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考中秀才了?这是好事啊。”
沈云之是沈敬武的孙子,老族长的曾孙,叫他一声小叔父呢。
“虽说坐了红椅子,但到底也是秀才。”王氏面上满是笑容。
沈家人有人高中,家族日益壮大,就不是孙子一个人顶着沈氏一族了。
日后到了地底下,面对老头子,高低能在老头子跟前耍威风。
想到信中侄儿的话,王氏看向孙子:“那你对敬武的提议有看法么?”
这封家书除了问候沈家人和报喜,沈敬武还问能不能让沈云之到岭南来求学。
岭南的学风比幽州府半斤八两,若不是有别的想法,沈敬武这个当爷爷的不会让刚中了秀才,正是亲香的时候,让孙子大老远从北地到岭南来。
“到岭南来也好,有我盯着,日后乡试也有几分成算,只是北地到岭南路途遥远,还是要好好谋划一番。”
恰好府学他准备和胡学政整顿一下,以沈云之的本事,幽州府的府学也很难进去。
他不是不能帮,虽说高知府和桑学政不在幽州府了,他还是有些人脉在的。
但沈家人有别的想法,他亲自指点沈云之更好,想来他们对沈遇安的本事更相信。
“说得也是,我们从京城而来,碰上不少蛇虫毒物和瘴气,若是让云之那孩子自行过来,怕是有危险。”
“我和丁镖头合作了一个镖局,看看他们有没有去北地的计划。”
王氏微微点头,“行,这事就交由你办了。”
“你说老族长他们也是的,直接跟着商队到岭南就好了,非要提前知会一声,一来一回就是小半年,没得耽误时日。”
王氏笑着和孙子抱怨着。
“老族长办事一行妥帖,一般人若是直接上门叨扰,主家谁会开心,不过奶你说得对,以咱俩家的关系,没必要如此生分。”
沈云之若想参加下一次的乡试,定是要紧着些,北地和岭南一南一北,这么一来回确实耽误时间。
用祖孙俩的意思来说,提前写信告知,人随后跟着过来就行了。
北地,宁安村。
沈敬武来到老族长房中。
“父亲,不然就让云之启程去岭南吧,再过些时日,北地就开始下雪了。”
老族长精神头不错,听到儿子的话摇头,“你小叔家中没回复,直接上门太冒昧了。”
“爹,婶子什么脾性你也是知晓的,不可能会拒绝云之过去。”
对于父亲为什么这么执着非要收到回信,才让孙子启程去岭南,沈敬武有些不解。
“岭南乃蛮荒之地,遇安说过那里瘴气多,这么突然过去,也不知道云之能不能适应,云之可是咱家最出息的孩子了,你这个当爷爷的就这么放心让云之去岭南?”
这一去可是好几年,老族长对于儿子的计划有些担忧。
“大丈夫不能被这四方天地围困。”
“也罢,我就厚着脸去求求你婶子,再捎封信过去,这些时日,你和二儿媳准备好云之的包袱。”
“哎,爹,你放心吧,云之是儿子的孙子,自是准备妥帖的。”沈敬武欢喜应道。
于是,远在岭南的王氏没多久又收到了一封来自北地的家书。
今日沈家人都在,沈遇安难得休沐一日,一早也在家中。
得知沈云之要来,沈家人都很开心。
“如此也好,丁镖头他们也没有去往北地的计划。”沈遇安看着家书嘴角轻扬。
他正准备问相熟的罗森两位行商,二人行商多年,行走江湖,法子可比他这个当官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