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后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去一楼餐厅吃了晚餐,随后回房间收拾行李。
诸葛亮、周瑜和贾诩收拾好行李之后,脑海中收到系统提示,把房卡放在前台说要退房。
拖着行李箱,走至无人的角落,夜晚的蜀都霓虹灯下,依旧热闹非凡。
诸葛亮他们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蜀都,握着行李箱的手毫不犹豫的踏进系统的时空隧道。
人生不一定会完美,遗憾是常有的事情。
手机系统已经收好了,天幕跟随着诸葛亮他们的消失,也就关闭了。
休息了两天才喘过气来的木槿姝,把照片全都洗出来,放在三本相册中,连带着书籍还有在熊猫基地买的各种周边,全部送到诸葛亮他们手中。
正在和刘备议事的诸葛亮,案上白光乍现,他轻笑一声,从白光中拿出来书籍和相册。
“看来,姝姝身体休息好了”诸葛亮在心中默默说着,手指划过封面,最后将它放在一旁,小心拿起书籍,分给刘备。
精致小巧的熊猫礼物,他也一一送给了同僚,张飞喜欢极了。
周瑜正抱着妻子小乔,柔声细雨的跟她说这三天在后世旅游发生有趣的故事。
突然眼前出现一抹白光,周瑜笑了一声,了然“姝姝体质不行啊,潜水到现在才恢复过来。”
周瑜和小乔调侃着木槿姝,小乔拍了周瑜“木姑娘在后世如此照顾你,你可不兴这么打趣她,我可不依。”
“好,那我们一起看看姝姝给我们都送了什么。”
周瑜拉着小乔,一起翻开。
贾诩翻看相册,照片中和海豚互动这么傻的人怎么会是他呢?
贾诩怀疑人生,贾诩以为的自己:高冷、稳重。木槿姝拍摄的贾诩:傲娇鬼、小孩子气。
荀彧凑上前来,发呆的贾诩立即躲开,脸上出现不爽的情绪“你干嘛?”
“咳咳,文和你能送我你旁边那个熊猫挂件吗?”天知道荀彧做了多少心里建设,才敢和贾诩开口。
从天幕中看到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所以他只能厚着脸皮询问贾诩。
贾诩动作一僵,但看着眼前自己还有这么多可以收藏的,只能忍痛给荀彧“行吧,你自己拿。”
荀彧顿时喜笑颜开,把金条放到贾诩案上“多谢文和。”
木槿姝酒店躺了快两天了,终于才有了出门的勇气,还好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所以第三天木槿姝才会有好的精力开启直播。
今天也是要“上班”的一天呐。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啦。”木槿姝笑着和众人打招呼“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内是在华国历史长河中著名的农书。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在古代历来备受重视,成果丰硕,可是虽然古代帝王重视农业的发展,却不重视修习农术的人才。
因为绝大部分百姓种地是靠一代代传授下来的经验,不如研究农业著书的人才。若是有这么一本书或者有人能指导百姓种地,那么土地的产量是不是会增加呢?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虽然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可是总能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中,去探索增加粮食的收益。
今天的内容就是致敬所有为农业做出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当然也包括百姓们,你们才是勤劳又努力的团体。”
某朝代草儿左手牵着妹妹,右手提着饭来到自家的田埂上。
炎炎烈日,光是从家走到田埂两姐妹满头大汗,她们边走路边听木槿姝在讲。
听到木槿姝今日要讲的是农书,草儿很激动,朝田地辛苦劳作的爹娘喊。
“爹,娘,天幕上是在夸奖我们嘞!”
草儿爹娘听到女儿的话,没来的及让女人站在树荫下,就听到了木槿姝的夸奖。
“孩他爹,还真是嘞,我们种地哪有这么大的出息值得天幕夸赞啊。”
草儿爹站起身休息,倾听,还真是天幕夸奖呢。
“勤劳又努力,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夸咱。”
旁边田埂的邻居们,听到草儿爹娘的对话,都直起身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
“哟,今天太阳出来的不早,平常那些个达官贵人嘞都是喊我们贱民。”
“还真是夸我们嘞。”
平常他们也只是听个乐子罢了,天幕讲的东西离他们太遥远喽。
天幕前的百姓,议论纷纷,没想到讲到的内容竟然能有他们的份,一时间兴致高涨。
汉朝闹市上,刚考上秀才的同窗们,聚在茶楼里,本想听点高雅的东西,没曾想竟然说的是那群贱民。
于是,有的秀才老爷气不过,一拍桌子,打算去天幕上逼迫木槿姝改内容。
他们可不想让这群贱民脏了他们的耳朵。
“凭什么天幕要讲那群贱民?一群好吃懒做的家伙,每天耕地都在偷懒。”
“简直有失偏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唯有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前面几次讲解我都接受,一群不入流者的书怎么敢拿来明面上讲,不知所谓,哼。”
“换一个讲,不然这劳什子农书我们不听了。”
“对不听了,本以为你木槿姝也算是女中豪杰,没想到眼界如此窄。”
前面木槿姝讲解的帝王,杰出女性等他们勉强能接受,就是接受不了讲农业,不入流的东西凭什么跟他们比。
木槿姝也看到了弹幕上各种鸣不平,甚至还威胁她,让她换个题目,拿耗子多管闲事。
“呵呵,真是一大早给我整笑了,还敢威胁我不听,你爱听不听,系统把不听的人都断联吧,满足他们的愿望。
万般皆下品,呵,无论是哪个阶级,日常吃的粮食请问是谁种出来的?
没错,是你们口口声声说的贱民,既然那么超脱非凡,粮食就不用吃了吧,你们喝露水就够了。”木槿姝觉得搞笑,就这还敢威胁她,简直分不清谁是大小王。
“好嘞,宿主。”系统手脚麻溜的将这些人都给踢走。
威胁木槿姝的人天幕上只定格在木槿姝嘲讽的脸色上,随后再也看不到天幕。
清理完一些垃圾后,木槿姝觉得弹幕清爽多了,眼神冰冷“还有谁不想听,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
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弹幕上没有任何发言,木槿姝知道众人都没意见吗。
“在讲之前,我想告诉你们,我给你们的粮食种子,亩产五六百斤的小麦是我国科学家小麦之父研究出来的,他是农民家庭出身的。
不止小麦之父,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大部分都是农民家庭出身。
有些朝代既然受到了他的照拂,不要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再有下次,系统会直接处理的,既然你不尊重小麦之父,就不要享受他的劳动成果。
我不知道你们所谓的傲气是怎么来的,是像我们小麦之父白手起家,几乎能让全华国都能吃饱饭的魄力吗?
如果没有,请你夹起尾巴做人。”木槿姝再次郑重的重申这件事。
已经拿到系统送到手的粮食种子的朝代,皇帝们开始下旨,用严苛的刑罚惩治这次参与的人。
尤其是刘彻,简直气爆炸了,那群该死的人才考上秀才就不知天高地厚,给他闯出这么大的篓子来。
刘彻阴沉着脸,扔下奏折“参与的人全部斩立决。”
“喏。”
小麦之父竟然是农民家庭出身,不可思议!
此事告一段落,木槿姝调整好心情,继续刚才的讲解,讲完前言就可以进入正题了。
“华国农书可谓是历史悠久。
夏朝时,我们就有了历法叫《夏小正》,这是华国现存最早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
从《夏小正》中可以窥见先秦中原时期农业发展水平,记载的内容繁多,其中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染料、园艺、纤维植物作物的种植,蚕桑、鱼猎、畜牧的采集;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阉割,染料的蓝和园艺作物的芸、桃等栽培。
在这么早之前,指导农业的农书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当时统治者虽然重视农业发展,但是并不重视将种植方法传播给百姓。
商朝时,将《夏小正》改进成殷历。殷历采用的干支纪年法,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还沿用至今的记日方法。
秦汉以后,华国的历法越来越精确。
华国著名的四大农书和《授时历》,为华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些方法现代华国还在沿用乃至世界。
不过华国几千年的历史,相对于其他的农业著作是不是少了点老祖宗们?
回归正题,接下来我会按照时间线来讲解四大农书和《授时历》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十八篇,《氾胜之书》是后世的统称。
作者氾胜之正史上没有他的转传,古籍中有关他的事迹也是寥寥无几。
只大概说是汉成帝时人,西汉末年人曾当过议郎,祖籍齐鲁氾水一带,但是史书记载他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京师地区指导农业生产。
《氾胜之书》是他编成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主要包括播种内容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区种法、储藏技术、个别农作物的栽培等。
从现存的文字来看,个别技术的栽培技术记载最为详细,这些农作物有禾、黍、稻、大豆、瓠等十三种农作物。
关于种稻谷,氾胜之是这么解释的:春天时,耕稻田,把土翻过来,开垦的面积不要太大,容易让水深藏。
下种的时候,最好在冬至后一百零十天,时间在清明和谷雨之间刚刚好。
如果想要尝试的,可以先在自己的稻田之中,开垦一小块土地,就当试验田,嗯,就像是我给你们看的图片这样。”
木槿姝打开网页搜索实验田图片,缓慢划过让大家都看的清楚一点。
某时代村长非常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让村民暂停手中的事情,让全村的百姓一起来记耕种的方法。
其他朝代没有聚集在一起百姓,赶紧出家门,找邻居一起,天幕都说了这是啥史书上著名的农书,耕作方法说啥也得记下。
空地上,一群百姓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着。
氾胜之正在田地间劳作,指导百姓耕种,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沉迷于指导的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直到,汉成帝派人到田间来请他。
“您这金贵身子怎么能亲自来呢,还不快快扶贵人起来。”尖锐沙哑的的声音刺得氾胜之回过神来。
他大惊,这不是宫里陛下得力助手嘛,他赶紧在一旁跪拜百姓们回礼“公公请恕罪,小人不知道您在此,失了礼仪,还请您宽容。”
氾胜之说完一个大礼,大太监花容失色的赶紧扶住他“您折煞老奴了,如今您才是整个汉朝的贵人。”
大太监谄媚的笑着,翘着兰花指,指向天幕。
氾胜之随着大太监的手指望去,天幕上何事与他有关呢。
木槿姝把准备好的现代农书和一些粮食种子,放在一个包裹里按着氾胜之的头像给他打赏。
天幕播报“主播木槿姝打赏氾胜之书一个礼盒。”
系统刚播报完毕,氾胜之面前漂浮着一道白光,隐约能看到盒子,氾胜之诧异,莫非……他眼眸一亮。
莫非他著的农书,名留青史!
大太监轻轻推了发呆的氾胜之“您打开看看吧。”轻声细语的催促着。
氾胜之回神,一把抱住盒子,白光消失。
系统播报停下来后,沉默了几秒,打赏的礼物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