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科幻空间 > 历史直播:带老祖宗游华夏 > 三国谋士榜④

命运的眷顾这么猝不及防,没想到前两天来投奔自己的荀彧竟然是大才!

曹操“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小跑到右边坐着的荀彧前。

“还请文若助我!”曹操语气激昂。

他再也不想听敌方阵营的是如何,大败曹军的,他想听的是曹军是如何大杀四方。

“主公快请起啊,辅佐主公这是我的责任。”荀彧说的诚恳。

“文若,到我身边坐,来。”曹操让人把荀彧的椅子搬到自己的旁边来。

荀彧应允,主公器重他,这是好事。

荀彧的画像出现在天幕上。

“荀彧,世人尊称荀令君。

因年少成名,被当时辞官归乡袁绍,奉为上宾。

一开始,荀彧是打算辅佐袁绍的,后来荀彧发现袁绍不能成大事,果断逃跑,投奔曹操。”

袁绍听到荀彧竟敢背叛自己,转而投奔曹操,脸上被气的微微扭曲。

“来人,沿路去搜查,死要见人活要见人!”袁绍咬着腮帮,额头青筋暴起。

“是”将士们领命就出去了。

天幕上木槿姝的声音一直都在说着。

“不得不说,荀彧看人的眼光是真的准,发现不对,及时止损。

兴平元年(194年),荀彧趁着曹操东征,进攻占领兖州,巩固保卫兖州三城。

等曹操回来后,建议曹操固其根本才能制天下,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收复兖州,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势力。

建安元年(196年),荀彧用自己对天下布局毒辣的眼光,建议曹操将汉献帝刘协迎进许县,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此曹操发展起来的势力,才越发强大,成为北方中唯一可以抗衡袁绍的存在,这离不开荀彧的相助。

曹操征战期间,荀彧亲自主持后方,用自己的智慧和战略眼光毒辣,助曹操战胜张绣、吕布、刘备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荀彧就是曹魏的伯乐。

荀彧除了主持后方事务,还为曹操举荐了郭嘉、贾诩、陈群等等一大批人才。

因此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建安五年,袁绍和曹操展开决战,被称作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袁绍出军10万兵士,而曹操这边仅有2万兵士,如此实力悬殊的战役,曹操都有些打退堂鼓,荀彧站起来劝阻曹操退军的意图。

荀彧的建议,曹操最终还是咬咬牙,听他的。果不其然,许攸投奔曹操,并献上偷袭乌巢的计策。

曹操和帐下谋士商量一番后,认为此举可行,于是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的主力。

战后,荀彧建议曹操暂缓南征,乘胜追击袁军,荀彧的这一建议使曹操迅速平定冀州。

自此,北方势力最大的就是曹操了。

建安十三年,荀彧献计曹操奇袭荆州。

建安十七年,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调离中枢,在随征孙权的路上郁郁而亡,享年五十岁。

荀彧一开始投奔曹操是为了匡扶汉室,曹操也自此为由,荀彧虽然助曹操成就大业,但他内心依旧为汉臣,这是荀彧一生的信仰。

荀彧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奔走,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是汉统教育,即使精疲力竭,他依然努力前行。

辅佐数十年,他以为自己相助是匡扶大汉,没想到是自立为王,怎么会不郁结于心呢。

不过,追封荀彧的并不是他心心念念匡复的汉室,而是曹操建立的曹魏。

但是荀彧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木槿姝结束,刘备立即发弹幕争取让荀彧改变主意,来他这。

“先生一生想要光复汉室,不如来我刘备这,有先生相助匡扶汉室指日可待。”

光从发言中,就能感受到刘备的急切。

“要我说,曹贼以此骗您,成事后再把您踢走,不如就来我主公这。”关羽立即拉票。

“久仰先生大名,如若你我联手,何愁汉室不兴呢?”诸葛亮挥着白羽扇,跟随发言。

而曹操这边,空气像是凝结一般,寂静无声。

刚才曹操和荀彧之间气氛有多热烈,现今就有多冷漠。

曹操只觉得说谎被拆穿的感觉,来的竟然如此之快。

真相被揭露的那一刻,荀彧只余愤怒,他精疲力竭了半辈子,最终因为一个谎言而郁郁寡欢而逝世,让他成为了一场笑话。

长睫毛遮住荀彧眼底的情绪,如今这样的局面,他该如何是好?

下一张照片又缓缓进入人们的眼帘。

“重磅揭秘来喽

三国谋士榜第三位,被称作三国第一毒士,曹操认为自己跟他一相比,那简直就是好人啊。

每当曹操自己觉得自己不是人时,就会去找他‘军师可有良策?’

他缓缓起身,说了自己的计划,曹操听了非常舒坦,挥手让他坐下‘不必如此’

他就是‘臣有一计,只伤天理,不伤文和’的贾诩!”

曹操瞳孔震惊,平常在众位谋士中最不显眼的就是贾诩,讨论要事时总是坐在最后排,可以说最没有存在感了。

连荀彧也都震惊的抬头。

郭嘉也没想到,贾诩这人深藏不露啊。

贾诩心里无奈叹气,木姑娘啊,你可真是“害惨”我了。

木槿姝哈哈大笑“没想到吧,竟然是贾诩。

那就请让各位老祖宗们,跟我一起走进贾诩毒士的世界。

在三国乱世存活,没有人比贾诩更专业了。

贾诩精通兵法,善于用兵,早些年是董卓的部下,董卓死后投靠李傕,李傕死后投靠张绣。

而我其中提到的‘只伤天理,不伤文和’的计策,就出自于贾诩一计:教唆李傕、郭汜反攻长安,一时间长安死伤无数。

在董卓以后长安陷入混乱,贾诩这一计直接让长安城变成了人间炼狱。

更别提打败吕布,逼死王允,挟持献帝了。

跟随张绣在宛城时,曹操的所作所为让张绣十分难堪,于是问计贾诩,贾诩为自己的主公建议,夜袭曹操。

没有防备的曹操怎么会是张绣的对手,若不是典韦的死命抵抗,曹操冲出重围。

贾诩此次用计,不仅让曹操损失一名大将,更是让他损失了一名继承者,也为曹家内斗留下隐患

在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和曹操都想招揽张绣,贾诩思量再三劝张绣归降于曹操,张绣听从。

贾诩向曹操献言,可以用其母抢走徐庶。这一计策的成功实施,让贾诩被曹操予以重任。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中,曹军军粮耗尽,问计于贾诩,贾诩安抚了曹操几句,告诉他抓住机会就能胜利。

这个机会就是叛逃袁绍的许攸,曹操身边的谋士表示怀疑,只有荀彧和贾诩劝曹操采纳。

曹操抓住机会,一举大败袁绍,在平定冀州后,曹操给贾诩升官为太中大夫。

建安十年三年,曹操占领荆州,想顺江东下,贾诩则认为此时曹操应该休养生息,褒奖吏士、安抚百姓,不需要劳师动众,就可以让江东稽服。

曹操不听,选择继续进军,赤壁之战大败孙刘联军,曹军死伤惨重。

立储一事,自古以来几乎是踩着雷点来回蹦跶,当你的主公询问你的意见时,这绝对是一个送命题,来看贾诩是如何应对的。

建安十八年,曹操进位魏公,但未立世子,曹丕、曹植都是世子之位的热门选手。

曹操后来询问贾诩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什么不答,他却说在想着袁绍和刘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