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三国:叔父陈宫,我选择投奔曹操 > 第236章 狂妄之徒

对于曹操的派来的使者,各方势力的回应态度都不一样,其中最态度最明确的是刘表,使者都没进城就被打了出去。

至于动手的是刘表还是刘备,这就不得而知了。

其次是孙权,他对使者很客气,但对于投降一事直接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陈安炸死了他哥哥,想让他投降,必须把陈安送来让他们处置。

剩下张鲁,刘璋等一系列人,他们都表现的很暧昧,不说投降,也不说不投降。

派遣下去的使者返回,将各方反应上报曹操。

曹操看完孙权的回应,让人把陈安叫到丞相府。

大司农府,陈安熟悉了财务情况后,正在和司马朗等人一起制定接下来的财政工作,忽然被曹操传唤。

陈安不明所以,最近没有战事,正是修养生机,养精蓄锐的时候,曹操忽然传唤他做什么?

拉到丞相府,曹操让他坐下:“若素,你看看这个。”

陈安接过,是孙权写的投降要求,第一条是交出炸死他哥哥的凶手陈安,剩下的条件分别是封孙权为扬州刺史,吴侯,周瑜为徐州刺史,舒侯,下面还有一系列官爵陈安懒的看。

此外还有曹军撤出淮南地区,并让孙权拿下荆州上游的江夏郡。

这要是答应,等同于承认孙权的国中之国,最重要的是,第一条陈安就没答应,孙权那孙子准备拿他开刀呢。

“丞相,这?孙仲谋失心疯了吧。”

“无非是不想直接拒绝罢了,孙权整合了江东六郡,并将重兵集结到淮南地区,意图不轨,这场仗只怕今年就要开打。只是有一些问题,我还没有想明白。”

“是什么问题?”

曹操说:“若素你最先在庐江使用炸药包,因此炸死了孙伯符,炸药包的威力,东吴人最为了解,孙权却好似不知道有这等武器,陈列重兵到淮南。

难道他有了应对炸药包的办法?若素,你的炸药包可有什么缺点?”

陈安说:“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炸药包也有,它威力巨大,因此不能近距离使用,而可以将之投掷出去的器械则十分笨重,目前用于攻城,守城最为合适。野战则要打一些折扣,水站更要打折扣。

只是我认为,孙权应该想不出反击的办法。”

“他想不出应对炸药包的办法,为什么还能如此冲动?”

不仅是曹操,陈安也不理解,以他对孙权的了解,他擅长政治,不擅长军事,更何况是这种跨时代的武器,他没道理想出应对之策。

“丞相,不是组建了锦衣卫吗,训练的如何?”

“有些成效,但还不足以应用到东吴,短时间内那些人派不上用场。”

训练间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要训练的是忠心,而且这也是最难的,曹操说短时间内派不上用场,陈安没有怀疑。

和曹操探讨了一会东吴的事情,两人都没有得出答案,曹操让他回去慢慢想,陈安起身告辞。

回到大司农府,陈安还在想孙权的事情,炸药包这种东西,就算是放到二战时期,也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孙权怎么可能想到。

难道他也是穿越者?还是更加未来的穿越者?

这个荒唐的想法刚冒出来就被陈安否决,他见过孙权,那家伙没有一点穿越者的素质。

司马朗看陈安心不在焉,上前问道:“陈司农为何事发愁?”

“丞相说孙权将大军集结到淮南附近,似乎有动手的意思。”

“淮南有于禁将军镇守,吕布将军也被派去,有他二人在,淮南定然不会出问题。”

陈安摇头说:“丞相担心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孙权明知道我军有炸药包这等大杀器,他为什么还敢主动进攻。”

司马朗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件事,听闻那炸药包威力奇大,宛若天雷,只可惜下官不曾见过。炸药包是陈司农研制,不知能否展示一下?”

“所有炸药包早就被丞相保管起来,旁人接触不到,再者说,那是武器,岂能随便展示。”

“那陈司农可否描述一下威力?是否真有天雷一般?”

“差远了,一道闪电大约能产生20亿焦耳到50亿焦耳的能量,黑火药爆炸的威力有限,一公斤也就能产生七十五万到八十五万焦耳的能量,威力差远了。”

司马朗一脸错愕,陈司农在说些什么东西?完全听不懂啊,可看他的样子又不像是在胡说八道。

“陈司农,您说的焦耳是什么?烧焦的耳朵?”

陈安被司马朗的解释逗笑了,他也不管司马朗能不能听懂,解释道:“你不吃饭会没有力气,这就是缺少能量。你吃完后就有力气了,吃的东西会在你体内转化为你行动的能量。

同样的,炸药包爆炸也会产生能量,这股能量能摧毁爆炸范围内的东西,能量无处不在,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在表现。”

司马朗虽然不懂这些现代的概念,但他很聪明,大概能了解陈安要表达的东西。

“您的意思是,吃东西是增加能量,运动会减少能量,我拿起这本书就是在减少我体内的能量。”

“你很聪明嘛。”

“陈司农才聪明,竟然能想出这种东西,这似乎与墨家相关。”

“这叫物理,事务运行的规律和道理,其实不只是墨家,只要人生活就离不开物理,只是只有墨家稍稍总结了一点。

我呢,也总结了一些,首先是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还有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司马朗感慨道:“陈司农真是学贯古今,伯达真想拜您为师,不知您愿不愿意?”

陈安正沉浸在物理知识的海洋中,被司马朗一个拜师吓了回来:“拜师就不必了,以后有时间教你。你也顺便帮我想想,孙权凭什么这么狂?”

司马朗说:“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不如亲自去探究一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