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四 第311章 败亡

“孔明,还你的四轮车。”

司马懿将四轮车丢给诸葛亮,然后按照天子的说法:“天子让你将这四轮车烧了。”

送来了礼物,却又要将其烧了……

诸葛亮虽不知天子是何意,却还是乖乖听话一把火将这四轮车点燃。

“仲达,陛下究竟是何意?”

“谁知道,说不定是让你多锻炼,以后不要只能坐在四轮车上行事。”

司马懿诧异的打量诸葛亮:“孔明,你身体不好?”

“……”

诸葛亮无言,只是伸长手臂,然后一曲。

司马懿上前一摸,却是满满的腱子肉。

“怪事。”

不过二人也不打算深究。

诸葛亮此刻低声询问司马懿:“陛下究竟何时准备用兵?”

“不会太久的,陛下比我们还要着急。而且随着曲辕犁、肥料那些东西的推广,朝廷钱粮积累的速度不会慢。”

司马懿料到诸葛亮也已经猜到了将来朝廷的动向,所以倒不怎么意外。

“陛下追求速胜,一旦开战,必然是要彻底平定整个北方。”

“袁绍、曹操,自有关中大军对付。但那江东孙策也不是等闲之辈,待孔明回到荆州后,还望一定要小心提防,不要对孙策起了轻视之心。”

诸葛亮点头:“如今文聘将军镇守江陵,又有甘宁将军领水军拱卫荆南,断不会让孙策有机会偷袭荆州。”

“那就好。”

听到诸葛亮心中有数,司马懿也不再多言。

随即,司马懿便朝着诸葛亮拱手:“孔明,珍重!”

“待天下彻底平定,汉室彻底光复后,再与你促膝长谈。”

诸葛亮闻言,亦是拱手朝着司马懿行礼:“天下安定之后,自该如此!”

两人依依不舍的道别,都在期盼着将来的安宁。

……

而在易京,一场举世瞩目的战事也将要结束。

公孙瓒被袁绍已经围困将近一年,他想要领兵突围,却被长吏关靖劝谏道:“现在您的将士都各怀叛离之心,已无力再战,他们之所以能固守是顾惜他们的故乡老少,而把将军您当成主心骨,将军如能持久坚守,袁绍自然会退兵,四方军队一定又可以会合了。若将军现在弃易京而走,军队会失去后镇,易京覆灭指日可待。将军失去根基,流落荒野,怎么成就事业呢?”

公孙瓒这才作罢,只是让自己的儿子公孙续前去联系黑山军首领张燕,请求张燕前来救援。

援兵还没到,公孙瓒梦到蓟县崩塌,认为必败,写信给公孙续——

“袁氏之攻,犹如神鬼,地下闻其鼓角,楼上见其冲梯。时间紧急,感情无依。你要拼命求告张燕,飞奔前去告急。父子天然之情,无须言语也会有所感应。请火速带五千铁骑到北边的低湿地带,点火为号,我会从城内杀出,振奋神威,在那里决一死战。不然,我死之后,天下虽大,你也没有立足之地了!”

岂料这封信被袁绍截获,袁绍干脆将计就计,直接在城外点火。公孙瓒看到后,立刻引兵而出,结果却大败于袁绍,不得已只能是退回到易京城中。

一场大败,公孙瓒军彻底没了斗志,而袁绍军却是斗志昂扬。

袁绍于是掘地道到城楼下,毁坏其望楼,渐渐到达中央的土丘。

看着袁绍逐渐逼近,公孙瓒便知道,自己已经彻底没了胜算。

独自前往宫室,公孙瓒缢杀了自己的姐妹、妻妾、儿女,便直接点火焚烧了楼台。

待袁绍抵达后,公孙瓒已经身亡。

袁绍的士卒登台将公孙瓒的首级割下献给袁绍,袁绍也将其送到了邺城,当成了自己的功绩。

公孙瓒死后,关靖叹息道:“之前我若不阻止将军行动,未必不能成功。我听说君子使他人陷入危难,必当患难与共,岂可以独自存活呢!”

于是,关靖便骑马冲入袁军士卒中,横死当场。

公孙瓒部将田楷,亦是在与袁绍的交战中当场身死。

至此,公孙瓒势力彻底灭亡,袁绍也终于是彻底占据了河北。

唯有公孙瓒之子公孙续独自存活,听到父亲公孙瓒已经身死,不由方寸大乱。

公孙续想要前往草原投奔南匈奴的屠各部,却被身边人劝道:“南匈奴本就听命于袁绍,公子前往那里,又哪里有可能活命呢?”

“既然如此,倒不如经由张燕的地盘从雁门回到关内,去并州请求朝廷庇护。”

公孙续答应了此事,便朝着南面逃命。

驻守太原的郝昭、郭淮听到公孙瓒之子公孙续亡命前来,也都不敢怠慢,赶紧奉上热汤衣食,予以庇护。

公孙续吃着热食也是忍不住哭泣:“吾一路狼狈,今日始知家在何处啊!”

其情感深切,惹得郝昭、郭淮也是一并落泪。

之后钟繇赶到太原,顺便也带来了天子的旨意。

天子命公孙续继承公孙瓒的蓟侯爵位,并追封公孙瓒为镇北将军、幽州牧。

公孙续自是谢恩。

但之后,公孙续便恳求朝廷能够为其父公孙瓒出兵,讨伐袁绍。

钟繇也是少数知道朝廷战略之人,所以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公孙续。

“现在还不是时候。”

若是贸然出兵,一旦不能速胜,就要和袁绍陷入僵持。

到时候,整个北方的汉人百姓都将陷入一场噩梦!

公孙续仍不死心,甚至认为朝廷失去了进取之心。

“如今袁绍已得幽州,并且开始和鲜卑、乌桓进行了联络,难道朝廷要等着袁绍与他们勾结在一起,组成联盟吗?”

钟繇面色一变。

“袁绍勾结了乌桓、鲜卑?”

“我从北方逃亡过来的时候,听到了一些消息。”

公孙续先朝着钟繇解释乌桓的情况——

“昔日有辽西乌桓大人,曰丘力居,统领五千户,自称为王。辽东属国乌桓大人,曰苏仆延,统领一千多户,自称峭王;右北平乌桓大人,曰乌延,统领八百多户,自称汗鲁王。这便是乌桓三部。”

“待丘力居死后,其子楼班年幼,便由侄子蹋顿继承其大位。”

“我听闻袁绍已经给蹋顿、苏仆延、乌延三人分别赠予了单于称号及印绶,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袁绍是在争取乌桓的势力吗?”

前有南匈奴。

后有乌桓。

之后还有可能是鲜卑……

钟繇听后不敢大意,决定将公孙续送往长安,由天子亲自定夺。

公孙续抵达长安之后,见到天子,立即又是一阵哭泣。

天子安慰之后,便询问起北方的状况。

这次,公孙续说的更为详细——

乌桓、鲜卑,都是昔日东胡之后。

汉初,东胡被匈奴击破,他们只能是一路东迁,迁徙到了乌桓山和鲜卑山附近,并以山名为族群名,留在当地休养生息。

之后,随着匈奴被大汉干翻,这两支部落也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虽然后汉朝廷立国的时候都能稳压对方一头,并且设置了鲜卑大都护、护乌桓校尉等职监视两部。但随着朝廷日渐衰弱,两个游牧部落终究都脱离了大汉的掌控。

尤其是鲜卑。

在四十年前,出现了一个叫檀石槐的猛人,直接统一了鲜卑各部,形成一个“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的庞然大物。

幸好檀石槐死后,鲜卑就开始分裂。

西部鲜卑叛离。

漠南自云中以东分裂为三个集团:

一是檀石槐的孙子步度根集团,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

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

三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

现在袁绍已经开始拉拢乌桓的三名部落大人,分别赠其单于之号。那下一步,很有可能就是与鲜卑接触,引为助力!

“鲜卑啊……”

刘协听到这个名号,明显有些失神。

五胡乱华。

其实也要分一个轻重缓急。

“五胡”,即匈奴、鲜卑、羯、羌、氐。

匈奴、羯、羌、氐等族虽然凶猛,却是来也匆匆,却也匆匆,基本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唯有鲜卑,是真正做到了入主中原,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等数个国家。

尤其是北魏,其分裂出的北周,更是孕育出了隋、唐两个帝国。

甚至之后,鲜卑各部仍不安分。

大唐的对手吐谷浑,便是由慕容鲜卑的一支建立。

大宋的对手西夏,便是由拓跋鲜卑的一支建立。

……

其生命力之顽强,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对于这样的敌人,其实再怎么警惕也不为过。

“看来朕也不能只顾着中原战事了……”

刘协思索过后,决定将法正、孟达召回长安。

既然袁绍将主意再次打到了北方草原部落身上,刘协总不能坐视其继续在北面搅动风云。

至少,刘协不能坐视袁绍为了拉拢这些游牧部落,提供技术、文明使其壮大。

“法正、孟达久在凉州,这些年来总该是与西部鲜卑接触过。”

“无论如何,也该将这些人聚在一起,给东面的鲜卑制造一些麻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