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雷霆一击 > 第1118章 弹劾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必然会存在着利,很多时候的时局变幻,大势动荡,归根到底啊是利驱使。

朱由校太清楚里面的道道了。

所以在推动变革时,朱由校总会扶持一批,打压一批,解决一批,以这样的方式循环罔替,直到达成朱由校想要的成效。

就好比是军队。

在朱由校御极登基前,因为一场萨尔浒之战惨败,使得大明战死了一批精锐之师,这是经历过三大征的精锐,但因为种种缘由,最终死在了那片黑土地上,由此也暴露出大明军队的问题。

想解决这一问题,绝非是什么易事。

毕竟大明军权在中枢层面被渗透的差不多了,而在地方层面却糜烂的差不多了,这是共生且矛盾的关系,可偏偏却存在于大明。

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积弊,朱由校选择力挺备受争议的熊廷弼,想要改革,必须要有安稳的大局。

如果外部不稳,则内部必乱。

所以就有了辽左之战。

恰恰是这一战,大明确保了以沈阳为首的辽左屏障,力挫了建虏继续扩张的嚣张气焰,这才给朱由校争取了时间,更争取了主动。

提拔一批能打仗,敢打仗的将校。

确保直掌军队的粮饷待遇。

根据形势变化的引导战争。

顺势进行凭功敕赏之事。

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打下去,不仅使大明内外局势有变,还使朱由校牢掌一批值得信赖与倚重的军队,关键是有一批将校及大批将士的忠诚拥趸,这才让朱由校得以逐步推动起军事改革。

现阶段的大明啊,处在了新旧碰撞愈发激烈的时期,过去一直被朱由校压制着的东西,如今啊,正因为着出现的新时机开始涌动了。

一切在朝着朱由校预想的趋势倾斜。

“算算时日,长寿应到福建一带了。”

西苑,玉熙宫。

朱由校负手而立,盯着眼前的舆图,眉宇间透着感慨道:“长寿哪里都好,唯独就是这性子啊,还是太急了,希望此次去东番,去南洋历练一番,能把这性子改一改。”

“皇兄,如果长寿不是这种性子,您还不会派他去东番,去南洋历练吧?”朱由检听到这里,笑着讲出心中所想。

朱由校笑而不语。

这点,还真叫朱由检说对一些。

朱聿键奉旨前去东番,可不是孤身一人前去的,一批经过筛选与考察的才俊,是跟随朱聿键一起南下的。

这规模要比魏忠贤当初南下要多很多。

唯一有区别的,是这些才俊,或涉军,或涉政,他们将在东番,在南洋待较长一段时期,其中能够磨砺出的,那今后的晋升之路势必不可阻止,但要是掉队了,那他们这辈子都很难再回大明了。

“皇兄,接下来这几年间,我朝会加大对南洋的渗透?”见自家皇兄不说话,朱由检犹豫刹那,开口道。

“是的。”

朱由校点头道:“南洋是一块宝地,大明与之毗邻,在朕看来,这块宝地只能大明独享,不能叫任何势力分享。”

“除了南洋以外,还有与之紧挨着的中南半岛,我朝也必须要掌控起来,只有这样,整个南洋才能圈起来。”

“不过这件事啊,不是几年就能干成的,这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一些,才能一步步的实现。”

“如果说魏忠贤奉旨南下,是作为开拓先驱的话,那么长寿前去,就是进一步巩固先驱成果下,继而使大明之威进一步增扩。”

果然是这样。

朱由检生出感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今后以东番为首的地域,继而不断向南进行延伸,将会出现很多冲突与矛盾,甚至是战争也不可避免。

就像现在的东南一样。

而一想到东南,朱由检的脸上,流露出些许的忧色。

“你这次来西苑见朕,是为了朝中出现的弹劾之风吧?”朱由校撩撩袍袖,转过身看向朱由检说道。

“东南一带的形势变化,使得中枢上心的人是愈发多了,魏忠贤、卢象升他们已然成了众矢之的。”

“皇兄英明。”

朱由检当即作揖道:“如今这股风潮明显是不正常的,特别是朝中有些人,借着东南一些宗藩,聚集于南京说事,大肆抨击魏忠贤这个人,臣弟总觉得这其中蹊跷太多了。”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朕先前就说过,一些反对的声音越大,那么在看不见的地方,就代表一些既得利益遭受到了损失。”

“在世人的眼里,魏忠贤现在干的事情,简直是不可理喻的存在。”

“一边表现得极其贪婪,一边又不分敌我的进行逮捕,哪怕是先前对其进行贿赂的,魏忠贤所辖东缉事厂也是照抓不误。”

“这叫什么?这叫猖狂至极!!”

朱由检点了点头。

不过一向嫉恶如仇的大明信王,此刻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愤怒,因为在此之前,他知晓了一些秘密。

魏忠贤是贪不假,但这是得到了自家皇兄的默许,关键是其贪的那些银子,还有别的,全都登记造册了。

这其中有不少是拨给了卢象升。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卢象升在浙江干的一些事,就没有十足的底气了。

“可朕却不这样看。”

在朱由检思绪万千之际,朱由校继续道:“东南现有的问题,不是一两个人的所作所为就导致的,这是经年累月的积攒下,在很多人,有看得见的,有看不见的,才一点点的演变成今天这副德行的。”

“如果在东南那边,多是一些像魏忠贤这样的人,那朕反倒还不担心了,至少这风险是可控的。”

“但现实是在东南那边,多是一帮自私自利的家伙,他们的眼里除了自己的私利,根本就没有别的了。”

“既然是这样的话,就需要有像魏忠贤这样的人,来跟他们斗,跟他们争,哪怕这会刺激到一些人,继而使东南出现更大的乱子,朕也是能承受的。”

在京城、东番发生一些事的时候,东南那边的形势持续在变,特别是魏忠贤展开大规模的抓捕,使得一些地方的局势乱了起来。

这也导致奴变之势愈演愈烈了。

而在这大背景下,奉旨南下平叛的卢象升,就是待在浙江不动,任由一些地方的奴变持续发展,这也导致不少人在抨击卢象升。

“有些事啊,不能只看表面。”

朱由校转过身来,盯着眼前这副舆图道:“现在朝中弹劾魏忠贤的人多了,看似是因为魏忠贤的猖獗行为,可实际上呢,是因为魏忠贤在使分散各处的宗藩,正逐步的朝南京那边凝聚。”

“因为有了宗藩,使得一些群体的所作所为,失去了能够遮蔽的大山。”

“朕先前就说过,大明宗藩必须要进行调整,甚至是要经历一场变革,但这并不代表朕不信任宗藩的人。”

“你们这帮宗王,一个个的表现就很好嘛,或在中枢,或在地方,可谓是帮朕分去不少的忧愁。”

“特别是长寿,在朝鲜一待就是五年,现在又跑去东番了,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事情啊。”

朱由检点点头表示认可。

的确。

背井离乡的奔赴别的地方,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甚至朱由检都猜到了,朱聿键在东番,在南洋待的时间肯定很长。

那都不是五年能结束的。

不过朱由检不知道一点,他的皇兄在这盘大棋下,正在细化一些事,正如在东番支撑起来的朱聿键,会逐步增多一批帮手,而这些帮手,就是今下在东南的皇明宗军,在洗涤东南的过程中,他们之中谁要是表现出色的话,就会被朱由校挑选出来,派遣到朱聿键麾下,继而分派到南洋各地去。

除了皇明宗军以外,从皇明宗学毕业的底层宗室,他们也会有一批批派遣过去,只要能在南洋这一攻略上脱颖而出,那他们就会不断地向上攀爬。

“皇兄,叫臣弟去东南吧。”

在朱由校感慨之际,朱由检的眼神坚毅起来,抬手作揖道:“如今钱谦益案,在中枢能抓的全都抓了,很多线头都握在中枢手里。”

“现如今在东南那边,看起来局势是很乱的,可实际上在臣弟看来,这其中就有一批群体明显是坐不住了。”

“东南仅靠魏忠贤、卢象升他们还不够,特别是想吸引更多的宗藩前去南京,臣弟去南京,是有好处的。”

朱由校诧异的看向朱由检。

其实这件事他已经想了很久了。

但他有一些担心。

担心朱由检看到一些事后,朱由检的道心会破掉。

毕竟在此之前,朱由检一直都在朱由校的安排下,去完成一件件事,而去了东南,很多事就需要他去直面了。

在皇嗣没有诞生之前,朱由检被养在身边,还有一层身份,那就是继承者,真要朱由校出现任何意外,那会由朱由检来兜底。

“你真的想好了?”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向朱由检道:“去东南那边,可跟在京城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甚至逼急了一些人,刺杀也不是不会有的。”

“在过去,魏忠贤、卢象升他们不是没有受到过威胁,甚至还经历过几次暗杀,只不过此事影响太大,朕没有对外公布过。”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朱由检生出震惊的神色,这件事他还是第一次听到。

“有些人竟猖獗到这等地步?!”

越想越心惊的朱由检,下意识说道。

“你以为呢。”

朱由校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魏忠贤他们所动摇的既得利益,是可以传家的存在,正是因为有这些,才使得一些群体能过纸醉金迷的生活。”

“不然在过去,中枢为何在东南的税源持续削减?”

“还有东南的土地,那是不断地削减的。”

“有些事情啊,不能只看表面,你要是去东南的话,一个趋势是避免不了的,那就是在动荡之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宗藩前去南京避难。”

“臣弟愿意去!!”

朱由检眼神坚毅道:“长寿都能为了我朱家社稷远赴东番,甚至此行会有很多凶险与困难在等着他,长寿能办到的事,臣弟也能办到。”

“这才是大明信王该有的风采!!”

朱由校露出赞许的神色,“既然你决定前去东南,那么有些事,朕也就不瞒着你了,去司礼监一趟吧。”

“那里封存的一些卷宗,给朕认真的看,什么时候看完了,你就能前去东南了。”

“臣弟遵旨。”

朱由检当即作揖道。

如今的司礼监啊,已经在职权上有很大改变,而其要做的做大差事,就是封存着各种机密卷宗。

这件事知晓的人很少。

对于朱由校而言,今后大明会持续对外扩张,所以针对于各项层面的掌控,必须要做到极致才行。

“皇兄,臣弟还有个好消息要对您说。”

正事聊完了,朱由检并没有急着走,而是露出笑意,看向朱由校说道:“臣弟也要当爹了。”

“好啊。”

听到这话,朱由校露出惊喜的神色。

见自家皇兄这般开心,朱由检脸上笑意更盛。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朱由检他们开始独当一面时,朱由校除了关心他们所做的事以外,还关心他们的子嗣。

大明是以孝治天下的,无后是最大的不孝,朱由校不希望他倚重的这帮王大臣,存在让人去诟病的事,特别是在子嗣方面。

一句话,朱由检他们能有很多子嗣,这不仅对他们自身有好处,对于大明社稷更有好处。

“几个月了?朕叫太医院派人……”

见自家皇兄询问个不停,随即又讲出很多,朱由检就是笑着不说话,对于朱由检而言,朱由校所扮演的,绝非是兄长这一层身份,长兄如父,在他最惶恐难安的时候,是他的皇兄把他养在身边,这才给了他一个安稳的环境。

但也恰恰是这样,使得朱由检在心底坚定一个想法,这次前去东南,他一定要把一些事彻底查清楚,还东南,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