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四 第274章 借荆州

“臣一时不能决定,还请陛下稍候片刻,等臣回一趟江夏,再来复命。”

“随便你。”

刘协无所谓。

“但朕最多只能在荆州待上半个月,等到荆州事了,朕便会立即回到长安去。”

为了防止孙策拖延,刘协只给了半个月的时间。

日期的限定,也是在无声无息的告诉孙策——是你们在求朕,而不是朕在求你们!

鲁肃也只能是回到江夏,重新去与孙策和周瑜探讨此事。

孙策在听到天子要将自己家眷接到长安去后果然是立刻暴跳如雷:“怎可让我的母亲刚出虎口又入狼穴呢?”

将自己的亲眷从袁术那里转移到天子那里,一样不都是掣肘吗?

“不行!绝对不行!”

孙策如此,令周瑜和鲁肃都是感到有些苦恼。

周瑜将鲁肃唤来,让他先去寻天子要的一万船匠还有吕蒙、陆议二人,自己则是慢慢劝导孙策。

“伯符,朝廷毕竟不比袁术。”

“袁术时常言而无信,背信弃义,汝亲眷在袁术手中便是被拿住了软肋。可天子毕竟是天子,只要不与之为敌,想必汝的家眷也不会受什么伤害。”

周瑜说到了关键上面。

那就是——

孙策,以后会与朝廷为敌吗?

孙策纵是性情一向豪爽,也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说不会与朝廷为敌,那纯属扯淡。

说会与朝廷为敌……

既然都会和朝廷为敌了,天子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帮助孙策去击败袁术?

故此,孙策的亲眷,就是刘协所要的一个保证。

他可以帮孙策,却不能够帮出一只白眼狼出来。

“伯符,而且你难道没有看出来,那位天子之所以逼迫的这般厉害,是因为察觉到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吗?”

周瑜更担心的,还是袁术那边。

“据子敬所说,天子对于寿春发生的事情都了如指掌,说明袁术身边,很有可能有那位天子派去的细作。”

“如今既然已经开始和天子接触,那天子随时有可能将我们的计划通过那位细作告知袁术。”

“到时候袁术若是突然派人来收拢我们的兵权,而你的家眷又还在袁术手中,伯符你又当如何呢?”

周瑜的推论十分冷酷。

那就是孙策除了接受天子的条件外,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不能要回家眷,就不能对袁术动手。

就算孙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袁术出手,位于荆州的天子也随时有可能出兵袭击后方,给孙策造成必输的局面。

孙策、周瑜以为他们是在与天子博弈。

但其实,当他们从坐在位置上的那一刻,便已经输了。

孙策此刻都被天子的算计折磨的头皮发麻:“那位天子不过与吾弟仲谋大上一岁,怎么就有这般的智谋与计策?”

周瑜亦是摇头叹息。

“听闻之前董卓就是看当今天子临危不乱、体量聪明,这才立为人主……昔日人人都骂董卓乃是汉贼、奸臣,可如今看来,董卓此举,倒好像是真的救了汉室一般,令自己成为了伊尹、周公那样的贤臣。”

自从天子在安邑大败袁绍的消息传来后,周瑜就认识到了一点——

汉室,在短时间内,怕是亡不掉了。

这意味着,有些人的口碑,会在现实面前瞬间出现逆转。

比如董卓。

凭借现在天子的表现,谁还敢说董卓半个不字?

当汉室衰弱的时候,大家只会去斥责董卓的暴行。

但当汉室如今浴火重生后,大家这才想起,原来董卓还做了许多别的事情。

比如,其曾经即在边境保家卫国,也参与平定过黄巾之乱,守护了汉室的安宁。

再比如,所谓的“党锢之祸”,更是由董卓一手亲自解除,是董卓亲携鈇锧到朝堂上书,要求为建宁元年九月政变时,被诬陷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次年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朝廷这才恢复了陈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注1)

之后,更是任命了大量士人担任地方太守。

如刘表、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哪一个不是由董卓亲自启用?

可以预想,随着朝廷越来越强盛,都不用朝廷组织,这些受过董卓恩惠的士人便会逆转董卓的口碑。

而董卓的口碑逐渐好起来后,另外一些人的口碑也注定会一落千丈。

比如袁绍,比如袁术。

再比如,孙策的父亲,孙坚。

“所以这一次,不单单是为了我等能够顺利拿下袁术!最关键的,还是要为伯符你的父亲考虑。”

“借着这一次与朝廷,与天子交好的机会,彻底将伯符你的父亲与袁术之间的联系断开!重新归为汉臣!”

周瑜所思所虑都是极深。

“汉室重新崛起之势虽然已是势不可挡,但那位天子必然要将袁绍、曹操等人平定之后,这才有余力顾及江东。”

“真到了那时,怕是已经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情了,说不定事情又有了转机,可以将伯符你的家眷重新接回来。”

“所以……伯符,姑且还是答应天子的条件吧!”

孙策听完周瑜的分析,也是长长叹了一口气。

与天子相比,与朝廷相比,他终究还是太过稚嫩,只能选择妥协。

不过孙策始终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和周瑜商议:“吾弟仲谋有英雄之姿,终不忍以其为质……不知能否将吾弟留到江东呢?”

孙策最喜爱的,终究还是自己的弟弟孙权。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他依旧是想着能否将孙权保住,不让孙权前往长安为质。

周瑜听后虽觉得为难,却也答应了孙策这个请求。

孙策闻言一喜,但随即又是担忧起来:“那位天子还说了,让我等付出其索要家眷的报酬,公瑾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周瑜点头:“吾有一计,应当可用!”

……

……

鲁肃在得了周瑜的意思后,又立刻前往了南阳面见天子,丝毫不敢有半点耽搁。

鲁肃本以为“留下孙权”的讨价还价会让天子大怒,谁料天子听后只是面色古怪的询问:“孙策真的要留下那个白眼……真的要留下孙权?”

“正是。”

“那他就留着好了,只希望孙策以后不要后悔。”

鲁肃不知道天子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却还是心下一喜,算是解决了天子之前提出三点的要求。

现在剩下的,不过是孙策愿意付出什么代价,来交换刘协出手从袁术那里救下他的家眷了。

刘协也很期待,孙策和周瑜会付出什么样的价格请求自己出手。

鲁肃深吸一口气,终是说出了周瑜交代给他的“代价”——

“伯符愿以荆州之地答谢天下相救之恩!”

鲁肃大义凛然:“只要陛下愿意出手相助,伯符愿意将江夏还有荆南四郡全部交还给朝廷!”

“但伯符要出兵江东,还需后方有个落脚之处。”

“所以,还请天子暂时将荆州之地借予伯符!待伯符拿下扬州之后,再将荆州之地全数奉还!”

……

待拿下扬州,就将荆州还给你……

不知为何,刘协总觉得这话十分熟悉。

犹豫片刻,刘协也没有直接答应或者否决,而是先召集了身边文武,与他们说明此事。

杨修一眼就看出其中的问题:“这是什么意思?”

“等拿下扬州再归还荆州?”

“若是等孙策真的攻下扬州,横跨荆、扬,带甲十万,又怎会轻易将荆州还回来?”

“到时候,朝廷若是还想要荆州,就势必要动用兵戈!但北方的袁绍和曹操都虎视眈眈,哪里能在荆州布置重兵呢?”

“而且武陵、零陵二郡本身就已归入朝廷,哪里来的荆南四郡让他们当做交易?”

“陛下!我怀疑孙策和周瑜是在耍你唉!”

司马懿虽保持沉默,但在杨修说这番的话时候,也是频频点头。

显然,司马懿也不认为孙策在得到扬州后会归还荆州。

这种没有诚意的承诺,属实是有点太欺负人了!

刘协听着杨修的喋喋不休,却一直没有做出反应。

直到最后,刘协才看向了刘备,朝着刘备询问——

“皇叔以为,朕这荆州,是借,还是不借?”

“皇叔若是说借,朕这就和孙策应诺下此事。”

“皇叔若是不借,那这桩交易自然也就没有下文。”

“此事一切决议,都由皇叔做主!”

刘备:“?”

他万万没有想到,天子竟然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自己这个毫无干系的局外人?

不对,也不是毫无干系……

若是与孙策达成“借荆州”的协议,至少荆州又能安享几年太平,专心只应对曹操那一个方向。

但诚如杨修所言。

孙策和周瑜这“借荆州”分明就是空手套白狼!若是直接答应,是不是有些太过便宜他们了?

————————

注1:

卓乃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于是悉复蕃等爵位,擢用子孙。——范书《董卓传》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