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八 第603章 根本

朝廷派出的使者,是鲁肃。

渡江之后,鲁肃明显感受到江东百姓眼中的畏惧。

江北的几场仗,输的太快、太狠。

以至于江东不少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不但失去了战术依仗的野战力量,同时也失去了防御依仗的水军力量。

现在的江东,不过是一块待宰的鱼肉!

他们能够做的,无非是调整一下引颈待戮前的姿态罢了。

鲁肃身为朝廷使者,但第一个人去见的却不是孙权,而是顾雍。

顾雍见到鲁肃,目中也尽是怀念与惆怅。

“我在淮南任官的时候,就断定子敬绝非池中之物。”

“那时候,我还畅想将来并肩协作,在乱世中闯出一番事业。”

“只是没想到,如今你我竟然成了需要刀兵相见的敌人……”

鲁肃倒是没有顾雍眼中的怀念。

“顾元叹,有什么想不到的?”

“莫要忘了,你才是第一个动刀子的那个人!”

顾雍摇头。

“背后捅你们刀子的,从来都不是我们,而是孙权。”

“自孙策效仿朝廷打压我们以来,我们与孙策何时不是敌人?”

“当时趁着孙策进攻荆州时配合孙权发动政变,不过是为了自保!”

“不然若是真的让孙策继续发展下去,子敬难道敢说,孙策不会是第二个董卓?第二个天子?对我们下手吗?”

“……”

一席话,让鲁肃都有些哑口无言。

孙策自从看见朝廷在天子的带领下,清除世家,浴火重生之后,就已经将其定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孙策当时在江东的路,必然要和世家作对。

说是世家背叛了孙策,其实也有些不妥。

“孙权……”

鲁肃摇头道:“当时是真的看走眼了他。”

“此子虽然年少,但心思当真深沉!”

“不是深沉。”

顾雍在谈及这些旧事时十分淡然。

“孙策若是继续主政江东,我们与孙氏必然是鱼死网破。孙权的决策其实对我们双方都好。”

“此外,我与孙权谈过,当时让他最终决定做出此事的,其实还是李儒。”

“李儒?”

鲁肃倍感意外:“没听说过。”

“很多事情我也是现在才想通。”

顾雍眼底难得闪过一丝愤恨。

“当时李儒若不挑唆孙权,让孙权做出背叛孙策的决定,江东如今必然是世家彻底主政,成为铁板一块。”

“而一旦江东之主成为孙权,即便孙权再怎么天赋异禀,能够平衡各方的势力,但他终究还是有为人君的私心。”

“为人君者,皆称孤道寡。”

“他们普遍没有安全感,总是想要培养亲信势力,壮大自己的羽翼,以拱卫自己的权势。”

“而李儒便是抓住了这点,才能见缝插针,在合适的时间将韩综这根针插进去,彻底瓦解了江东的势力。”

顾雍叹气:“也怪我。”

“明明知道毒蛇就睡在身边,但常常以为将其看住就平安无事,现在看来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鲁肃倒是对此事有别样的看法——

“元叹只能看到表面的枝叶,却看不到内里的根系吗?”

“李儒确实居功甚伟……但你要知道,李儒当日,不过是天子随手下的一枚闲棋。”

“可能说“闲棋”都有些高估李儒,当时的李儒,完全可以用一句“弃子”来形容。”

“难道没有李儒,天子就不会征讨江东,就无法战胜江东吗?”

鲁肃的话让顾雍眉头微不可见的一皱。

不过这皱眉很快就化为释然。

“你说的没错。”

“那种,就是战船上能够发射铁弹的军械……”

“火炮!”

鲁肃提示顾雍——

“名字叫做火炮。”

“其原理也简单……玩过吹箭没有?就是将火药填充在铜管的底部,然后点燃,就会激发铁弹。”

鲁肃讲的通俗。

顾雍听的明白。

顾雍一时间惊叹道:“竟然这么简单?”

“若不是子敬告诉我,恐怕我真以为天子是有神仙手段了呢!”

“哈!元叹这样的人,也信神仙?”

“现在信的话,也不知迟不迟。”

顾雍自嘲的笑了两句。

鲁肃同样含笑:“这才是江东失利的根本,而不在于什么李儒。”

“天子施行均田、科举,便会出现大量读书人。”

“而废除天人感应,提倡“论衡”,便会让士人明智、格物。”

“江东以为剽窃出火药就能够战胜朝廷,殊不知朝廷已经发明了火炮。”

“即便让江东将火炮抄了去,朝廷也会发明出更多的器械。”

“而发生这种事情的根本,便是制度。”

鲁肃言语中似有浩然之气!

“即便一名普通士人的才智比不得你顾元叹,但是十名呢?百名呢?千名呢?”

“天下之罪,罪在世家!”

“二十年的战乱,从党锢之祸开始,从黄巾之乱开始,以元叹的智慧,难道还不能察觉吗?”

顾雍闭上眼睛。

良久后,他才缓缓睁开。

“读书人太多,不是好事。”

“先来的士人占据高位,那之后的士人就没有了位置。”

“而且占据高位的士人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必然会开始排挤后来的士人。”

“就如同倒水一样,水满则溢,谁也无法阻止。”

“将来的朝廷,必然还会产生新的世家……根本不会有任何改变。”

“元叹,你错了!”

鲁肃一声爆呵。

“如今天子,已经开始分封诸侯。”

“贾中书、荀令君、吕骠骑,这些人虽然都是壮年,却也很快就会前往封国就藩!”

“你说的先来者排挤后来者,不过是因为过去的先来者没有退路。”

“如今天子复兴周礼,给了他们新的道路,就绝对不会继续堵塞后人的路!”

顾雍略带嘲讽的笑了一笑,也不知是在笑自己还是在笑朝廷。

“先汉时的天子用陵邑制度,将关东的豪族不断迁往关中,这是堵。”

“如今的天子,用分封制度,将朝廷的要员,往蛮夷之地封,这是疏。”

“前者,有前者的弊端;后者,自然也有后者的问题!”

顾雍盯着鲁肃——

“我只问你最根本的一件事——”

“封地越远,朝廷的掌控越弱。”

“若是真有诸侯国被封到贵霜、安息那种地方,天子有能力管控吗?”

“他难道……就不怕汉室,成为第二个周王室,被昔日的臣子马奴灭国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