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震古烁今 > 第225章 终见王允

李放亲自把路宁扶起来:“以后别动不动就下跪,我不习惯这样,安心办差就行了。”

“喏!”

路宁应了一声后,又开口问道:“公子想要什么样的宅邸呢?小人也好安排。”

“你看着办吧,我估计也不会在那里多住,离司徒府近点就行了。今天你就先处理房子的事儿,不用管我。今晚我估计就住在司徒府了,明天上午,你在门口等我。”

路宁恭敬的答应了下来,看李放没有别的安排了,这才转身退下。

目送路宁离去,李放感觉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李放给任红昌解释道:“这个人,就是我昨天来的这里时,给我带路的那个人,我看他挺机灵的,正好收下来帮忙跑个腿。”

“郎君还要在此世长住?”任红昌问道。

“长住倒也不一定。”李放迈开步子,“不过现代那天气你也看到了,这会儿正是盛夏炎热之时,实在燥热。以后空闲下来了,可以多个住的选择嘛,时不时可以来度个假什么的。”

任红昌缓缓点头,这倒是她从没设想过的道路。

“到了。”李放开口提醒了句。

任红昌抬头看去,高大的门户,彰显着府邸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地位。

“你进去之后尽量少说话,一切我来应付。”李放小声嘱咐了句,便甩着袖子大步向前。

还没等李放带着任红昌走到近前,昨天那个门子便满脸堆笑的迎了上来。

“公子您可算来了,家主等您都已等的望眼欲穿了。”

“司徒竟如此看重我?”李放一脸的高兴,随手就是几枚铜钱打赏。

门子得了好处,好话自然更加不要钱似的往外说:“公子大才惊世,家主昨日一见您那篇文章,便爱不释手,连连称赞,这事府内众人皆知,可不是小的胡言。”

“好,好,好!”李放装出一副欢喜的样子,“速去通报司徒,陇西李伯达前来拜访!”

登门拜访,自然要报上名号,李放询问过几个古人后,自己随便给自己起了个字。

毕竟登门拜访,没有说隐姓埋名的。

至于这个籍贯,李放也没办法,现在这个年头都讲究个世家出身。

可汉末这个时间点,出名的李姓世家,他只知道这一家,哪怕这是凉州的世家,他也顾不得了。

反正他只要一个见王允的机会,有个名号就行,也就不讲究太多了。

“公子请进,且稍候片刻,小的这便去通禀!”

得了李放的好处,办事自然用心。

先将他二人请进,门子飞奔着就去帮李放通禀了。

《洛神赋》的能量还是大的,虽然李放贸然登门,不递名刺拜帖,但只凭一篇文章,便足以打动王允。

此时王允下值回家没多久,闷坐在书房中皱眉思索朝局。

“近日,吕布与董贼好似疏远了些,这其中......”

“家主!家主!”管家的几声喊叫打断了他的思路。

王允抬眼看去:“王诚,你随我多年,怎的还是这般不稳重?执掌一家,与执掌一国,其实都是一个字,那就是稳。圣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王氏小家,便如这小鲜一般。”

王诚王管家跟随王允多年,如何不知道自家家主的性格。

要真让他说教起来,那就没完了。

见缝插针,他窥见王允换气的功夫,连忙开口提醒道:“昨日登门送上那篇《洛神赋》的士子来了!”

“我治国,你治家,本质......”

话没说完,王允愣了下:“嗯?你说什么?”

王诚又重复了一遍。

“大才登门,你何不早报?”王允脱口而出,站起身来,“此等贤才,吾当亲迎之。”

昨日一见那《洛神赋》,王允顿时惊为天人。

曹植那是谁?

才高八斗说的就是他,这样名传千古的文章,自然对王允这个士人的胃口。

而且,王允出身并州,本就与东汉主流世家若即若离,自然更欣赏文才之士。

希望能借助这些人的能力,更加贴近那些顶级士族。

虽然如今已是三公的高位,但养成的习惯,还是让他见到好文章就忍不住欢喜。

王允正要出门的时候,王诚却拦了他一下。

等王允看过去,发现王诚表情有些凝重。

迎着王允的目光,王诚提醒道:“方才那人自报家门,说,说他是陇西人。”

“陇西人?”王允一下子愣住了,迈出去的脚也收了回来。

“他怎么说的?”

王诚便重复了一遍李放报上的名号。

王允陷入了沉思:“陇西人为何要来拜会我?”

陇西分属凉州,按照李放的说法,他与董卓是老乡的。

虽然算不得同乡,但终归是有一份乡情在的,若是求官,不应该去拜会董卓吗?

怎的找到自己头上了?

王诚试探着上前小声问道:“小人觉得,此人会不会是太师派来......”

“不可能!”

王允脱口而出:“能写出那等文章的人,怎会......”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王允不认为《洛神赋》这样的文章,能是投靠董卓的人写的出来的。

王诚的问话,反而坚定了王允的心思。

“常言道,文可鉴人。”王允开口道,“此等高洁之士,怎会徒陷自己于泥沼之中?谁言陇西不能有忠良的?”

坚定了决心,王允开口吩咐道:“你去请人前往会客厅,老夫稍后便至。”

李放报上的籍贯还是有了影响,原本决定亲自出迎的王允不去了。

吩咐一声后,王允转身进了后院。

在门房处等待的李放也不算无聊,有任红昌在身边,二人低声聊着,也能打发时间。

等了片刻,任红昌见还没人来请李放进去。

她不由得有些担心:“郎君,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啊?”

其实李放这会儿心里也没底了,不是说王允很看重那篇文章的吗?怎么半天都没人来请?

但在任红昌面前,他总不能露怯吧?

他如果都沉不住气,任红昌就更慌了。

李放露出一个笑容,温声安慰道:“你放心好了,司徒嘛,总是要有些架子的,高官家里规矩也多,肯定不能这么草率的就让我们进去的,再耐心等一会儿。”

听了李放的解释,任红昌觉得倒也没错。

这才稍稍有些安心。

又过了一会儿,王诚脸上挂着笑容朝李放这里走了过来:“李郎君,真是慢待了!莫怪,莫怪!”

见是昨天接待自己的那个管家,李放对着任红昌挑了挑眉毛,示意自己没说错吧?

然后同样迎了上去:“哪里,哪里,司徒不怪罪我失礼之处就好。”

“李郎君这话说笑了。”王诚躬身施礼,“家主本是要亲自迎接大才的,奈何起身太急,被茶水污了衣袍,这才命我出来迎接,还恐慢待了郎君。”

李放来之前紧急找任红昌突击学习了一下三国时的礼仪,当下回了一礼,也算是似模似样。

“司徒真是,折煞我了,若真让司徒有恙,那我就百死莫赎了。”

二人互相客气着,王诚在前面领路,带着李放前往会客厅。

“前方便是客厅,郎君请!”王诚伸手示意。

李放点点头,心中思索着自己一会要说的话,迈步上前。

这时,王诚开口拦了一下:“李郎君,贵仆就请在外等候吧?厅上自有奴婢伺候。”

“尊管莫怪。”李放呵呵一笑,“我自小被她服侍惯了,片刻离不得人,还请通融通融。”

李放都厚着脸皮这么说了,王诚能怎么办?

虽然有些尴尬,但他也只好应了下来。

将李放让到厅中坐下,王诚行礼:“家主正在更衣,即刻便到,李郎君且安坐片刻。”

直起身子来,王诚吩咐了一声,各色瓜果点心茶水就摆上了桌面。

李放有些别扭的跪坐在那,感觉双腿在渐渐失去知觉。

侍奉在一旁的任红昌倒是没什么异常,她是跪坐习惯的了。

当着王诚的面,李放也不好乱动,只能强自按下心底的难受,暗暗忍着。

不一会儿,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后堂传来:“大才何在?大才何在?”

紧接着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李放不由得站了起来。

下一刻,一个身影从后堂转入,带着爽朗的笑容直向李放而来:“这位便是写出《洛神赋》的青年才俊?果然是翩翩君子。”

看到来人李放还愣了下,出乎他的预料之外,迎面向自己走来的这个人,不仅不是一个老者,反而看上去正值壮年。

来人发色乌黑,声音洪亮,身材高大,与他印象里的王允差别巨大。

这让李放不禁怀疑,来的这个人是王允吗?

不会是他的儿子,或者后辈什么的吧?

王允是有儿子的,不过在后来的李郭之乱中,他全家被杀,王允也就此绝嗣。

来人的模样,让李放有些犹豫。

不过很快,王诚的反应告诉了李放,这就是王允,

在王允进来后,王诚躬身下拜:“家主。”

李放这才反应过来,上前拱手行礼:“晚辈拜见司徒!”

“好!好!好!”王允亲手扶起李放来,热情的拉着他的手,“伯达的文章,昨日我看过之后是夜不能寐啊!不曾想竟是这么一位少年英才,真是我大汉之福啊!”

拉着李放,王允就要把他往上首带,要与他同席而坐。

“司徒,使不得!使不得!”李放连连拒绝。

一个是不礼貌,再一个,相比男人来说,他还是更愿意任红昌待在自己身边。

推让的过程中,李放更是心里嘀咕:“这王允的手劲不小啊?”

见李放态度坚决,王允这才松手,二人分宾主落座。

重新坐下后,打量着上首的王允,李放还是有些恍惚。

得益于现代的各种电视剧,只要是塑造王允,都是把他往一个年迈的老臣去塑造,却忘了,在历史上这个时候,王允才五十四岁。

虽然在古代,平均寿命并不长,这个年龄自称老夫没有问题。

可是别忘了,王允是世家出身。

古代的平均年龄,是算上普通百姓的,民间自然少有长寿者。

要是将世家大族单拎出来,那就会发现,平均寿命估计能完爆普通人。

而且王允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汉唐之时的人,文武界限并没有多分明,有能力者,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出将入相完全是常事。

远的不说,就说王允自己,他年轻时不仅要学习经典,还要练习骑射的。

年轻时的王允担任郡主簿时,曾多次阻挠一个名叫路拂的豪强为官,因此被路拂所怨恨。

路拂此人家财万贯,家中门客多达数百人,每次出门都前呼后拥的。

可当路拂与王允在道旁相遇时,王允按剑怒斥,路拂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妄动。

后来黄巾起义时,王允被朝廷拜为豫州刺史,负责平定叛乱。

在讨伐黄巾的过程中,王允也是带领兵马,亲自大破黄巾别部的。

这份能力,自然不是寻常的文弱书生能比的。

经年习武,又养尊处优,五十多岁的王允,一副中年人的样貌,也是很正常的。

可能是李放的眼神有些过于明显了,王允奇怪的低头看了眼。

“伯达这是何意?老夫可有什么不妥?”

“哦!”李放赶忙回神,“非是司徒的原因,晚辈只是因为见到了司徒,一时有些恍惚罢了。”

“哈哈!”

王允捋着胡子,仰头哈哈一笑,然后双臂展开:“伯达可看看,我可与他人有何不同?司徒也只是凡人而已,伯达文章做的好,这圣人至理却不可放下啊。”

“圣人云......”

王允话还没说完,一旁的王诚干咳了一声,打断了他。

“嗯?”王允愣了下,然后反应了过来。

尴尬的笑了笑,他抬手对李放示意:“伯达且先用茶,今日我可要好生向你请教一番。”

“不敢,不敢。”李放谦虚的回道。

端起茶来沾了沾嘴唇,李放赶紧就放下了,他可知道,古代这茶和现代可不一样。

抬头看向王允,不等王允开口,李放就先一步进言了。

要是王允真跟他讨论什么诗词歌赋,他可就真露馅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