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到了现在,孙策还是不相信江东之事是由孙权主导,想要从诸葛瑾口中听到自己想听的“真相”。
而诸葛瑾却支支吾吾,全然没有君子之风。
“孔明,看见了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你兄长本是光明磊落的君子,却也因为这事无法在孙策面前抬起头来,这便是水土异也啊!”
诸葛亮听到天子之言,亦是叹息。
这世上哪有什么出淤泥而不染?
出自淤泥,身上必染尘埃。
连诸葛瑾这样的君子都支支吾吾,不能言语,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诸葛瑾在孙策再三追问下,也终于是如实交代——
“伯符,吴侯如此,自然有他的考量。”
“你学着朝廷,打压豪强,提携寒门……殊不知,江东的根基本就是那些世家大族。”
天子能那么做,是因为当年有董卓,有西凉军撑腰。
孙策这么做,他的手中又有什么?
而且即便是天子,也是在府兵中培养了一众识字的基层官吏,这才敢掀桌子,用科举取代察举。
世人只看到天子改革的成果,却没有看到天子改革背后做的那些准备。
孙策和周瑜在江东这块根本不适合的土地上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东施效颦,使人徒增笑柄罢了。
“就算伯符你此次在荆州不败,那江东也迟早会崩溃。”
“现在的局面,对于江东,对于那些豪族,对于吴侯,都是最满意的。”
牺牲孙策一个,保全江东所有人。
而且,还能够仗着“大义灭亲”的功绩,去向朝廷,去向天子寻求庇护。
只要“吴侯”的名号还在孙权头上,那朝廷将来若是没有合适的理由,就不能再对江东动手。
但朝廷也不是没有好处。
歼灭了江东的有生力量。
俘获了孙策、周瑜、鲁肃、太史慈这些最危险的人物。
得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
同时,还在名义上完成了对江东的统一。
孙权愣是在一团乱麻中,找出了一条各方受利的解决方案。
唯一需要牺牲的,就是孙策、周瑜,还有他们早已千疮百孔的理想。
孙策抓住诸葛瑾的手缓缓松开,眼神中尽是绝望之色。
而诸葛瑾此刻也来到了天子身边。
“陛下让臣再回答一次之前的问题,臣的回答和之前一样。”
“现在吴侯是大汉用宝印金册明文发旨册封的吴侯,同样乃是大汉的百姓,是天子的臣民。臣相信陛下不是不仁无义之君,所以是断不会对江东出手的。”
刘协看着眼前的诸葛瑾,突然摇头,然后侧身对身后的诸葛亮说道:“孔明,你这兄长倒当真和你一样。”
“和你一样倔!”
诸葛亮瞬间呆滞在当场,而旁边的司马懿也是偷笑。
“诸葛子瑜,可惜了一块美玉。”
刘协见状,也知道没什么与他再谈的。
“你且回去江东,替朕问孙权将孙策、周瑜等人的家眷给要回来。”
“朕就在这里等着,朕倒是要看看,孙权会不会说出,要朕杀了他兄长,然后才奉还他们家眷的话来。”
此言一出,周瑜、鲁肃、太史慈都是面面相觑,不敢置信的往诸葛瑾背后看去。
诸葛瑾此刻也是如芒在背,但还是领命而去。
而曹操一直也在人群中看着今日发生的一切。
待孙策被周瑜等人扶下去后,曹操也是指着他的背影教训曹昂和曹丕——
“家和则万事兴。”
“兄弟之间,最忌反目成仇。”
“你二人应当谨记孙策、孙权之事,将来且不能做出如此兄弟相残的事来!”
“记住了,父亲。”
曹昂欣慰道:“子桓天生聪慧,心性商量,是断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而曹丕则是想起了在长安整日留恋女闾的弟弟,那位探花郎曹植……
曹丕小声道:“把弟弟给带废了,应当不算兄弟相残吧?”
曹操:“嗯?”
“没事!爹您喝口茶!!!”
……
诸葛瑾回到江东汇报消息。
“还真是为孙策家眷来的。”
孙权知道孙策如今就在长江对面时,也是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
天子,竟然真的是为了几人的家眷就往长江走了一趟!
孙权此刻也不知,自己究竟该不该将孙策等人的家眷给交出去……
而诸葛瑾、张昭、张紘等人也和顾雍争吵起来。
顾雍以为,孙策那是汉贼,既然孙权打着“大义灭亲”的旗号进行了夺位,那自然要斩草除根,将孙策、周瑜等人的家眷全部杀死!
诸葛瑾、张昭、张紘等人又是据理力争,认为祸不及家人。
尤其孙策、周瑜都还有尚未成年的子嗣留在江东,让他们骨肉相离,这并不是王者的作风。
诸葛瑾更是将天子搬出来:“若是朝廷以抗旨为由,攻打江东又如何?”
“如今江东各处未定,一旦那位天子不惜代价进攻江东,江东又该如何自处?”
天子,可就在长江对面!
即便那位天子手中无船……
可就算如此,谁能忽略那位天子的威慑?
当年河北之战的时候,袁绍也以为天子无船。
结果天子硬是在三门峡凿通了栈道,将船只从河东拉到了河北!
现在这种情况,谁能保证天子就一定渡不过江来?
顾雍冷哼一声:“那就将孙策、周瑜的家眷全部杀死,然后将尸身送给天子不就得了?”
“天子只说要他们的家眷,可没有说要死的还是活的!”
这下连孙权都听不下去,大喝一声:“元叹!”
这些年,孙策和周瑜对江东世家可谓是铁了心的蹂躏。
而今这些人重新掌权,自然是想要完完整整的报复回去!
事实上,若不是孙权暗中庇佑,只怕孙策、周瑜的家眷早就被拉到女闾给人卖了去。
“几个家眷,给他们便是。”
孙权的话让顾雍一阵着急,但孙权示意对方稍安勿躁。
“不过需要向天子说明——”
“亲人团聚,家眷和睦,本就是人伦天道。”
“我可以将那些家眷送回去……但是朝廷在荆州俘获的那些士卒却也是承受着和亲人的分离之苦,还望陛下能够成人之美,将那些人送还回来。”
孙权知道,如今天子饮马长江,孙策、周瑜等人的家眷自己肯定是留不住了。
既然如此,自然要为江东谋取最大的利益。
比如,那被朝廷俘获的五万士卒!
那可是江东最精锐的青壮!
若是能够让他们返回江东,江东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必然会迎来一场飞跃!
诸葛瑾将这个条件告知天子,天子倒也没有阻拦。
“凡是愿意回去的,朕都不拦着,你且放心去问。”
最终……
五万江东军俘虏中,共有三万余人都想要返回江东。
他们的家在江东。
故土,永远是难以割裂的乡愁。
至于剩下的人中,则大都是孙策、周瑜、太史慈的死忠。
“你不是说要回到母亲榻前尽孝吗?怎么不走?”
鲁肃见到凌统竟然还在,也是多嘴问了一句。
“若我就这么回去,母亲是不会开心的。”
“待将来着锦衣,胯绣刀,再去与母亲相见,岂不是更好?”
凌统的志气惊人!
“况且,都督待我如同亲子,我又岂能在这个时候弃他而去?”
“有天子、都督在,我与母亲重逢之日,必然不会太远!”
鲁肃欣慰道:“好!”
“有你这样的人在,伯符还有公瑾他们,很快就会重新振作起来的!”
最终,三万余名士卒被入数奉还江东。
而孙策、周瑜等人的家眷也被孙权送了回来,相拥喜极而泣。
唯有司马懿对天子做的这桩生意有些许不满。
“陛下,那可是三万青壮!”
“三万青壮!是多么一股势力!若是交还给江东,江东必然能够迅速崛起!”
“仅仅为了孙策、周瑜他们的家眷,这样真的值得吗?”
司马懿本以为天子会和他掰扯什么“仁义”,什么“民心”。
但天子只是神秘一笑:“当然不值得。”
司马懿错愕:“那天子为何还要这样交换?”
刘协打了和哈欠:“江东,除了吴郡那一块平原,南面其实都是蛮荒之地,其内还生存着大量未被教化的山越。”
“仲达,朕且问你,你若是孙权,在如今的局势下,会如何去做?”
司马懿沉声道:“朝廷与江东开战是迟早的事情!臣若是孙权,必然极力发展国力,开垦土地……”
说到这,司马懿突然明白了什么!
天子……竟然是想让孙权给他打白工,让孙权去开荒江东?
如此,将三万青壮送还回去,便是加快开荒江东的进程?
但司马懿还是不敢认同天子的观点——
“养虎为患!臣还是觉得陛下此事做的有失考虑了!”
“没关系。”
刘协立于长江江畔,伸出手去,小指和无名指蜷缩,食指、中指却竖立起来,朝着江东的方向轻轻喊了一声——
“嘭!”
等下次刘协再来到长江时,那可与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