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竟是根据守墓之术演化而来,电视剧里演的那些还真不是虚谈,我还以为是为了视觉效果夸张呢。”
“诸位,接下来说的这两个阵法,看似相似却又各有乾坤,且听老夫一一道来。”老者深吸一口气,打算连说三个阵法,我和席少侠自然不敢大意,这些乃是书本之外的秘辛,只能用心聆听、铭记于心,否则回去之后便如同盲人摸象,不知所措,术法之谜何日才能解开。
“前辈,请您慢些,晚辈记下来。”我随手取出怀中折扇,背面空白正好可作记录,这番举动自是当年行走江湖时养成的习惯。
老者见我准备停当,遂继续讲解,“头一个乃是‘破山阵’:艮,在八卦之中象征着山岳,亦有刚强之意。在《武林秘录》中,山岳之地乃阴阳交汇之处,虽阳气充盈远胜平原,但其内蕴藏的阴邪之力亦非平原所能比拟,《茅山剑诀》中特辟一章详述如何应对山中恶鬼,而这‘破山阵’便是其中一种。”
我疾笔如飞,将关键要点一一记录在扇面之上。
“顾名思义,‘破山阵’乃是化解山中恶鬼煞气的阵法,每逢山鬼出没之地,必是阴气汇聚之所,此阵需先以纯阳之物布成‘引阴网’,引导地下阴气上涌,再将受困之人置于阵眼,地底阴气便会逐渐聚集于患者体内,即便附身之物邪力滔天,也终有被源源不断冒出的阴气超越之时,一旦阴气压过那邪物,它便会察觉到有更为强大的对手欲占据此身,识趣的便会自行退去。”
“第二个阵法与前者类似却有别,唤作‘护阳阵’:此阵源于大清年间,实则是一种蒙蔽冲身恶鬼的奇门阵法,由三十六枚铜钱构成,按三十六天罡星方位布局(江湖传言,北斗七星群中共隐含三十六天罡星与七十二地煞星,天罡为阳,地煞为阴,肉眼难辨,但在一本失传已久的古籍中记载了天罡星的具体排列)。”
“最后一个名为‘阳威阵’:此阵运用‘聚阳神功’之理,激发人体最大阳元,再以独门手法‘小七关’将阳元封固不散,继而凭借宝剑锐气冲击阳元结界,在结界破裂瞬息之间,阳元爆发力堪比借天地阳气,尽管只是一刹那的辉煌,却足以震慑周遭所有恶鬼,甚至能达到震慑群魔的效果。”
“您提及的这几个阵法似乎大同小异,敢问您身上中的究竟是哪一门法术?”
“老夫身上所中之术,一时难以断定,还需二位相助探查,或许是以上几种阵法的组合,也或许并非如此。因此才说此事棘手非常。”老者苦笑一声,言语间流露出一丝无奈。
手中折扇紧握,我不禁心生感慨,席少侠目光扫过我,眼中闪过一丝关切。
“接下来说的是鬼门奇阵:此阵又名‘幽冥引’,在武林中流传的茅山术秘籍中,曾记载有一种‘招魂引路’的法门,每逢阴时阴节,可用珍稀矿石礞石粉末勾画路径,以引导路上游荡的冤魂远离人间,以免人与鬼相冲。按照茅山派星位图所定方位,用礞石布下‘鬼门奇阵’引领鬼魅之途,在江湖传闻中确有其事。大路乃是魂魄来往之道,将此阵口设于大道之上,令其循着礞石线路行走,再于终点处设立一座‘驭鬼玉桩’,刻上‘引魂真言’——此乃道家超度经文,具摄魂引魄之力,如此一来,鬼魂便会在桩前徘徊不前,仿佛陷入‘鬼打墙’之境,日积月累,即便是寻常魂魄也会因怨气滋生而化为厉鬼。”
“果真是江湖中无奇不有。”我闻言不禁感慨万分,手中记录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此事交予我罢。”唐氏宸接过我手中的狼毫笔,自行记述起来,他那修长有力的手指挥洒自如,写出的字迹更是比我的字更为俊逸洒脱。
“年轻人,当众如此,莫忘了老夫还在呢。”老先生轻咳一声以示提醒。
“老前辈,您继续说下一种吧,小子我这下笔速度得跟上了。”老先生点头应允,遂开始讲述下一个阵法。
“再谈这骸阵:又称‘焰孽阵’,乃是邪门至极且逆天而行的降头术之一。通常而言,冤魂恶鬼只能在其尸骨附近作祟,一旦触犯尸身,无论是沾染怨孽之气而致病痛缠身,或是引鬼撞客致使阴气入体,而在远离尸骨之处则安然无恙。然而‘骸阵’的奥秘在于先使人惨烈而死(多以火焚或水煮的方式,即将人活生生投入冷水中加热烹煮),继而以其骸骨塑造一个虚假的形体,并诱使其魂魄附着其上,简单讲就是人为地为恶鬼构筑一处假的墓穴归宿。因此,在‘骸阵’四周,常能听见人声哭泣、话语回荡,甚至能见人影晃动,若是久留此地,恐怕亦会遭逢撞客之灾。此种阵法即便在降头术中也属禁忌中的禁忌,施阵者必折寿数,而且所折阳寿远超直接对活人身上下降之术。”
“再说那八阳护阵:此阵又名‘金钟罩’,乃是一种抵御恶鬼邪灵侵体的防护阵法,有些类似借阳守护。当八位生者各据阵眼之时,每人皆可调动整个‘八阳护阵’的力量,相当于八个人共聚一身阳刚正气,共同守护彼此。阵中之人,犹如铜墙铁壁,任凭阴邪如何猖獗,也无法撼动分毫。”
“且听这‘群阳阵’,乃是茅山派独步江湖的奇门阵法,将本门不传之秘‘僭阳阵’与‘鞫阴阵’合二为一。那‘僭阳阵’犹如虚晃一枪,借生符、鸡喉以壮声威,专用于震慑畜类妖邪。一旦施展开来,阵中之人阳气被十六张生符分散,畜类妖邪难辨虚实,只能乱撞一通。”
老者娓娓道来,我与唐氏宸洗耳恭听,笔走龙蛇般记录着。
“修道之路如此艰难?”我不禁面露苦色,言语间满是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