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话直接逗笑了曹操。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立曹丕为魏国太子。
立嗣的问题看下来又没有贾诩插手,可是在建安十八年时,曹丕私底下派人来询问贾诩的意见。
贾诩只是让他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曹丕听从贾诩的建议,并一直遵守。
当时贾诩怕曹操猜忌,采取自保的计策,闭门自守,不与外人私底下交往,子女婚嫁也不攀附贵族。
不得不说,贾诩的自保计策在立嗣中很大程度的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远离斗争的漩涡中,还收获了智谋之士的推崇。
贾诩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不是曹操部下的原班人班,所以贾诩一直都很低调。
所以贾诩也是少有活到寿终正寝,还位列三公的谋士。
曹操和贾诩之间还有一个小故事,
贾诩:主公,臣有一计可使主公名留千史。
曹操:?说来听听。
曹操听完沉默,大可不必如此对天下人。
三国毒士不仅有贾诩,还有程昱,三个毒士,两个都在曹操帐下。
曹操:用了确定,杀了可惜,放走害怕,就只能养着了,毕竟也费不了几个钱。”
木槿姝讲完之后,三国时期很多人脑子都在宕机中,也就是说贾诩当时间接让乱世到来?!
曹操仔细想起赤壁之战时,曹军缺粮,贾诩回答的却是“军粮”遍地。
更别提程昱了,同样的问题问他,程昱却回答他,村民百余人。
青天白日之下,曹操一股寒意升起,看向贾诩的目光更为慎重。
一直处于低调的贾诩,第一次感受到许多目光赤裸裸的盯着他“哎”
刘备没想到朝廷动荡,长安沦陷竟然是贾诩在间接推动,一时间神色冷峻。
“先生,贾诩是个祸害,我们务必要铲除。”
“主公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诸葛亮扇扇子的手一顿,立即应承道。
木槿姝说贾诩桩桩件件,无一不说明了他毒士的称号,计策只会更狠。
刘备担心的望着天幕,谋士的盘点,他的阵营中前五名都没点到先生,莫非先生排在第一或是第二?
惊喜的目光看向诸葛亮,说实话诸葛亮也很好奇,他究竟处于三国谋士中什么位置。
“只剩最后两位了,第二位出来辅佐主公时,第一位还未出山,两位也未曾碰到,所以我也很好奇,若是两位碰到一起了,那三国的历史该有多么的精彩。
我们华国史书是这样评价他的“才策谋略,世之奇世”,他就是曹操帐下重要谋士郭嘉。
郭嘉刚开始是在袁绍阵营,得到了袁绍的重视和器重,但在共事十几天后,他发现袁绍不是成大事之人,果断离开。
后来经过荀彧的举荐,鬼才郭嘉来到曹操帐下成为谋士,开始了他绚烂的一生。
建安三年(198年),郭嘉作为军师祭酒,随曹操在征讨吕布,曹操多次打败吕布,吕布只得死守下邳。
曹操和吕布打了那么多次,曹军早已疲惫不堪,曹操想要带兵回撤,这时郭嘉权说道:吕布已经被主公打败了这么多次,锐气已经被消耗殆尽,也没有外援,趁他困境时攻打他,一定能生擒吕布。
郭嘉的建议,曹操听从,于是挖掘泗水和沂水淹城,生擒吕布,为自己解决了强劲的对手。
曹操在挟持汉献帝刘协在许县,正在招纳天下英雄来扩大影响,刘备此时正好来投奔曹操。
郭嘉对刘备来投奔曹操这件事,持反对意见,并对曹操说:主公,刘备很得人心,关羽、张飞等人又誓死效忠,这种人有很高的志气和威望,是不甘心屈居人之下,应该尽快除掉他。
曹操没有选择听从郭嘉的建议,反而任刘备为豫州牧。
果不其然,郭嘉看人的眼光很准,刘备背叛了曹操,并和孙权在赤壁之战,狠狠重创曹操。
在官渡之战之时,有传闻称孙策要袭击曹操许都腹地,因此曹营中方寸大乱,郭嘉胸有成竹的对曹操说:主公,不用担忧,孙策必定会被刺杀身亡,过几天后,孙策遇刺身亡。
官渡之战,袁绍失败后病逝,曹操出兵征讨袁绍的两个儿子,郭嘉却说让曹操不费一兵一卒,不能坐收渔翁之利。
原来袁绍病逝时,并没有定下继承人,郭嘉让其两兄弟内斗,大伤元气。
郭嘉随曹操,东征西讨,一直在其旁边根据战局的变化,为曹操出谋划策。曹操战局遇事不决时,郭嘉总是能及时给出建议和破解之法,让曹操心底充满把握。
可惜的是,郭嘉随曹操征讨乌丸,病的很重,年仅三十八岁就逝世了,曹操非常心痛遗失了重要谋士。
郭嘉去世后,诸葛亮才出山,两人在战场上并没有太多的交锋,也是很多华国人的遗憾,真的非常好奇郭嘉和诸葛亮的谋略谁能更胜一筹。
郭嘉分享完毕,接下来我们最要万众瞩目的三国谋士榜第一名各位老祖宗们肯定也非常好奇。
我先留个悬念啊,给你们放首歌休息一下,我讲的也累了,哈哈。”
说完,木槿姝给大家放歌听,自己也闪现去休息。
“这小姑娘,说话又说一半,真的是急死我了。”
“难受的我跟吃了鱼刺,卡在喉咙一般不上不下。”
“这跟脱了裤子放屁有什么区别。”
不仅是百姓们吐槽木槿姝这种行为,书生、谋士、军队等都表示对木槿姝谴责这样的行为。
郭嘉被一旁的大夫团团围住,曹操挤在后面,问道“大夫,怎么样了?”
一位青年大夫仔细的号脉,沉吟片刻“这年纪轻轻,怎么身体不好,太虚了。”
“身体这么虚,还嗜酒,怪不得英年早逝。待我开药方,要好生养着调理才行,哦还要适当运动。”一位花白头发胡子花白的大夫得出结论。
曹操听大夫的诊断,重重点头“奉孝,酒以后都与你无关了,我会严格的监督你,还有以后运动的事我会找人带你。”
郭嘉觉得天都塌了,他本来的爱好就不多,喝酒都要剥夺,没天理啊。
“鹅鹅鹅”程昱幸灾乐祸。
“仲德你笑什么,你也要来让大夫把脉。”曹操本来没注意程昱,他这一笑提醒了曹操,他的大才们都要检查一遍,他才安心,看来以后每个人都要随配备大夫了。
程昱脸上的笑容顿住了,转移到郭嘉脸上,让你小子幸灾乐祸。
于是,曹操帐下所有谋士都要被大夫仔细检查身体。
曹操帐下出了如此强劲的谋士,让刘备和孙权都感到坐立难安。
孙权担忧中,幽幽叹气。
“郭嘉对于把握敌方的心里,很准确,他给曹操的建议,尤其是权宜之计我投降时,要是当时曹操听从他的建议,想必我…哎”刘备感到后怕,手锤着自己的大腿。
“主公,我和益德会誓死保卫你,请放心,我的青龙偃月刀不是吃素的。”
“俺也一样,主公。”张飞抱拳“若是郭嘉敢来,俺一定让他有来无回。”
听着关羽和张飞的宽慰,刘备觉得心情好受一些了。
休息了一下,木槿姝觉得精力充沛,又坐下来,把音乐声关闭了,弹幕上都在催促着,木槿姝赶紧讲,他们也好奇到底是谁能摘下三国谋士榜第一名。
“各位老祖宗们,不要着急,其实我给了提示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啊,三国谋士榜第一位就是丞相诸葛亮啊。
以一己之力,把一个姓氏拉到了一个高度,在华国我要是遇到姓诸葛的,我第一反应是:既然姓诸葛那一定很聪明啊。
不止是我,全华国都是这个反应,不信到时候各位老祖宗们都可以来试试。
诸葛亮不仅在三国是全能人物,更是华国传统历史中忠诚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更是华国人理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偶像。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被曹操所打败,去往荆州投奔刘表。与司马徽碰面时,他告诉刘备有才华的人此地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与司马徽的谈话,诸葛亮之名深深的被刘备记在了心里。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希望徐庶可以为他引荐亮。徐庶却告诉他,诸葛亮不是那么好见的,刘备却亲自上门拜访,去了多次才见到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的小故事,在华国广为流传,此后三顾茅庐就成为了求贤若渴的代名词。
见到诸葛亮后,刘备屏蔽众人,询问如今汉室衰落,奸臣当倒,要如何重振天下?
诸葛亮遂向他陈述史书上著名的‘三分天下之计’,刘备听后大赞,于是诸葛亮便下山入幕。
这篇论被称之《隆中对》,是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这时候的诸葛亮年仅27岁。
建安十三年,刘表逝世,刘琮继位,故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荆楚,刘琮听闻很是害怕,立即派遣使者向曹操表达投降之意。
诸葛亮观刘琮秒跪的样子,建议刘备趁机夺取荆州,可刘备不忍,只得率领军队和百姓南逃,没曾想曹军追上来在阳长板大破刘军,同年,刘备大败于夏口。
(前情提要,鲁肃这是代表孙权来奔丧)
鲁肃向刘备建议可以向孙权求救,诸葛亮自荐到柴桑当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
赤壁之战,之前已经讲过了,咱们跳过。
建安十三年,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趁曹操北归的机会,督令三郡调整税收,充实军资。
建安十五年,刘备因庞统没有功绩而罢免他,诸葛亮向刘备进言,庞统有大才,万不可小用。刘备思索后决定,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从此庞统和诸葛亮一样被刘备器。
每当刘备出征,诸葛亮为他戍守城中,为刘备足食足兵,作为支持刘备后方的诸葛亮不仅为主公提供战略,帮助蜀国发展起来更为一方霸主,可以说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千年难得一遇。
短短时间内,刘备从投奔曹操、刘表或是逃亡等,蜀汉在诸葛亮手中被治理成一方霸主,与东吴、曹魏三分天下,看起来实力偏弱的蜀汉,竟然是最后才被灭掉的。
各位老祖宗们可以看一下,有关于诸葛亮一些事迹,然后你们就会发现史书上评价他的话甚至能更上一层楼。”
木槿姝姝播出的视频短短五分钟的时间,各个朝代的老祖宗们都不得不感叹和眼红,凭什么刘备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
从隆中对到《前出师表》,再到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最终写下《诫子书》病逝,都让观看的人都心服口服。
视频播放完毕后,木槿姝也开始了自己的结束语。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本是用来形容张良的一句话,但是此时我想把这句话放在诸葛亮的身上。
我初中时学习诸葛亮写的《出师表》,真的被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相依相靠,为实现主公的信仰,一辈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劳累过度逝世,享年五十四岁。
这篇课本,我现在还会全篇背诵,假如诸葛亮先生能来后世的话,我会在他面前亲自背诵给他听哈哈。
小小的私心,一直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对于老是爱折腾将领和百姓的皇帝,刘禅做的比他们好多了。
相父说什么就做什么,严格按照相父给出的出师表推荐什么人才就用什么,蜀汉被刘禅治理安居乐业40年,曹魏打过来时刘禅献降退位,蜀汉地区基本和平交接。
若是刘禅生在宋朝岳飞抗金时期,秦桧进言说:陛下,岳飞功高震主,请下旨让他回来。
刘禅会想哪里来的小人,走开,并下旨十二道:将军,朕为你感到骄傲;将军……
当然呢,以上就是我自己的想象,各位老祖宗就当笑话来看就好了,不用放在心上。
最后,引用一句诗来总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在华国历史上抹下重重的一笔。
大家,明天旅游见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