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三 第184章 不要走漏了消息

荀彧重新将发冠带好,全当方才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来到堂前,见到皇甫郦的装扮后更加不喜。

明明是名将之后,皇甫郦却藏头藏尾,不以真面目示人。

“见过荀尚书。”

“见过皇甫仆射。”

二人相互行礼后,皇甫郦立刻反客为主:“荀尚书今日在尚书台,可收到什么消息?”

“并未有什么消息。”

“荀尚书何必如此?”

皇甫郦一脸亲近:“荀尚书乃名门之后,自应明白你我都是大汉的忠臣,都是想要除掉董卓的人啊!”

荀彧眼角抖动了一下,却没有接话。

“如今荀尚书的侄子荀攸已经被天子派往汉中!如此,天子在陇右,荀攸在汉中策应,不是已经将关中包围于其中了吧?天子对荀攸如此信任,难道还没有对荀尚书透露一二?”

荀彧继续装傻充愣:“下官并不清楚天子有何深意,天子也并未传递什么消息给我。”

见荀彧三番两次装傻,皇甫郦也忍不住了。

“荀尚书,如今长安城大街小巷中都在议论此事。而此事的根源就是源自天子送往尚书台的那些讼状,荀尚书又何必故作不知?”

“事已至此,难道荀尚书以为拿出一句“不知”就能搪塞过去吗?”

皇甫郦情绪亢奋:“眼下天子已决意和董卓决裂!这难道不是我等的机会吗?”

“荀尚书的事情我其实还是知道一些的。整个荀氏族人不过都是被董卓以荀攸性命要挟这才来到关中,对董卓必然早有不忿!眼下正是报仇的好机会!”

“不光是颍川荀氏,还有好几个士族,以及我那叔父,都已决定支持天子,一举将董卓制住!”

“事到如今,荀尚书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呢?”

荀彧的瞳孔顿时缩成针尖大小。

“仆射方才说的叔父指的是?”

“自然是御史中丞皇甫嵩!”

“……”

荀彧的胸膛开始狂跳!

本来皇甫郦在荀彧眼中,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

可现在既然加了一个皇甫嵩,那就全然不同了!

荀彧低声询问:“此言是否当真?”

“那还有假?”

见到对方笃定的神情,荀彧心中一震。

那可是皇甫嵩!

虽然已经半截身子入土,但却依旧是大汉朝堂当中最有名望的人之一!

若是他选择出手,引起的风波只怕不比之前王允之乱小多少!

一念至此,荀彧赶紧追问:“中丞打算怎么做?”

皇甫郦迟疑一阵,但想到荀彧、荀攸在天子那边的份量,还是悄悄告之——

“现在叔父就在等待董卓的反应。”

“只要董卓想要忤逆天子,他便立刻以天子之名征调周围的县兵、郡兵,包围长安。”

“如今长安的大军都被天子带去了陇右,便是拱卫皇宫的北军五营也已经被天子带到汉中,眼下长安正是空虚的时候,正是动手的大好良机!”

皇甫郦赞叹道:“天子果真聪慧!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就将董卓身边的兵力全都调开,让董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善!”

荀彧用看白痴一样的神情看着皇甫郦。

天子确实聪慧。

但绝对不是皇甫郦认为的那种聪慧法!

“对了,荀尚书,此事乃是机密,一定不要走漏了消息!”

皇甫郦最后叮嘱的话语让荀彧发出感叹——

好歹不是一无是处,知道不能走漏了消息。

“可我毕竟不过一个寻常尚书,只怕帮不上仆射太多了。”

皇甫郦腼腆一笑:“荀尚书过谦了。”

“其实,还真的要荀尚书帮一个小忙。”

荀彧暗道果然。

他之前与皇甫郦并不熟悉,对方却直接找上门来,想要自己加入到大事当中。

除了自己是荀攸的叔父外,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荀彧本身便在尚书台做事了。

此事对荀彧而言又是可喜,又是可笑。

可喜是因为皇甫郦既然被逼到来找自己这个陌生人,自然意味着尚书台中再没有不忠于朝廷,不忠于陛下之人。

这至少证明了如今的尚书台不是一个被渗透了的筛子。

可笑则是因为皇甫郦竟然将目标直接选定在了自己身上,这毫无疑问让荀彧有了那么一丝的挫败感——

“我难道看起来很像是叛徒吗?”

荀彧不理解,但还是笑脸相迎:“不知要我做什么事情?”

“荀尚书既然在尚书台,想必对于天子笔迹也十分熟悉,不知能不能伪造……也不能算伪造,只是将陛下的心意白纸黑字的写出来,好方便我们行事?”

“此外,我方才也说了。我那叔父到时候会假托陛下之命调动兵马,不知荀令君能否伪造……也不算伪造,就是提前颁布一道诏令,好对付董卓呢?”

……

若非荀彧脾气好,此刻怕不是已经让府中侍者将皇甫郦给乱棒打出去!

伪造天子书信?

伪造天子诏命?

你怎么不直接让我给你伪造一个天子出来呢?

随便从人群中找个少年给他披上衮服,让他在人群中亮个相都比这些容易!

皇甫嵩一世英名,他的儿子皇甫坚寿也颇有盛名,怎么这皇甫郦竟然这般蠢笨?

兴许是察觉到荀彧眼中的鄙视之意,皇甫郦赶紧加码:“只要事成,必以尚书仆射之位相待!”

……

不但蠢,而且小气。

冒着诛九族的罪过做这些事情,甚至只愿意给一个尚书仆射的位置,而不是统领尚书台的尚书令……

荀彧不是自负。

他有信心,在三年之内,自己迟早能坐上尚书仆射的位置。

既然如此,何必要淌皇甫郦这趟浑水?

但他还必须趟……

因为从听到这件事背后有皇甫嵩参与开始,荀彧就知道这件事不是自己能够处理的了。

“皇甫兄这是哪里的话?”

荀彧满脸正气。

“为天子尽忠,本是人臣本分!何必要以高位许之!”

“此事不用再提,我必然会竭力助皇甫兄做成此事!”

皇甫郦顿时大喜。

他抓住荀彧的手:“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啊!大汉,终究还是有忠臣的!”

此刻的喜悦,来的绝对真诚!

只要荀彧愿意帮忙,几乎就是完成了皇甫郦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就是——欺骗皇甫嵩。

而皇甫嵩一旦下场,在眼下的局势中,董卓还会有胜算吗?

皇甫郦又拉着荀彧寒暄许久,走出荀彧府邸时,更是双脚虚浮,宛若漂浮在云端一般无力。

荀彧望着皇甫郦的背影,突然摇头叹气道:“惜皇甫将军英雄一世,却有这样的侄儿啊。”

同时荀彧也想到,引起这次祸端,弄得大家谁都惴惴不安的,好像也正是董卓的侄子董璜。

甚至,就连皇甫郦前来寻觅自己,也是因为自己的侄子荀攸被天子派往了汉中……

“唉,侄子都不靠谱啊。”

正在汉中操劳的荀攸莫名其妙的打了几个喷嚏,然后有些无辜的看向长安的方向——

“贾令君又骂我了?”

……

但无论如何,荀彧还是将今夜皇甫郦告知自己的话原封不动的转述给了贾诩。

包括皇甫郦最后的那句——

“贾令君,一定不要走漏风声啊!”

贾诩听罢,表示自己知道了,此事便由他处置。

之后,贾诩就一个人偷偷摸摸来到太师府邸,又将荀彧与皇甫郦的对话告知董卓,并且再次强调——

“太师,切莫走漏风声啊!”

“啊?”

董卓粗犷的拿小指掏了掏耳朵:“不应当迅速将其逮捕下狱吗?为何不能走漏风声?”

看到董卓如此淡定的表现,贾诩更是肯定了董卓早就猜到了天子拿下董氏族人之事会引发风波,并且董卓也预测到了会有人出来蹦跶。

现在看来,估计董卓也抱着几分“钓鱼”的心思,想要看看究竟谁会上钩。

……

贾诩心中暗暗感慨,自太师有了后裔之后,竟然连做事都稳重了几分,不再同于往日。

只是钓鱼钓到这个地步,还远远不够。

说起钓鱼,他贾诩自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作第一。

更何况现在还不是在钓鱼,而是鱼儿自己受不了诱惑往钩子这边凑……

“太师,皇甫嵩威望极重,恐怕不能轻易动手。”

皇甫嵩的威望是利剑,也是坚盾。

现在仅仅凭借着荀彧和皇甫郦的只言片语就将皇甫嵩下狱,这未免也太没有道理了些,恐怕会令天下人不服。

而且……

贾诩能从皇甫郦的对话中看出很多问题来。

便是荀彧也能从皇甫郦的话语中探得一些皇甫郦故意隐瞒的细节——

“太师,恐怕皇甫嵩也是被他这个侄儿给坑害了……”

不然为何又要伪造天子信件,又要伪造朝廷诏书的?

皇甫嵩若是真的想做这事,他需要通过一个小小的荀彧来做这件事吗?

皇甫郦自以为聪明的掩饰在贾诩、荀彧眼中无比的可笑,以至于他们一眼就看出这其中的问题。

而董卓在听到贾诩的猜测后也是有些怅然。

“义真(皇甫嵩表字)确实不是那种人。”

董卓确实有些厌恶皇甫嵩。

但在厌恶中,却也杂糅着忌惮、钦佩。

皇甫嵩或许真的会与自己为敌。

可绝对不是用这种方式来与自己为敌。

仔细思索皇甫郦的一些话,确实感觉皇甫嵩好似是被蒙在了鼓里一样,还需要去找各种各样的证据去驱动他前进。

“世上怎么会有这般蠢笨的侄子?”

董卓此刻也笃定了是皇甫郦在坑害皇甫嵩,所以暗戳戳骂了一声。

但在想到自己的侄子也和皇甫郦一样蠢笨,甚至过犹不及的时候,董卓就更加来气了!

“蠢!”

侄子,终究还是不如儿子懂事!

董卓想到刘万胜,心中顿时好像被什么东西给化开,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往他的身边抚摸他的脸蛋。

“那文和以为此事应当如何?”

贾诩心中早有算计。

“既然对方要等天子那边的反应,不如将此事一并告知天子,看能否将对方一网打尽。”

董卓听到贾诩想将这事交给天子,便更加放松:“如此,孤便不管此事了。你将这些一并告知天子即可!”

说罢,董卓就哼着儿歌快步离去~

“小兔子乖乖~”

“把门开开~”

“快点开开~”

“哼哼哼哼~”

这是天子之前用来哄刘万胜的童谣,董卓在发现这歌对刘万胜十分好用之后,便也学了过来哼唱。

贾诩虽然觉得稍稍有些违和,却也是会心一笑,立刻回到住处将情报汇总给天子。

刘协如今已经从临洮回到上邽,准备回到关中。

在收到贾诩的信件时,刘协并没有觉得奇怪。

“果然。”

刘协已经预料到了关中必然会因此事蠢蠢欲动。

但同时,刘协也预料到无论是董卓还是贾诩,都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不去做那种毫无意义且恶劣的政治斗争。

如今看来,虽然出了一丝意外,但依旧还算是风平浪静。

“陛下,怎么了?”

身旁坐着董白。

董白总是闲不住的样子,摇晃着自己的脑袋,将头上的一枚金簪晃来晃去。

“你要看?”

将信件交给董白——

“你马上也是皇后了,有些事情蔡大家怕是也不会,更不可能教你,你还是自己学着分辨的好。”

董白拿过信件,一目十行浏览过去。

看完后,董白轻轻叹了口气。

刘协满是意外:“看懂了?”

“没看懂……”

刘协翻了个白眼:“那你叹什么气?”

董白想了想:“反正看书信上的意思,是这个叫皇甫郦坑了他的叔父?”

“这样的话不就和我大伯一样吗?他不可坑害了祖父吗?”

只是因为感同身受,所以董白才叹出这口气。

董白此时想到了什么,有些不好意思的来到刘协身边,轻轻拽拽刘协的衣袖——

“陛下,大伯会没命吗?”

刘协闭上眼睛,想到了董璜的讼状。

“朕不想杀他。”

董白:“因为陛下也不想让祖父伤心是吗?”

刘协摸了摸董白的头:“是啊。”

董白:“到时候我去安慰祖父!”

刘协显然没想到竟然能从董白这里得到这样的回答。

他笑着又揉了两下董白:“若所有人都像白这样懂事就好了。”

得到夸奖的董白哼哼了两声,也仿佛一只猫咪一样趴在刘协的膝盖上,静静将头靠在一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