁约,顶多是诚信问题。

可刘协这个天子毁约,那可就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大事了!

可以说,刘协的这个誓言,基本就将董氏一族彻底绑到了刘氏的颜面,以及大汉的声望之上!

董卓站不住了。

虽然他早就有不用跪拜天子的权力,但此刻还是将自己的身体伏倒在地——

“臣,谢过陛下!”

董旻见董卓下跪,这才清醒过来。

他赶紧从刚坐了没一会的凉席上起身,手脚并用爬到了董卓身后,五体投地——

“罪臣董旻谢过陛下!谢过陛下!”

刘协欣慰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董旻的担忧,难道真的毫无道理吗?

董卓难道真的始终坚定的信任自己吗?

其实在意识到董卓方才是在偷听自己说话时,刘协心中便已经有了答案。

但他没有提起,将这层纸张捅破。

还是那句话——

君子论迹不论心。

若是论心……那世上所有人岂不都成了孤家寡人?

况且,大汉朝实在经历不起折腾了。

本身就是一栋四面漏风的破屋子,哪还能容得下里面的人争斗?难道就不怕直接将这破屋子震塌吗?

更别说,外面还有一众邻居在虎视眈眈。

不仅仅是这些穿着华夏衣冠的邻居在窥探……北方的乌桓、鲜卑、匈奴,西面的羌、氐,可都在磨刀霍霍,只等着这栋屋子打开,供他们饱餐一顿。

所以,刘协根本不想朝廷再起事端。

他刘协,永远先是大汉的天子、百姓的天子,其次才是其他。

相忍为国,如今绝非一句虚言。

“太师、左将军,起来说话便是。”

刘协想要让董卓起身,但董卓膝盖却好像钉在地面上一般,纹丝不动。

“臣谢过陛下之恩!但陛下对臣弟这般宽恩,他着实是消受不起!”

董氏一族今日得到天子这般庄重的誓言,若是董卓还护着董旻,便是董卓自己都过意不去!

“臣请求陛下削去董旻官职、爵位,杖责三百,贬为庶人,以示罪责!”

董卓对于董旻的处置,已经完全称的上一句狠辣了。

显然,董卓这是将董旻当做了祭品,要献祭掉董旻,去保董氏一族富贵。

刘协倒吸一口冷气。

杖责三百?

那还有后面“贬为庶人”的机会吗?

“太师,万万不可。”

刘协看出此刻的董卓明显因为自己方才的那句誓言有些上头,所以才说这样苛责的惩罚。

可上头时候说的话哪能当真?

董旻毕竟是董卓的亲兄弟。

若是真的活活打死了,董卓日后难免会黯然神伤,并且与刘协之间有道隔阂。

所以,对董旻的处置,远远不能这般沉重。

而贾诩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天子的处置太过仁善。

太师的处置又太过狠绝。

这种时候,务必需要一个两全其美的解法……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贾诩突然的插嘴让刘协眼前一亮。

他深知贾诩的性格,要么始终沉默,可一旦开口,必然能给出良策——

“文和直言便是。”

贾诩也朝着董卓行了一礼。

“左将军乃太师血肉股亲,正如天子所言,怎可随意打杀?”

“但左将军确实犯下大罪,若是不予追究……日后再有小人离间陛下与太师又该如何处置?”

“方才陛下曾言要册封太师为国公,筹建封国,那必然会兴修五庙,供董氏族人祭祀。”

“左将军身为太师兄弟,正是主祭太师宗庙的最佳人选。倒不如削去左将军官位,只保留爵位,让左将军代替太师祭祀。如此即算惩戒了左将军,又不伤太师亲情,岂不更好?”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乃为亲疏贵贱多少之数。

是故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诸侯立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曰祖考庙。大夫立三庙,一昭一穆,与太庙而三,曰皇考庙。士立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合而享尝乃止。庶人无庙,四时祭于寝。

董卓若是被册封为国公,便是有了诸侯之仪,可以建祖考庙,供奉五祖。

既建宗庙,则必然要有主祭之人。

董卓兄长早亡,叔叔伯伯一辈更是基本入了土。故此董旻这个做弟弟的,反倒是成了董氏一族辈分仅次于董卓的人。

如此,让董旻去看守宗庙,成为主祭之人,确实最为合适不过。

当然,贾诩自己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杀董旻,显然是不可能的。

让董旻成为执金吾,贾诩显然也不愿意见到。

若是任由天子和太师在那讨价还价,大概率是免去董旻死刑,贬为庶人,居住在长安城中。

但董卓喜怒无常,天子在有些事情上也有些轻佻。说不定什么时候一高兴,就又给董旻加官封爵,让董旻重新回到朝堂上来。

与其如此,倒不如保留其爵位,将其赶到董卓的封国,让他去祭祀祖庙来的清净!

如此,便是让刘协、董卓、贾诩,三个人都满意的计策!

而董旻能保有自己的爵位,虽然不能继续待在长安,却也不用受皮肉之苦,自然也很满意。

唯有蔡邕!

什么时候就将册封太师为国公的事给定了?我怎么不知道?

不但默认了要册封太师为国公,还将祭祀宗庙的人给确定下来了?

那我今日入宫,到底是为了什么?

……

不仅如此,刘协更是当着蔡邕的面和董卓商议起来:“这样的处置确实合理合规,看来要尽快为太师筹备封国了。”

“臣惶恐。”

“方才蔡中郎的话想必太师也听到了,不知太师到底是想以河东平阳一代为食邑筹建封国,还是以老家陇西临洮为食邑筹建封国。”

“臣不敢。”

“河东那边其实肥沃一些,距离长安也近,太师日后前去祭拜也离的近,要不就在河东?”

“那不行!”

董卓嘿嘿一笑,推辞了两次后火速加入到商讨中来。

“陛下,臣觉得还是在老家的好!”

“便是项羽那般的人物,都曾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河东之地臣又不熟悉,哪能在那里建国?”

嘴上说着不要,可话语中却对自己的封国在哪里关注的很紧。

蔡邕方才那番话董卓确实听见了。

董氏一族,或许当真起源于河东。

可是!

那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颛顼?养龙的豢龙氏?那些都是神话中的人物!

董卓不认识什么董父,他只知道,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祖父,自己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陇西那片土地上!

不在自己的老家建立宗庙,不让自己的祖先收到乡里人的羡慕,这还算是董氏的子孙吗?

一想到能在来家建立封国,享受国公诸侯的待遇,饶是董卓也觉得人生无憾!

天子这一次的赏赐,当真是赏赐到了董卓的心坎上!

“好,那就依太师所言,在陇西临洮为太师建立封国。”

不过……

刘协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陇西临洮虽然是董卓的老家。

可现在,别说临洮了,便是大半个陇西,都还在马腾手里呢!

这种在敌人地盘上筹建封国的事情……和没有道德节操,随意画饼的周王室有什么区别!

“这有何难?”

董卓对筹建封国一事似乎已是急不可耐。

“区区一个马腾罢了!之前只是无暇顾忌他,才能让他和韩遂在陇右为非作歹那么长时间!”

“孤不去理会他就是了,他竟然还敢趁着孤去讨伐河东的时候进犯关中,当真是不知死活!”

董卓踹了一脚董旻:“正好趁着此次机会,你亲自领兵去一趟陇右,戴罪立功。并且与马腾新账旧账一块算,将其的首级供奉到我们家的宗庙当中!”

“太师使不得!”

怎么又要打仗了?关中这点家底可真的经不住太师你这般折腾啊!

刘协劝道:“马腾虽然进犯关中,但之后却幡然悔悟,和张绣等人一起击垮了韩遂。”

“如此,马腾也算有了功劳。朝廷不去封赏也就算了,怎么还能随意派兵讨伐呢?”

“既然如此,倒不如册封马腾为凉州刺史,令他抚慰边境,以示善意。如此他自然会将临洮让出来,供太师筹建封国。”

能用一道诏令解决的,就不要用粮食和士卒去解决。

按照马腾的性格,他绝对不可能因为此事忤逆朝廷,倒不如和和气气的将此事处理妥善。

董卓思索一番也是同意:“就按陛下之意处置吧。”

刘协见封国的位置已经解决,便笑眯眯看向蔡邕:“蔡中郎总没有什么意见了吧?”

有意见?

谁能有意见?

你们连太师家宗庙祭祀什么玩意都决定好了,现在问我有什么意见?

呵!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