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震古烁今 > 第229章 徐妙锦的网红之路

十几分钟后,这章的内容已到尾声,念完董卓掷出画戟去刺吕布后,一个清脆的画外音响起。

“啪!”

惊堂木落下,画面中的那位女up主面对屏幕:“这正是:冲天怒气高千丈,仆地肥躯做一堆。若问撞倒董卓之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在最后结尾的音乐声中,画面逐渐暗去。

李放按下暂停,让电视先别自动跳到下一个视频去。

看向王允,李放发现他还在那里发愣。

“司徒?王司徒?”

李放喊了几声,这才让王允回过神来。

接着,好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王允脸色拉了下来,一甩衣袖:“方才那是谁人在胡言!老夫何曾有过女儿?更遑论什么义女了?还名为貂蝉?貂蝉分明是宫中女官之名,这是何人污老夫声名!”

说着说着,王允是真的动怒了。

刚才他是在思考那人讲述的连环计能不能用上,正好最近董卓和吕布之间好似生了嫌隙,说不定真能借此拉拢吕布。

一旦吕布答应下来,那铲除董卓就不怕天下大乱了。

因此这会儿他才意识到,刚才那个up主好像给他加了一个女儿,这就让他不能忍了。

有女儿也就罢了,还以貂蝉为名?

难道他王允也是董卓那般无视宫禁的乱臣贼子吗?

看他动气,李放反而放心了些,不怕王允生气,就怕他完全没反应。

只要他有情绪波动,那就证明这些东西还是对他有触动的,李放就有把握说服他。

“司徒稍安勿躁。”李放好言安慰,“我给司徒看的这个,是后世根据当时的一些历史,改编的小说,其内自然有许多虚构之言,确实做不得数。”

“小说家之言?”王允转头看过去,“你不是要给老夫看什么正史吗?就拿此物敷衍老夫?”

李放摇摇头:“自然不会这么敷衍,只是千年已过,汉字历经演化变迁,我们现代的史书司徒想来是看不懂的,我这才以视频的方式告知司徒,之后自有正史奉上。”

王允不客气的说道:“莫要废话了,速速找来正史!”

出于内心的不安,王允看着那些陌生的东西,以及诸如电视机等他理解不了的内容,越发的相信李放的话。

“难道这里真的是千年之......”

只是刚起了这个念头,王允就掐灭了这点心思:“不行!不能这么轻易就信了此人!”

这个时候,他迫切的需要别的证据,来说服他也好,彻底戳破李放的话也罢,他要一个确定的答案。

看王允急迫的样子,李放也不再拖延了,拿遥控器调出视频来。

同时李放事先又提醒道:“司徒一会儿如果听到什么不中听的话,千万不要动怒。须知千年之后时移世易,许多事在我们看来乃是古事,言语之上就会有些不敬,司徒可千万别......”

“汝废话颇多!”王允不耐烦的打断了他,“老夫乃当朝三公,岂能没有容人之量?速速......,办来!”

“唉!”

李放摇摇头,心中暗道:“希望您老一会儿能沉住气吧。”

随着李放的操作,视频跳到了下一个,只是封面上的字,就让王允脸色有些发白。

视频标题很长:大汉中兴被拦腰打断,王允是如何彻底葬送了大汉最后的机会?

“唔!”

王允捂住胸口,感觉有些气短。

“司徒?”李放凑过去想要给他顺顺气。

毕竟年纪这么大了,刚才在汉末还跟李放又闹腾了半天,身子再健壮,也比不得年轻人。

“别过来!”王允厉声呵止了李放,“老夫还没死呢!不必如此!”

说这话的时候,王允眼睛一直盯着电视屏幕,半点都不挪开。

他倒要看看,自己的什么操作,能彻底葬送了大汉。

在简单的up主套话和前情回顾后,后续的话,让王允更加坐直了身子。

“董卓被铲除了,而作为刺董的核心执行者,司徒王允接过了大汉权柄,他本能辅佐少年天子成就中兴之象。可是,从初平三年的四月二十三日董卓被杀,到六月一日长安再陷,王允只用了这短短四十天就彻底葬送了大好局面,也彻底送走了东汉的最后一口气。”

“那么,这四十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今天,大家就请跟随up主一起走进东汉末年的长安四十日。”

“友情提醒:本视频所有素材均取材自正史记载,与《三国演义》无关,且其中有up主的合情推理,若有什么疏漏,欢迎各路大神在评论区指出,大家一起探讨。”

随着片头的结束,视频正式进入正题。

李放看了一眼王允,发现他已经沉迷其中,李放给任红昌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跟上自己。

二人轻手轻脚的朝着楼梯口走去,下到了一楼。

“让司徒一个人在上面待会儿吧,反正他总不能翻窗跑了。一会儿那视频里要揭他的短处,我怕老人家受不了。”

李放给任红昌解释了句。

任红昌点点头,担忧的回头看了眼楼上:“揭司徒的短,会不会引得司徒生怒啊?”

“应该不会。”李放笑了笑,“王允这个人,逆境的时候他是很能忍的,董卓他都能屈身侍奉,还怕这点?就是顺风的时候,他就不会玩了。”

说话间,二人已经来到了柜台前。

徐妙锦正在那里低头玩自己的新手机呢。

听到身后的动静,徐妙锦用探寻的目光看向李放:“王司徒来了?”

李放向上指了指:“楼上看视频呢,我带红昌下来吃个饭。”

“唉,对了,你下午饭吃了没?”

徐妙锦回道:“李家兄妹俩还记得我,出去给我买了饭,二人才跑出去玩,总归是没饿着。”

说话的时候,徐妙锦百无聊赖的抬起头来:“你说我要拍什么视频呢?方才我和菁菁讨论了半晌,也没个定论。”

说是要当大网红,可第一步徐妙锦就卡住了。

她没有题材。

徐妙锦是不反对出镜,可有一点,像那些女子一样,在网络上跳来跳去,以舞取悦他人,徐妙锦是肯定做不到的。

跳舞她自然会,可那是从小的家教,而非是像烟花之地的女子一般,跳给那么多人看的。

徐妙锦的家世,不允许她做这些事,哪怕是在现代。

她和汤菁菁联系上之后,二人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个主意。

汤菁菁是拍舞蹈的,徐妙锦不愿意,她也没别的主意了。

听了徐妙锦的问题,李放毫不犹豫的说道:“现成的题材摆在那,你还在纠结?这个赛道,你堪称无敌的啊。”

“什么题材?”徐妙锦不解的问道。

“中国古文化啊?”李放看向了她,“也对,你对现代的了解只是流于表面,确实想不到。”

来了兴致,李放拉过一个凳子来,反正视频长着呢,不差这一会儿。

“现代人物质富足了,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富足,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李放微微抬头:“哦,对了!保暖思淫欲!”

“啊?”徐妙锦和任红昌都惊了。

徐妙锦怒目而视:“你在胡言什么!”

“不对!不对!”李放意识到了口误,赶忙摆手,“反正大致是这个意思就对了。”

看着眼前的徐妙锦,李放赶紧转移话题。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可在千年的时光中,还是有很多东西都失传了。你想想,如果你能穿越世界,亲自拍下那些技术当时的样子,肯定会有人买单的!”

李放越发的振奋。

“而且不只是如此,这条路更有利于带货助农,将来真的能做大做强,你说的身份问题,未必不能解决。”

想起之前那个刚复出的非遗up主,那满屏的新闻消息,哪怕李放对她不感兴趣,也都被迫接受了许多消息。

如果将来徐妙锦真能做到她那个体量,身份问题应该真的好解决。

他现在所在的这个城市不是什么一线城市,一个大网红能拉动的经济确实不容小觑。

越想李放越觉得这条路靠谱。

李放兴冲冲的规划道:“你看啊,不只是大明,将来你还可以去大宋、大唐、大汉乃至大魏,不同世界的风土人情,外加特殊的人文氛围,剪辑成视频后,肯定足够吸引眼球!”

“可要是徐姐姐将那些都拍下来了,被人看出破绽来怎么办?”任红昌担心的问道。

“不会的!”

不等李放解释,徐妙锦自己就先开口了。

“如果我只拍大明的风景,说不定真有人脑洞大猜到一二,可要是加上别的朝代,恐怕就不可能有人相信了!”

这一点,徐妙锦在看了不少视频后,已经很确信这一点了。

李放赞同的点头:“当一件事荒唐到了极点时,怎么会有人相信呢?这个时候,你说实话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那你说,我先拍什么?”徐妙锦已经迫不及待了。

“这个先别着急。”李放示意她稍安勿躁,“我先给你找几个这方面的up主,你先学习一下。”

李放拿过徐妙锦的手机来,低头翻找,同时还补充道:“也不只是那些技术,或是古风舞蹈,古代美食,古代建筑,哪怕是古代的街景,你都可以拍拍。你不想跳舞,可以找别人跳啊,你家里难道养的没有舞姬?”

李放越说,徐妙锦越觉得前途光明,心头的迷茫顿时一扫而空。

原来她还有那么多能拍的东西。

“我听菁菁说,用手机拍摄有些业余,好像还要买什么专业的仪器是吧?”徐妙锦满怀期待的规划着,“那东西贵不贵啊,你给我那些钱够不够?”

“只能说四个字,绰绰有余。”李放笑着答道,“你回头让汤菁菁给你开个单子,随便买。”

说完,李放把手机递还过去:“我给你关注了几个人,你自己翻看一下,体会下其中的意思,回头就可以试着去找题材了。”

“嗯。”徐妙锦接了过去,饶有兴致的翻看着视频。

李放见没事了,朝着任红昌一挥手:“走,咱俩出去填填肚子去。”

他一马当先的出门,任红昌跟在身后,有些顾虑:“要不我还是留下吧,郎君自去便是,让司徒一人......”

“走吧~~~”

李放主动拉着任红昌的手,经历了方才在汉末的危险,李放此时也大胆了些。

“司徒他也是肉体凡胎,不吃饭他也会饿的,我们给他带回来点,正好让他看完视频后,补充补充能量。”

被李放主动拉住小手的任红昌有些懵了,这会儿只顾着脸色通红,再无一丝反抗之力的跟着李放向前。

没一会儿,二人来到广场后面那条小吃街,李放买了些炒面、烧烤什么的打包带走。

在等待出餐的过程中,他还专门往广场那走了几步,可惜没看到李治兄妹俩。

不过李放也不担心,现代社会,李治都那么大了,不可能出什么事儿的。

他们这儿治安也一直不错。

很快,李放要的东西就置办齐备,二人拎着吃的返回了超市。

“这是给你带的夜宵,今晚你一个人辛苦了。”

李放给徐妙锦留了些,剩下的和任红昌一起带上了楼。

徐妙锦招呼了一声:“等下别忘了,送王司徒走的时候告诉我一声,我拜会一下!”

作为青史留名的人物,还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徐妙锦自然想见见他。

这样的机会可是不多。

“行!等下我叫你。”李放应了下来。

二人走上二楼,电视机里的视频还在播放,王允脸色十分难看。

视频里的声音响起:“我之所以对王允有所批驳,是因为在那个时代的大潮中,我会不可避免的将他与曹、孙、刘这样的顶级人物去比较。作为大汉的最后希望,他的刚直却事实上灭亡了东汉最后的希望。”

“可是回望历史,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里,王允都是一个被值得铭记的人物,那也是大汉士人最后的光辉了。之后的魏晋玄风之盛,哪怕想找一个王允这样的人,也很困难吧?”

“如此对比说来,作为东汉的绝唱,能有王允为东汉谢幕,可能也是一种幸运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