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娃于80年代初出生南方的一个小山村,村庄的四周都是山,山的尽头还是山。
每当夏天的傍晚,村民燃烧稻草的秸秆或干草以后,整个村庄都烟雾缭绕,仿如仙境。
要想走出该山村,只能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坐上农村中巴车一路坎坷,一路颠簸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所在的小县城。
小时候,三娃就立志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三娃从小就认真读书,仔细学习课本知识。
每天放学后就拿着课本在家门口就自顾自认真地念起来,经常引起路过村民的侧目。
村民见了纷纷打趣道:
“这孩子将来会有出息。”
“至少比他爸妈强,不用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也是,咱们村很久都没出大学生了。”
……
三娃也无所谓,总是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随便他人的评价。
三娃的母亲是朴素的农村妇女,泼辣、能干、有主见。虽然没有读几天书,但也知道读书和教育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三娃的父亲也是老师本分的农村人,也是当时农村少有的“文化人”(高中毕业)。
为了抓好三娃的学习和教育,三娃的母亲从小学就开始对三娃“约法三章”:
每天放学回家要帮助干农活,如放牛等,
放牛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不能贪玩,
平时不能看电视,只有周末才能看1小时,
等等。
尽管80年代的电视仅仅是黑白电视,但是对于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而言,也是唯一的娱乐方式。家里除了电视是电器产品,就剩下手电筒是电器了。
放牛也是三娃难得的快乐时光,每次放学后找到同村的小伙伴一起把牛牵到青草肥沃的山上,然后就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起了捉迷藏、“斗牛”、掏鸟蛋、抓青蛙等等,童年的乐趣总是数不胜数。
在学习上,三娃也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对于第二天老师上课的内容,他总是在写完当天的作业后就提前一天就预习好。对于不懂的地方,他总是积极跟老师提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回报。三娃的成绩名列班级前茅,经常能考到90分以上。因此,每个学期结束后,三娃总是能评为“三好学生”。
得到“三好学生”奖状以后,他父亲就把奖状张贴家里的墙上。几年过去,家里都贴了满满一墙奖状。
每次亲戚朋友或邻居到家里来,无不发出感慨:
“这孩子成绩不错,将来可以考大学。”
“要是我小孩成绩有这么好就谢天谢地了。”
“李家是不是祖上冒青烟了”
……
几乎全村跟三娃父母同龄的家长都特别羡慕三娃的成绩,三娃也成了本村“别人家的孩子”。三娃的父母在村民面前也觉得特别有面子,家里的重活累活也尽量不让三娃干,让三娃有更多的读书写字的时间和精力。
尽管父母对三娃非常“关照”,让他尽量少干体力活。但是,一到夏天,三娃除了放牛还要跟父母一起到水田里帮忙“双抢”(所谓的“双抢”就是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既要抢收早稻,又要把晚稻种下去)。
时间紧,任务重,太阳毒!每经历一次“双抢”,三娃全身都会晒黑,黑得跟“非洲人”有得一比,身上也要脱一层皮。
夏天的水田里的蚊子特别多,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蚂蟥也经常光顾,时不时吸走几毫升雪。身上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黏糊糊的与身体“粘”为一体。
在水田里割稻子或插秧,三娃总是要面朝地上的黄土,背要朝天空,否则都干不了活。所以,三娃总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悲惨”生活。
不过,通过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让三娃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也让三娃明白了,只有通过读书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既然吃不了生活的苦,那就吃读书的苦吧。
为此,三娃读书的劲头更足了。每天回家,他总是把学校的课本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书上的字都被翻得脱色了。同村的小伙伴都在追逐打闹、捉迷藏、看电视连续剧,他却总是不合群地躲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写字。
由于推行改革开放不久,80年代的农村确实不算富裕,加上三娃的父母又是老师本分的农民,家里的经济条件总是不尽如人意,除了过年过年,餐桌上也很少能见到肉类食品除了青菜还是青菜,大部分都是自己家里菜地种植的。可三娃却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营养跟不上,所以三娃总是很瘦小,身体长不高,也长不胖。
种田也是“看天赏饭吃”,年成好和风调雨顺的年景,稻谷还能丰收。年成不好的时候,连自己家里人吃的“口粮”估计都要打水漂了,更别说交“公粮”(按照当时的政策,每户农民要按照人口数上交“公粮”)了。
即使粮食丰收了,稻谷的价格也一直偏低。上级政策也一直在推行粮食补贴,但补贴也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粮食价格普遍低的现状,农民种粮的付出跟收入不成正比。
当时农村人都希望能学习一门手艺,比如木匠、泥水师傅、电工、篾匠等。按照农村的传统观念,有一门手艺傍身,在农村至少不会“饿死”。而且,村民对手艺人都非常尊敬和敬仰。
三娃的爷爷就是一名篾匠(用竹子的薄片编制各种用品的手艺人)。每当村民要制作箩筐、簸箕、背篼的时候,都要请三娃的爷爷上门编制。每当这个时候,除了要支付工钱意外,还要“好吃好喝”地招待好。因此,爷爷总是能从主顾家带回来一些好吃的东西给三娃解解馋。这个时候,也是三娃童年快乐的源泉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篾制品已经被逐步取代。但篾匠的工作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义。
农村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三娃总是在日复一日的上学、放学、放牛、干农活、做作业、睡觉、上学、放学、放牛、干农活、做作业、睡觉……在循环往复和周而复始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在山坡上放牛的时候,三娃躺在草地上,有时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并做起了美梦,梦见自己离开了小山村,来到了五彩缤纷的大城市、穿上了新衣服、住进了大房子、吃上了美味佳肴、开上了小汽车……
奖状也贴满了家里的一整面墙。一眼望过去,感觉非常壮观,说是成就感也好,无形的激励也罢,一张张奖状如同一步步阶梯,让三娃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仿佛成功的人生目标就在眼前。
三娃也在农村的“恶劣”环境中逐渐历练着心智,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无奈,或许,三娃知道这是人生的一种精神财富。在大部分情况下,他总是一笑而过,从容面对,内心总是波澜不惊,总有一种让人心疼的成熟与稳重。
或许,挫折也是人生的必修课,让每个受教育的人能激发内心的潜能,丰富内心世界。正如当时比较流行的《真心英雄》这首歌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