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姐儿,让下人打扫一间厢房出来。”
沈青盼微微颔首,但有些为难起来,“府衙后院的院子到底没京城的大,没有单独的院子了。”
“就我院子的厢房吧。”沈遇安一锤定音道。
跟着他做学问,就在他的院子里也方便。
而且沈遇安准备让沈云之在府学做学问的同时,跟着他在府衙做事,日后在时务策论上,也多了几分见识。
“这样也好,明日我就让下人收拾出来。”
说完沈云之的事,沈家人又讨论起这些时日开的铺子来。
“熟食铺生意不错,不知是不是今年减了赋税的原因,百姓们舍得花用了。”
沈青盼看着手中的账本,笑得眼睛弯弯的。
王氏拿过账本一看,“没想到一间小小的铺子,收成竟是不错。”
南海郡开了两间熟食铺,南海郡附近的州郡一共开了三间,生意都很旺。
“铺子里的烤鸭和盐焗鸡,酒楼定的不少。”沈遇安翻着账本。
“罗老爷打算在别的州郡再开一间奇珍楼,把桃溪村的鸡都定下了,看来盐焗鸡是不能再卖了。”
一家人正说着话,下人提着不少东西进来。
“这是?”
管家见主家问起,连忙说道:“几个老百姓送来的,老夫人,小人已经拒绝了,但那些人把东西放下就走了。”
管家面露难色,不是他要收东西啊,那为首的老丈一声令下,那些人就跟排练过一样,直接把东西放在门口就跑了。
那老丈更是发了话,人跑得最快。
沈遇安看着那熟悉的海带,无奈摇头,“应是渔村村长。”
沈家人也看到了海带,有些失笑。
“这海带也就咱们熟食铺和渔村合作,如今也就渔村有。”
这些东西不止海带,还有不少海物,还有一只鸡。
这可是大手笔了,渔村以前经常被海盗洗劫,这生活才刚好没几月。
“明日让三郎他们带些东西到渔村,让村长他们下次别再送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百姓们过得辛苦,沈遇安怎么好拿这些东西。
说个不好听的,这些东西对沈家来说,不过是一些吃的,但对百姓来说,可都是家中的好东西。
“是该如此。”王氏赞同地点头。
想了下,沈遇安顿住,“明日我亲自过去吧,我还有要事和村长商议。”
渔村靠海,做些海产品什么的倒是方便。
其实来到岭南,沈遇安也想晒些海盐,可惜,这些归盐铁司掌管,不是他能插手的。
尽管细盐之法是他提供的,他也会晒海盐,但盐铁司不会想看到他在岭南插手官盐。
日次,沈遇安带了不少东西到渔村外。
“叩叩叩。”
“谁呀?”
里面传来一个小姑娘的声音。
郑三郎往里面喊道:“小鱼儿,你爷爷在吗?我家大人有事和你爷爷商议。”
里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吱哑。”门一开,小鱼爷爷祖孙俩激动地站在门后。
“草民拜见知府大人。”
沈遇安从马车上下来,走到两人跟前,“村长快快请起。”
小鱼爷爷如今是渔村的村长了,原先的村长见海盗被抓,渔村又有海带的生意,有心想回来抢权,不过还是被沈遇安压了下去。
“天气炎热,大人里面请。”
小鱼爷爷迎着人往里面走,期间沈遇安问起海带的生意。
“大人念着咱们渔村,有海带的生意,最近大家的日子好过不少。”
来到堂屋,小鱼爷爷让小鱼去烧水,而他则是接待沈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