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仙侠奇缘 > 神话天师:让你修炼,你去抓鬼? > 第37章 设局诱敌

老者目光扫过我们,徐徐开言:“石家接到书信自是大吃一惊,那少年离家之时便言明前往城中做工,三月初已然离开,家中以为他早已开始务工生活,怎料竟没抵达城里。全家上下方圆百里寻找,却是毫无音讯。”

“如此多人失踪,你们官府岂能坐视不管?”我愤然质问。

老者苦笑一声,“姑娘有所不知,彼时倭寇对我中原虎视眈眈,民生凋敝,国无宁日啊。”

“从这少年开始,人口失踪接二连三,又是三位男女无故消失。短短数月间小镇接踵而来的怪事,查无所获,找无踪迹,众人惶恐不安之余,只得求助保安队四处打探,并倡议全乡举办一场太平醮典,祈求安宁。”

“何为太平醮典?”我对此颇为陌生。

老者歉然一笑,抚掌道:“哎呀,老朽一时疏忽,所谓醮典,便是僧道设坛祈福之举。”

“这不是封建迷信么?”我不屑一顾,对老者的话并未太过在意。

“封建迷信?姑娘,你此刻可是与鬼魂对话。”老者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暗自心惊,低首不语,静听老前辈继续讲述这江湖秘事。

“太平镇请来的涵虚观主,乃是城中一派翘楚,年届四十有余。三十岁时他只身来到此地,耗尽十年心血,将一片残垣断壁、几间破败屋舍的涵虚观重建为如今三进大观,全凭他一人之力化缘募捐而成。观内现有道士七名,在他引领下,从一个遭人冷眼的外乡客,到如今赢得全城百姓敬重,其中的艰辛困苦不足为外人所道。这位观主姓郑,人称郑观主或郑老爷,接到镇里的斋醮之事后,他并未急于筹备法会,而是察觉此事诡异,便让镇长寻来六人生辰八字,名义上是准备文案所需,实则是要查探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秘关联。”

“次日,那六人的八字便送到了郑老爷手中,他一一排布于案头,发现六人属相各异。男者皆阳日阳时,女子则阴日阴时,而这不同的属相,恰似北斗七星所掌照之象,若按北斗排列,尚缺一人,推算之下,只怕还有一桩祸事即将发生。”

郑老爷所述之事犹如武侠小说中的奇门遁甲,听得我如痴如醉,不禁向前探身,急切想知道后续究竟。

“这是邪派练尸术,果真是白莲教那群妖孽所为。”唐氏宸目光如剑,言语间尽是对那帮人的鄙夷与不屑。

“一点不假,正是这门邪术。郑老爷当时卜了一卦,卦象竟是大凶。”

“这个郑老爷究竟是何来历?对了,你家中不是还有一位老人吗?据说他……”

老人挥手打断,“那位可不是常人,此事稍后再提,咱们先说郑老爷的故事。”

“郑老爷十几岁便踏入道教修行,至今已有三十年修为,这般异状倒还真是头一回遇见。昔日他曾听恩师提及,江湖中有邪派利用北斗七星逆转之术操控人的魂魄和尸身,能使死人复生为其所用。今日之事虽不尽相同,却也隐约可见几分相似之处。夜晚,郑老爷施以占灯之法,为三位失踪者卜算,两人恐怕已凶多吉少,而最后失踪那人,应仍活在世间。”

“还好还有人生还,那他们去救人了吗?”

老先生微微点头,“次日天明,镇长带着五十两纹银前来交付定金,并询问郑老爷还需准备何物。郑老爷列出斋醮所需的种种物品之后,也将心中所疑向镇长和盘托出。镇长闻听此言,脸色瞬间惨白。按照郑老爷所分析,此事并非偶然走失,而是蓄意为之,需得上报给保安团严加彻查。”

“我那几日离家云游,归来时听徒儿言说家中之事,初闻不信,原来那白发老者已借宿于寒舍。起初并未多加留意,只觉其身带一丝衰朽之气,却碍于情面未曾开口询问。徒弟与他朝夕相处,见他尚能传授阿华些武学之道,也就未加干涉,唉,悔不当初,若非如此,阿华与忆彤又怎会……”

我见识过这位老侠客的坚韧,纵然困顿病榻多年,他对亲人的思念非但未减反增,这份深情厚意,令人动容。“老前辈,我等必当鼎力相助。”我侧目看向唐氏宸,他亦点头示意。我便出言宽慰老侠客一番。

老侠客抹去眼角泪痕,续道:“郑大侠定下斋戒之期,遣镇长归去传令全城,斋醮前三日禁杀生灵,并承诺届时携同门一道前来,共解此镇危难。十五位道人齐聚,还需从邻县请来五位老前辈,他们虽已年迈,平日在庙中仅看守香火,少有参与斋醮之事,然郑大侠亲自相邀,自然要给几分薄面,应允此事。”

“至那时我才得知详情,诸事已定,未能及早插手,只能在一旁略尽绵薄之力。于是,我便前往郑大侠处,表明愿为百姓斩妖除魔之心。”

“然而初次拜会郑大侠,他对我颇为冷淡,甚至不太乐意我介入此事。原来,这皆因我家那孽畜所致。”

提及家中那位白发老者,老侠客恨得咬牙切齿,若非身份所限,早已对其痛下杀手。

“郑大侠初识我时,面色不悦,对我的到来颇感不满。他还曾询问我近日可有遇到什么奇人异事。我当时未曾想起那孽畜尚在家中,便摇头否认,不曾遇见。”

“郑大侠听罢,沉默无语,只是深深看了我一眼,临行前赐我一个香囊,嘱咐我随身携带。”

“香囊?”我不禁追问。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