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退位让贤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危机和转机!结拜!敌袭!

时至今日,大明商人和暹罗商人进行贸易时,再无需像以往那般,用大明的货物来交换暹罗的货物。

只需手持“红票子”,便能在暹罗热闹繁华的集市上,随心所欲地买到任何自己所需的东西。

在暹罗的贵族阶层中,更是形成了一种以收藏,使用“红票子”为荣的风尚。

在他们眼中,谁家中储备的“红票子”数量越多,谁才是真正的富有,才能彰显其尊贵的身份和雄厚的财力。

狂热的追捧,导致原本在大明面值一百文钱的“红票子”,在暹罗的市场上,价格一路飙升,竟然被炒到了一两银子一张的高价。

在暹罗人的眼中,大明的一百文,就等于旳暹罗一两银子。

这荒唐的一幕,令许多大明商人,都为之瞠目结舌。

这是什么概念呢?

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明百姓,从家中拿出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前往大明银行,将其兑换成一百张面额为一百文钱的“红票子”,而后,带着这些“红票子”踏上前来暹罗的旅程,再和暹罗商人进行金银贸易,原本十两银子的“红票子”,就能从暹罗换到一百两银子!

什么贸易都不用做,仅仅是利用汇率的巨大差异进行简单的兑换,便能轻而易举地获取十倍的丰厚利润!

当然,在眼下的交通条件限制下,从大明前来自暹罗,并不是一件十分轻松容易的事。

再者,这个令人惊叹的高价,只是市场一时爆炒的结果。

随着日后大明与暹罗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频繁,这价格肯定不会一直维持在如此离谱的高位,往后必然还是会回落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就目前这个时间节点来看,市场行情便是这般令人难以置信。

由此也能清晰地看出,大明的“红票子”在暹罗究竟受到了何等狂热的追捧!

由于暹罗面临着巨额赔款的巨大压力,再加上官方自身也急需进口大量的大明商品,用于国内发展和满足贵族阶层的需求。

在这样的双重因素驱使下,拉玛菩提二世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此前,大明官员曾向暹罗官方提出一个建议,希望以后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尽可能地采用“红票子”作为交易货币。

起初,暹罗方面对此提议心存顾虑,没有明确表态。

他们虽然还尚未深入理解货币主权等相对复杂的金融概念,但出于一种本能的警觉,暹罗的官员隐隐觉得,在双方的贸易往来中,完全使用大明的货币,似乎并非是一个的妥当选择。

然而,随着“红票子”在暹罗市场上的热度持续攀升,受到民众和贵族的疯狂追捧,价格更是一路暴涨,如今的暹罗官方,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反而满心期待着能用“红票子”作为两国贸易的计价货币。

毕竟,暹罗官方也不是傻子,他们也会去打探情报。

他们很快就搞清楚了,“红票子”在大明国内与白银有着明确的绑定关系,存在固定的交换比率。

而这个既定的兑换价值,相较于当下暹罗市场上被爆炒到天价的“红票子”价值而言,简直低得超乎想象。

一两白银在大明的价值是一千文,即十张“红票子”。

换句话说,如果大明与暹罗之间的贸易,尤其是像胡椒和苏木这类长期的、大批量的采购合同,都采用“红票子”来进行计价,就相当于帮助暹罗官方大幅度提高了自家商品的出口价格。

如此一来,既暹逻就能在贸易中获取更多利益,大幅缓解高额贷款的压力。

暹罗官方自然是求之不得。

至于“红票子”背后的发行机制,诸如大明官方是否能够以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甚至随意印刷……暹罗因自身发展水平太过落后,对此还全然无法理解。

在暹罗人的认知里,“红票子”如此精美绝伦,上面的红龙图案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夺目,制作工艺必定极为复杂。

它应该和其他珍贵商品一样,生产过程困难重重,所以,价值高昂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大明能用一两银子制作出十张“红票子”,已经是水平高超了。

但这丝毫无损“红票子”的价值。

说白了,他们压根儿不知道“红票子”属于信用货币,仅仅是依靠国家信用支撑的一种货币符号。

还天真地以为它和黄金白银一般,是实实在在的商品。

只不过,恰好被大明官方选定用来充当货币罢了!

他们更不能想象,在已经开启了工业化进程的大明,他们眼中难于生产制作的“红票子”的实际制作成本,到底有多低!

听到拉玛菩提二世提出的要求,朱寿不由得又瞧了他一眼。

却见拉玛菩提二世神色忐忑不安,眸中满是期待,正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以朱寿的聪明,瞬间便洞悉了拉玛菩提二世内心的想法。

这是想将暹罗的胡椒和苏木卖出更高的“价格”呢。

不过,朱寿心里清楚,这对大明而言,亦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他暗自欣喜,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已然乐开了花。

毕竟,当下“红票子”在暹罗与白银的兑换比率严重倒挂,出现如此离谱的高价,不过是暂时性的特殊现象。

从长远的角度来考量,让大明宝钞在暹罗畅通无阻,使其逐渐成为暹罗的通用货币,这才是真正对大明有着深远意义,对大明无比有利的事情。

相比之下,那一点点因汇率差异产生的套利空间,或许普通的小商人会看重,可对于大明朝廷而言,不过是蝇头小利,本就应当果断舍弃。

推广大明宝钞,使其在海外也广泛流通,这才是重中之重。

眼下大明最需要做的,就是利用价值倒挂之机,加快大明宝钞在海外的流通和使用。

朱寿眼珠子一转,故意摆出一副陷入沉思的模样,眉头紧锁,过了好半晌,才缓缓开口:

“暹罗乃是大明最为亲密的伙伴,如今暹罗正面临财政困境,大明自当伸出援手,全力扶持。”

“更何况,国王殿下您与我一路同行,我观您的言行举止,对您十分钦佩。”

“您所提出的要求,我必定竭尽全力促成。”

“这份长期合约,就依照您的心意,用‘红票子’来计价。”

拉玛菩提二世闻言,喜不自禁,没想到这位威严无比、讲话声如雷霆,给人感觉得十分粗鲁的大明大将军,竟然这般好说话。

“多谢大将军!多谢大将军!”他连声道。

谢完,拉玛菩提二世脑海内仍在快速回味着朱寿刚才说的话,眼前再度一亮,又壮着胆子道:“这一路同行,我观大将军的风采气度,有神人之姿,对大将军非常景仰。”

“今日与大将军谈论,亦觉颇为投缘。”

“我听说,你们中原人,对关系特别好的朋友,都喜欢结拜为兄弟。”

“不知道我能不能有幸,与大将军您结拜为兄弟呢?”

自从《明暹友好互助协议》签订之后,拉玛菩提二世便日夜思索着,究竟该如何进一步夯实与大明之间紧密的联系。

在他心中,这对于暹罗和自己而言,既是一场潜藏危机的挑战,亦是一次扭转乾坤的机遇。

阿瑜陀耶王朝若想千秋万代,自己的子孙后代想要都稳稳地坐在国王的宝座之上,那么,毫无疑问,紧紧抱住大明这条“大腿”,是最明智,最务实的抉择。

往后,不管发生何种变故,诸如外敌悍然入侵,民众揭竿而起,又或是权臣心怀不轨、妄图篡夺权力,取而代之……他都无需再忧心忡忡。

有大明庇护,外敌必将被大明那骁勇善战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民众的造反亦可请大明出兵镇压平定。

至于权臣谋朝篡位,若得不到大明的认可,那无疑是自掘坟墓,自寻死路。

如此看来,抱紧大明,就如同给自己的王位加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保险。

而且,这份保障,对子孙后代都同样有效!

然而,一个棘手的问题横亘眼前。

那便是自己必须与大明建立起稳固且良好的关系。

这个关系,可不是指国与国之间的邦交。

更为关键的,是自己以及自己家族和子孙后代与大明建立起深厚的私交关系。

要让大明只承认自己和自己的子孙才是暹罗正统的国王。

其他任何人都休想染指国王之位。

否则,对拉玛菩提二世而言,大明的到来,又派军队在暹罗的长期驻扎,便将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这与暹罗和大明的官方关系是两码事。

即便两国官方关系亲密无间,可大明若想,仍然能够随时将他的王位废除,另立他人为暹罗国王。

私交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最理想的方式,自然是拜大明皇帝为义父。

如此一来,自己这个暹罗王,便可算得上是大明的“皇室宗亲”了。

但这终究只是黄粱美梦,想想罢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极大,几乎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大明皇帝又怎么会随意收“干儿子”呢?

拉玛菩提二世连提都不敢提出来。

和李思聪结拜呢?

拉玛菩提二世并非没有考虑过。

李思聪谈吐文雅,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与他相处,拉玛菩提二世只觉如沐春风,浑身说不出的舒坦。

但通过他多方打听得知,李思聪不过是大明的一个五品官员。

虽说如今奉命前来处理暹罗、蒲甘等地的事务,可这个职务并非一成不变,随时都有可能调整。

说不定过不了几年,就会换成他人来接手。

回国之后,以他五品官的身份地位,就很难再给暹罗提供任何庇护。

故而,仅仅依靠李思聪,远远不够。

但眼前的朱寿就截然不同了,他乃是大明的一品军务大臣,统军元帅。

即便日后回到大明朝堂,依然是权倾朝野、举足轻重的人物。

搭上他这条线,就等同于在大明为自己寻得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更何况,朱寿还是大明开国的舳舻侯,子孙后代也能承袭爵位。

若是后代争气且有本事,说不定爵位还能不降反升。

如此一来,自己的后世子孙,依然能够受到两家交好的庇佑。

正是基于这般考虑,拉玛菩提二世才全然不顾自己国王的尊贵身份,不顾自己在暹罗民众眼中乃是“神”的化身这一崇高地位,甘愿降尊纡贵,主动向朱寿提出结拜的请求。

朱寿听闻拉玛菩提二世的结拜请求,不禁仰头哈哈大笑。

此时的大明,已然将暹罗成功拉拢到己方阵营,朱寿自然也十分乐意与暹罗国王建立深厚的私交。

首先,进一步加固明暹之间的关系,把暹罗更紧密地与大明捆绑在一起,本就是他肩负的重要使命。

一方面是稳定两国的邦交,另一方面,也能以暹罗为基,扩展大明在整个南洋地区的影响。

其次,朱家身为王公贵族,又是大明开国侯,在朱允熥大力鼓励出海的时代浪潮下,和其他公侯一样,朱家也组建了雇佣军出海闯荡。

虽说这支雇佣军目前尚未踏足暹罗,但未来的变数谁也说不准。

说不定哪天就会来到这片土地。

就算他们不来,随着朱家海外生意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商业版图的触角,必然会逐渐延伸至暹罗。

与暹罗国王维持良好的私交,无疑能为自家生意带来更多的便利。

如此看来,与暹罗国王结拜,于公于私,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美事。

朱寿自是万分乐意。

“国王殿下如此盛情相邀,在下岂敢不从?”

朱寿拱手回应,豪爽干脆。

拉玛菩提二世听到朱寿竟然点头同意了,一时间惊喜交加,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他本来只是试探,心中还十分忐忑不安,想着万一被拒绝的话,便只能再寻他法。

没想到,一切竟如此顺利。

当下,拉玛菩提二世便迫不急待的便命人速速准备祭品,做好布置。

按照大明结拜兄弟的规矩,两人一起焚香跪拜。

“今日我二人结拜为异姓兄弟,从此同心同德,携手共进,共同守护明暹之间的友谊,使大明与暹罗世为盟国,永不背弃。”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若违此誓,天人共戮。”

八拜之后,拉玛菩提二世才询问年龄。

朱寿比他这位年轻的国王年长十几岁。

拉玛菩提二世当即恭恭敬敬地称呼朱寿为“大哥”,朱寿也笑着回应,喊他“二弟”。

两人手挽着手,站起身来,而后紧紧相拥,放声大笑,亲密无比。

暹罗的士兵听闻自家国王竟然与大明的大将军结拜为兄弟时,先是一个个惊得呆若木鸡。

毕竟,在他们长期接受的“洗脑教育”里,国王乃是“神”的化身,高高在上,与凡人有着天壤之别。

国王纳娶妻妾,尚可理解为是对女子的“宠幸”。

结拜兄弟?

凡人与“神”又怎能结拜呢?

然而,很快,他们便自行在脑海中“脑补”出了答案。

国王自然不能和暹罗的普通凡人结拜兄弟,但大明的“大将军”肯定也非是“凡人”。

要不然,又怎能指挥得了如此厉害的大明“天军”呢?

既然如此,国王与他结拜,倒也不算有失身份。

而且,这一结拜,意味着暹罗和大明的关系将更加紧密。

往后,暹罗与大明就真正成为了“兄弟之盟”。

以后有了大明这座靠山,从此可傲视周围诸国。

想到这里,暹罗将士们的情绪瞬间被点燃,一个个兴奋得满脸通红,欢呼声此起彼伏,直冲天际。

就在这时,外围负责巡逻的士兵,突然吹响了口哨。

“发现勃固军队,全体警戒,准备战斗!”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