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放这番话说出来,有理有据,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一旁的郭氏虽然不明白李放为何敢如此放肆,可对李放的论点却也无话可说。
一片沉默中,还是吕夷简开了口:“这小子话虽然不客气,但确实有些道理,老臣知晓官家仁德,但如此之举还是有些过于兴师动众了。那些御史方才退去,若官家执意大赦,臣恐会有人去而复返。”
赵祯有些失望,但思量再三还是勉强应了下来。
“赦免罪犯不行,那朕捐修庙宇应该没什么问题吧?”赵祯看向李放。
要是李放再反对,赵祯就真要炸了。
这件事其实李放也不是很赞同,花费那些民脂民膏给和尚老道作甚?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国家的皇帝终究是赵祯。
“他自己都不心疼自己的国库,我何必再多嘴,惹人生厌。
想明白了这些,李放侧过脸去,随口回道:“你愿意花钱就花呗,反正不用我出钱。”
李放话说的不客气,但赵祯却松了口气,若非意外,他也不想跟李放对上。
一旁的郭氏看着二人的互动,脑中开始不断的猜测,这李放究竟是何来头?
他如此放肆,为何一旁的宰相吕夷简就当没有看见似的。
这时,可能是为了缓和关系,赵祯拉着郭氏的手给她介绍道:“皇后不必惊异,这位非是我大宋臣子,而是天外之人。我二人平辈相交,互叙朋友之谊,非是君臣。”
赵祯的话,严重冲击了郭氏的三观。
纵观古今,哪里听说过皇帝有朋友的?
要是有朋友,皇帝又如何能被称为孤家寡人?
郭氏忍不住看向吕夷简,却发现他对赵祯那番话无动于衷,一时间她都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
目光游移,郭氏看向了李放,李放撇了撇嘴说道:“皇后可知道,要不是我为你说情,皇后哪里有机会与老赵重归于好?还天天嚷嚷着要治我的罪。”
说实话,之前看历史的时候,李放只觉得郭氏有些可怜。
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和别的女人厮混,她去找上门也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在原则上,她才是皇帝的正妻,其他的妃子、美人什么的,如何能跟她比?
结果却落得个惨淡收场。
可真的见到了郭氏本人,李放才知道,什么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郭氏的骄横更甚于尚美人,而且脑子好像也不好使,压根看不清形势。
也难怪历史上被赵祯所厌弃。
郭氏听李放那么说,呆呆的看向赵祯:“官家......”
她想询问一下赵祯,李放说的话是不是真的。
只见赵祯默默的点头承认了下来。
随后,赵祯看向李放笑着说道:“何以如此生分,你我平辈相交,我的皇后,你称呼嫂嫂便是。”
“嫂嫂?”李放惊诧的看向赵祯。
迎面对上赵祯的笑容,半晌,李放也笑了出来。
他笑骂道:“得了吧!算起来,你现在可比我小了两岁,我没让你叫我阿兄就算便宜你了,你媳妇还想占我便宜?我该叫弟妹的!”
赵祯那边据理力争:“若按历史来说,朕大了你不止千年,你呼我为兄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就这个称呼问题,二人掰扯起来了,谈笑之间,方才那种紧张的气氛就慢慢的消散了。
当然,最终二人也没掰扯明白,还是原本那么糊里糊涂的称呼。
就在二人说的差不多的时候,郭氏总算是反应过来了,在吕夷简的眼神提醒下,犹豫的郭氏还是站起身来。
向前走了两步,郭氏缓缓行礼:“见过叔叔。”
总归是有了改变,要换做以前,她怎么可能低头的?
刘娥死后的这几个月,尝到了什么叫人情冷暖的郭氏,如今也开始有了些许的改变。
起码在别人的提醒下,她还是能做出些正确的判断的。
只是,她嘴上如此说,可心里却还在嘀咕,这是什么事儿啊!
堂堂大宋的一国之母,见了自己亲爹亲娘都不能行礼的,现在还要给一个年轻人行礼。
那边的李放自然知道郭氏称呼的“叔叔”是什么意思,肯定不是让他长一个辈分,而是顺着赵祯的话说的。
不过他也不好跟女人计较,更何况是一个孕妇。
起身虚扶了一下,李放开口说道:“多礼了,多礼了,你现在可是双身子,小心点。”
“对,对,对!”赵祯紧张的扶住郭氏,又让她坐了下去。
见到李放不甩脸子了,赵祯也乐呵了。
“皇后只要知道,这位非比常人就行了,对外就不必透露了。记得他是你我的兄弟,更是我这皇儿的大恩人就足够了!”
“大恩人?”郭氏顺势问道,“不知官家所言是为何事?”
赵祯表情有些凝重,看了看吕夷简,又看向李放:“皇儿虽然有了,但要保住他,却还要更加小心才是。”
郭氏一愣,有些慌张的抓住赵祯的手:“官家,官家为何这么说?妾的孩子,孩子......”
拍了拍郭氏的手以作安慰,赵祯对李放说道:“关于皇宫建筑之事,我还未与吕公明言,你帮忙讲一下吧。”
赵祯只知道皇宫里的建筑有毒,是铅粉和朱砂造成的。
可要说起具体原理,他就说不明白了,因此也就一直没和吕夷简说自己的子嗣问题。
如今要想办法让郭氏离开皇宫养胎,那必少不了他这个宰相的配合。
所以,才特地留下了吕夷简这个知情人。
“皇宫建筑?皇宫建筑有什么问题?”吕夷简追问道。
一看赵祯二人的表情,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李放便把之前在现代查到的那些资料又复述了一遍。
当他李放说完情况之后,郭氏忍不住朝着赵祯的方向靠了靠,然后情不自禁的捂住了口鼻。
吕夷简面色凝重的看着周围的宫墙,他实在不敢相信,这里面都是有毒物质。
“自周及宋,老臣本以为是五代乱世,导致几代皇帝子嗣不昌,没想到,竟然还有此等原因。”
赵祯感慨道:“若不是去了现代,朕又如何能料到此事?”
“可是官家。”吕夷简有些为难的上奏道,“此时无有其他原因,若要重建皇宫,开支太大,群臣不可能同意的。届时引发的动乱,非是这次可比。”
“这也是朕所担心的啊。”赵祯叹息一声,“所以我们之前想了个办法,你看能否找个借口,让皇后出宫养胎,在宫外将皇儿养大,再接入宫内。”
说罢,赵祯看向李放:“我记得你说过,这种毒害,年岁越大,越不容易受到影响对吧?”
“没错。”李放点头,然后又补充道,“而且,再过上几年,等几项改革陆续上马,我觉得到时候就该有钱了,修建整个皇宫自然不现实,但改造一两处宫殿应该是可以的。”
听了李放的回答,赵祯再次把期盼的目光转到吕夷简身上:“吕公,如何?”
皇后出宫,还是怀孕的皇后,这件事可不小,吕夷简必须好好考虑一下,该如何行事。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吕夷简看向李放:“既然皇宫中的建筑有毒,那宫外的建筑会不会也有?我想你应该记不住所有的有毒材料吧?万一漏下一二......”
这是皇帝的孩子,必须再慎重不过了。
“我们可以新盖一栋房子。”李放提议道,“改造皇宫不容易,那改造寺庙还不行吗?就借着皇嗣降生,重修庙宇的机会,造一栋新房子出来。”
吕夷简缓缓点头:“这倒是个办法。”
这时,一旁的郭氏忍不住开口了:“那这段时间里,我和皇儿呢?还在皇宫里住吗?万一皇儿有个好歹,官家,我还有何面目见您!”
一想到周边都是毒素,郭氏就有些不寒而栗,她明显在心中夸大了建筑的毒性。
这个孩子,是她地位的保障,也是她的立身之本,说不得就是下一任的大宋皇帝。
而且,出于自身的母性,她也不想让这个孩子处于危险之中。
“其实也不用太着急。”李放安慰道,“些许微量的这些毒素,并不会危害到人体,你看这些大臣,每天在宫里办公,不也没几个影响到生儿育女的吗?”
可只是空洞的言辞,如何能缓解一个母亲内心的担忧。
郭氏嘴上虽然说着放心,但表情和眼神还是透露着紧张。
见她这种反应,李放无奈,只好叮嘱道:“既然你真的担心,那就尽量在室外待着,那些毒素都是在墙壁之间。现在这天气也不冷不热,你多在室外待着,就能削弱影响了。”
算是出了个主意,只为了安郭氏之心。
而且她怀孕了,多出来走动走动,也有益于她的身心健康,一举两得。
听到有解决办法,郭氏这才稍稍有些安心,谢过李放之后,便开始盘算着,这段日子要如何度过,才能保护自己腹内这个孩子。
见郭氏消停了,三个人就开始讨论,到底以什么名义,才能让郭氏出宫养胎。
而且出宫之后,又该如何保证安全,这一切都需要详细计划好才行。
三个人商议了半天,最终才敲定了一版方案,
有吕夷简这个宰相在,自然充分考虑到了各方顾虑,找的理由也是朝臣无可辩驳的。
吕夷简自信的说道:“官家在早朝上如此行事,老臣再随声附和,想来便已足够了。”
但想着刚才讨论出的方案,赵祯总觉得有些不太好。
“吕公思虑周全,只是朕还有一事想说。”赵祯用探寻的目光看向吕夷简。
“官家请讲。”
赵祯清了清嗓子:“关于皇后养胎之地,朕,朕想亲自出宫去看看。”
在现代待久了,原本只是循规蹈矩做官家的赵祯,心也有些野了。
之前的出宫,都是坐在车里,搞的也都是一些政治活动。
这一次,赵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真正的深入一次民间,只有这样,他才能真的看清这个时代。
现代的民间他见的多了,现在,他想看看自家的天下。
可是他也知道,按照古代的观念,天子白龙鱼服深入民间,是绝对不该做的,因此他说话时才显得那么没有底气。
原因就是担心吕夷简反对。
说出自己的意思后,赵祯连忙补充道:“毕竟事关皇儿,朕初为人父,吕公也该知晓朕的心思。这番舐犊之情,还请吕公体谅一二。”
可出乎他预料之外的是,吕夷简却并未反对。
他看向赵祯,起初确实有些错愕,但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既然官家如此说,那老臣岂有拒绝的道理。而且......”
说到这,吕夷简看了看李放:“官家在现代都已经微服私访过了,在我朝也不差这一次了。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官家将来治国理政,也能有所裨益。”
他这话说的,反倒给李放整不会了。
推己及人,要是让李放一辈子都生活在宫墙之内,他觉得他自己会疯的。
赵祯想出去走走,李放正想帮着劝劝吕夷简。
没想到吕夷简突然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看到二人惊愕的样子,吕夷简轻笑一声:“官家是觉得,老臣怎会不加任何反驳就同意了此事?莫不是其中有诈?”
“哪里,哪里。”赵祯尴尬的否认。
吕夷简摆摆手:“官家不必多言,老臣能猜得到。之所以老臣没有反对,还是因为那穿越之事。”
视角缓缓抬高,吕夷简语重心长的说道:“官家见惯了现代的风景,可别忘了,您还是大宋的天子,万民拥戴,百官敬奉,这份责任可是很沉重的。”
原来吕夷简是担心,赵祯被现代的浮华给迷了眼。
今天前去现代时,赵祯带着他出去转了一圈,他就发现了,赵祯有些沉迷其中。
对现代的各项发展,更是赞不绝口。
为了提醒他,吕夷简这回才松了口。
他继续补充道:“而且,官家白龙鱼服之事,老臣最担心的便是安全问题。可如今官家有了那穿越之能,在两界之间随意往来,老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好!好!”赵祯极为欣喜,“吕公通情达理若此,朕心甚慰!今日双喜临门,实在是我大宋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