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试补天 > 第35章 娘娘火了

从颐和园回紫禁城,一共三个多小时。真真一会儿想个说辞,一会儿想个角度,软硬兼施软磨硬泡,终于求得皇上,必须给张翼施压,保障北洋水师的优质燃煤供应。

先这样吧,划拉一点是一点。不过到底还是需要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再想办法,在想,在想了。

回到宫里,又来事儿了。

刑部尚书薛允升,不同意将三个太监移交给内务府慎刑司。

他上奏折表示:大王三小王三匪众,伙同李苌材、张受山、阎葆维三人为害乡里、欺男霸女、殴人致死一案,事实清晰,证据充分。臣部巳按皇上从严议处的旨意,拟定了判决书呈奏待批。现在却又降旨说是后宫家事,臣实在不能认同。

皇上直接派人去给薛允升传话:这是太后的意思。

薛允升又上奏:我朝宫中,历来家法甚严,对太监犯法,向来都是要求从重从快、加倍处罚。当初安德海胆敢出京,直接被就地处决。如今闹出人命案,竟然要法外开恩,视我大清法度于何在?老佛爷必定是受奸人蒙蔽才会如此决定,还望彻查究竟是何人从中做梗。

真真头大的同时,也感到力量倍增、信心倍增。

这个朝代,其实像任何时代一样,总还是有一些在埋头做实事的人。他们可能没有开阔的眼界,但他们仍坚守着传统中国的若干信条,例如公正清廉、刚直不阿。

薛允升便是其中之一,他不是洋务派,不懂洋务,也不是清流党,不尚高谈阔论。但他固守在中国传统政治刑名领域,务实耕耘、勤勉为官,并不曾烂掉。

就仿佛生日那天收到礼单,看到李鸿章、袁世凯的名字时,真真就曾有过相似的感受,她并不是处在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场域中。

就算铁屋子极难被打破,但真真并不是唯一一个醒着的呐喊者,李鸿章们与薛允升们,某种程度上都是她的队友。光绪也是。

感慨完,还得解决眼前的事。不过这次真真没有太过忧心,她看到了光绪作为皇帝,并不是一个纯废物。

那就让他们君臣去协调吧,某种意义上,这本来就和她这个后妃没什么关系。

她只是督促皇帝,赶紧释放郑达元。

既然太后和皇上都同意,不追究他闯宫的事,那在这个案件里郑达元就是原告苦主,不能案子一天不解决,就一直把原告关押在牢房里吧。

真真直接无视掉释放郑达元与移交三名太监之间的交易关系。毕竟这种交易只是皇帝和太后之间的默认,并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

光绪是个听劝的皇帝,同意先放了原告郑达元。

薛允升更是没有任何理由反对,于是郑达元就给释放了。

慈禧知道后很生气,但当时皇帝和她汇报说饶了郑达元,她是同意了的。现在也不能说,既然你不肯放了我的太监,我就不肯放了你的郑达元。更何况,不肯移交太监的是薛允升,坚持放了郑达元的是珍妃,慈禧也没有必要在薛允升这里吃了瘪,就去为难珍妃。

就这样,虽然事情还没有完,甚至有风波越闹越大的意思。但郑达元从漩涡中奇迹脱身了。

随后,这个事情开始在市井中发酵。

先是说书先生郑达元利用职务之便,将他的经历从头到尾生动细致添油加醋广而告之出去。重点放在两个环节,一个是珍妃娘娘如何在御前为百姓求情,一个是薛尚书如何顶着天大压力,坚持法办凶犯,不肯让步。

因为郑达元是当事人,可信度相当高。又是说书人,表达技巧也够硬。这个事情迅速击败各路坊间八卦,成为当下最热的故事,多日霸榜热搜第一。

本来郑达元在初次创作的时候就有添油加醋的成分,现在更是越传越离奇,已经发展到珍妃娘娘当日在殿上以死相逼,皇上若不答应放了郑家老翁,娘娘就要血溅当场的程度。

其实按照事情进展,目前薛尚书才是现在进行时,薛青天压力山大,李莲英已经拉着慈禧亲自下场了。

可是毕竟薛青天的故事,也没有超越包青天、海青天,固然喜闻乐见不假,但比起珍妃娘娘宛如九天仙女下凡尘、菩萨心肠渡众生的善举,还是少了点趣味性、新鲜性与可观赏性。没办法,在坊间传闻这个领域,薛青天从身份上就已经败给了后宫娘娘。

所以,多日来,坊间热度稳定的保持在珍妃娘娘第一,薛尚书第二。

真真在郑达元出狱后不久,就知道了民间出现关于珍妃娘娘的传闻,是一些在宫外居住的太监传进宫里的。一开始真真非常高兴,想着自己能在民间拥有更好的口碑,更高的声望,毕竟是个好事。

后来眼看着传闻越来越离奇,真真也是非常汗颜,但她也没有条件站出去澄清,可惜不能发个声明。

再说另一头,现成热点已经出现,媒体怎么能没动静呢,《申报》《泰晤士报》《字林西报》《时报》纷纷跟进。分期分篇针对大王三小王三匪团,伙同李苌材、张受山、阎葆维三个太监后台,如何欺行霸市、欺男霸女;郑家老翁怎样御前喊冤;珍妃娘娘如何为民请命;皇上又是怎样的英明仁慈,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道。当然也少不了眼下还在进行的薛尚书与李莲英的抗争。

媒体下场后,一些事实与细节逐渐清晰起来。

真真让高公公出宫帮她买报纸。看到媒体报道基本属实,虽然也不乏细节出入,但毕竟是有将脱缰野马拉住的意思,真真略微安下心来。

但她没想到,看报纸的用户和坊间传奇故事的用户,并不是同一个群体,在市井百姓中,珍妃娘娘的女神人设已经树立起来。

真真也疑惑,报纸是怎么知道这些细节的呢,甚至,郑达元是怎么知道的呢?当时他并不在场。

刘光第坐在自己书房,看着窗外修竹,啜一口清茶,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