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大阿哥觉得要命的是,康熙得知了他宝贝儿子的惨样开始心疼了,他对废太子这件事动摇了。
废太子不是皇帝说一句废了就废了,就如册封太子一样也是有流程的。在没有正式开始废太子的流程前,康熙频繁召见宗亲和大臣,开始和他们回忆太子早年英明的样子,甚至话语里面开始为太子开脱了。
诸王不是听不出他的意思,但是宗室王和贝勒们盼着废太子,胤礽的脾气实在不好,如果可以他们想侍奉一个好说话的主子爷,比如说八爷。
所以宗亲们都装听不懂,康熙只能先把其他几个儿子放了,让四阿哥和大阿哥一起去看守太子。目的是让四阿哥拦着点,别让大阿哥弄死了太子。
大阿哥已经知道自己要与时间赛跑,老爷子明显想用拖字诀,想让一个有分量的大臣或者是宗亲出来拦着废太子,到时候老爷子再骂一回太子,这事儿就过去了。
别看现在宗亲们装傻,可是再等一阵子勇宪亲王从西北回来,她的分量足够了,只需要老爷子一句话,她带着自己的门人摇旗呐喊,加上太子的人跟着附和,废太子的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而翻身的老二是绝不会放过他的!
他要在勇宪亲王赶回来之前把事儿坐实了,他立即和八阿哥联手,准备早点把废太子的事提上桌面。
另一边康熙约谈官员,暗示他们上书为太子说情,这些大臣们也犹豫了。
面对着这样的大事儿,这些大臣们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这个时候为了讨好皇帝得罪了大千岁和八爷到底划算不划算?而且这时候出力,大家一起出力,太子到底会念谁的好?再有就是,太子的位置稳不稳,要是皇上万一后悔了怎么办?要是将来太子坐不上大位新皇清算自己怎么办?
这些大臣也开始装傻。
大臣们不接茬,宗亲们突然联手请康熙废太子!因为在行宫的时候康熙说了要废太子,既然皇帝亲口说了,言出法随,现在必要开始走流程,说废不废,将来皇帝威严置于何处?
这样一来,拿康熙的话堵住了康熙的嘴。大阿哥查了那么久没有查到太子谋逆,康熙本想亲耳听到太子鸣冤,然而太子一句话都不说,对此事漠不关心。最终康熙在九月十六下旨废太子,同时告知天下和附属国藩邦。
康熙对废太子的感情大家是看出来了,废太子废得很不情愿,因此大阿哥心里十分忐忑,废太子不死他夜不能寐。因此更是坚定要弄死废太子的心。
他跟康熙说:“若是您下不了手,儿子愿意去杀了他。”
康熙是真没想弄死胤礽啊!他惊讶地看着大阿哥,心里对大阿哥的印象直坠谷底。如果废太子暴戾,那么大阿哥就是冷酷。他担心胤礽会对兄弟下手,可如今看着,大阿哥是最有可能对兄弟下手的人。老大比老二更畜生啊!
因此他心里复立太子的想法更强烈了,拒绝了大阿哥提他动手除掉太子的提议后,他开始和大臣们开始谈神鬼了!
因为他废太子的诏书上写着“……凡此举动、类为鬼物所凭、狂易成疾。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心所恶、天必厌之。宗社事重。何以承祧。朕图维再三、万不获已……①”
这诏书就是活扣啊,太子被废的理由是什么?是“类为鬼物所凭、狂易成疾”。这理由严格来说是站不住脚的,谁家废太子的理由是太子中邪了?
因此康熙约谈大臣,大谈神鬼,就是为了让人上书复立太子。但是他话说得隐晦,大家都装作听不懂,前几日没废之前就没人愿意冒险博一把讨皇上的欢心,现在更不会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
然而姜还是老得辣,下面的人不同意康熙就不做了吗?这些人太小看这个自小就斗权臣的皇帝了。
此时另外一件事爆发了出来,有人状告大阿哥预谋行刺。大阿哥和江湖骗子张明德约定了十月十五行刺废太子,参与的还有五个亡命之徒。
与大阿哥现编都来不及的太子谋逆案不一样,告发大阿哥行刺太子的人可谓是证据充分。大阿哥如何和张明德商量的,找的是谁,参与的都有谁,人证物证俱全。
康熙捏着证据,看大阿哥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而大阿哥此刻只觉得遍体生寒!
第362章 闹分家
刺杀太子和刺杀皇帝的罪名哪个更重?
在大阿哥兢兢业业收罗证据证明废太子要谋反的时候,他要刺杀太子的证据已经摆在皇帝的桌子上了。
这件事对大阿哥的处境极其不利,大阿哥此时面临着两条路:要么是束手就擒,要么是拼死一搏去弄死废太子!
然而这两条路都是死路,束手就擒等于彻底放弃争储,下场绝不会好。第二条路弄死废太子对他也没啥帮助了!因为太子已经废了,他有准备刺杀太子的证据在,皇帝也不会再选他做太子了。
此时还有第三条路:向八阿哥低头!
但是这条路也一定是一条活路,和那两条路的区别就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现在自己是生是死,此事在皇父的一念之中,将来是在八阿哥的一念之中。有句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现在能活一命对大阿哥非常重要。
于是大阿哥私下立即和八阿哥勾兑,哪怕是伏低做小,哪怕怀疑八阿哥在背后捅刀子也要向八阿哥祈求活命的机会。
此时八阿哥只觉得胜券在握,他看到了宗室左右皇帝的力量,宗亲们逼迫着皇上废太子,也能把自己抬到太子位上。如今大哥跑来低头,得意之下笑得越发温和,自然是连连保证,顺便把大阿哥手中的势力接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