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夫一妻多妾制里,只有主外的那个可以纳妾。
婚姻之中,通常来讲,收聘礼带嫁妆的嫁者都是主内,给聘礼置婚房的娶者都是主外,但这并不代表双方事业的高低好坏,只是家中事务分配的多寡:
主内者需要料理家中大小事务。——其若是愿意,亦可出去发展自己的事业。
男女都可生育,但主内者需要受孕,子女要跟主外的一方姓。
主外者需要把所有财务收入交给主内者,由主内者分配。——这不是先定而后执行的规则,而是自古便是如此做的,是先有而后记录下的规则。因此,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如此做,除了赌徒等人,少有不遵守的。
聘礼和嫁妆都属于主内者个人所有。这是受律法规定的财产权,婚后归其自行支配,主外者和其家人不能随意取用,否则会被人瞧不起,且可告官。
此外,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里,主外的一方可以寻花问柳。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里,无论是主外方还是主内方,都不得与旁人有不当行为。
通常,婚姻双方定主内和主外,是以各自事业的繁忙程度、子女跟谁姓、谁来受孕来决定。
特殊的是,官僚体系里的婚姻,即便只是无品的官,为官者也必须要主外。——皇室成员的婚姻不尽相同,又是另外一种规矩了。
这是由于,主内,就意味着要管理家中的全部事宜——这是需要能力,也是极其耗费精力的,主内者若是还有自己的事业,那么就更是十分忙碌劳累的。为官者若是主内了,为自己的小家出了能力耗费了精力之后,又还能余有多少精力为国为民呢?
主内者,因为要管理家内大小事务,便可能需要在自己的事业上有些牺牲。因此,为官者是必须主外的。
这是为了保证为官者可以有更多的心思、能力和精力放在国家与百姓身上,把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并且,主外者为官员时,主内者参与的工作若是较好,将由都察院安排,进行考核。通过者才可继续工作——这是为了避免此家庭利用官员权力在工作中压榨了百姓的机会。
都察院并非天子耳目,而是一个国家的耳目。
若是婚姻双方皆是为官者,一般是流内官主外,流外官主内;若双方皆是流内官或皆是流外官,那么决定谁主内谁主外,则又只是出于子女跟谁姓、谁受孕,是双方商量的结果。
主外者,不分男女,普通人家称其“家主”,官宦人家称其“主君”。
主内者,女性被称“当家主母”,男性被称“当家主父”。
其它称呼上,“夫、妻”在这个世界并不特定指某一性别,“夫妻”这个词也并不单指男女,指的是婚姻关系的双方。若是男女婚姻则基本是男称“夫”,女称“妻”,若是男男或女女的婚姻,怎么称权看自己。
“父、母、爹、娘”是指男、女的,虽然提起“父母/爹娘”时也笼统地包含了同性婚姻的双方,但在同性婚姻里,生活中做子女的对双方都是喊作父亲和爹或母亲和娘的。
夫妻关系中,无论男女,主外的称“夫君”,主内的称“夫人”。此时“夫君”“夫人”是表示家庭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更为日常化的称呼,对男性主外者称为“老爷”,对女性主外者称为“老奶”,对主内者无论男女皆称为“夫人”。
出门在外,旁人不了解哪个主内哪个主外,对男的都可以称“老爷”,对女的都可以称“老奶”。
当皇帝的,就是皇帝,无需加性别。
做后、妃的,无论男、女,皆称“后”“妃”。
庶出子女,在法理上要把正室作为母亲/父亲来侍奉,称为嫡母/嫡父、母亲/父亲。而对自己的生母/生父,则称为生母/生父、姨太/叔太。
做妾者,无论男女,都称“妾”“侧室”;在自称上,无论男女,皆自称“妾”;于外人而言,对男妾称为“叔太”,对女妾称为“姨太”。
——
武功是全民都会的东西,即便是穷困潦倒的乞丐也不例外,每日都会练习一番,这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的存在。
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毅力、悟性和资质,甚至每个人能够接触到的功法都不一样,普通人只会最基础的功法。
那些好的功法丞相虽然也能找到,但孟淮妴求的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普通老师不止一个,好找;最好的武学老师也不止一个,却并不好找。
武功分为外功和内功,二者通常是一起修炼的。
内功决定身体耐力,更决定了功法可以施展出的威力,还能加强身体的自我保护。
外功则是指身体的强度、耐力、身法、招式等,无论天资好坏,外功都是需要下功夫去练的。
每种武功功法的外功和内功修炼方式都不同,好的功法能让二者相辅相成,差的功法则只能偏重一面。若是瞎学,还有可能反噬自身,毁坏身体。
除了受功法影响外,还有不少内功深厚,而外功不足者。是由于对内力的悟性好或者柔体资质好,但对外功的悟性差或根骨资质差,又或是不愿刻苦练习导致的。
不过,这种人也不用愁生存,因为有一种工作需要他们——蒸发工,蒸发工便是用内力帮人蒸干头发的工作,这种工作在春秋冬都很被人需要。另外,天分可以但体格弱的、身体有残缺的或年长了想回归简单生活的,这些人通常也都会选择这门行业。
而武学老师,可以让人少走弯路,经过好的武学老师点拨,对功法的理解也能更加通透,在武术一途上也能走得更远。
全民都会武,反倒算是全民不会武了,平时人们说起的“不会武功”指的便是那些只会基础的人,而比只会基础的人厉害上一两分的人才能称为“会武功”。
在“会武功”里,双方对战决定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武功高低也无法细致划分,但按照从低到高也被粗略分为四等:
撂人之功,指可以把“不会武功”者撂倒的三脚猫功夫。
劈石之功,指可劈开长宽高皆在三尺以上的石头。
碎石之功,指可把长宽高皆在三尺以上的石头震碎数块。
化粉之功,指可把长宽高皆在三尺以上的石头打为齑粉,这才算是高手。
比高手厉害些的是超高手,极其厉害的称为绝顶高手。
在每一个等级之中,又有普通、大、近之分。比如高手,武功从低到高,分为普通高手、大高手、近超高手。
能达到这些等级的,并不代表在同等级之内都是平手。比如,化粉的是三尺的石头,还是三尺的石头,以及石头的硬度等,都是有差距的。
决定武功强弱的因素有很多。外功招式领悟不了或没有条件学习的,对内功与外功的结合领悟不深的,对内功与外功的运用不善等等原因,都会导致武功弱。
外功与内功共同决定了轻功的强弱,即武功决定了轻功的强弱,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武功弱的人,是有可能练就一身好轻功的。因为外功不仅指招式,内功也不仅只有与外功结合的方向。有人专攻轻功,重练轻功这一项,他的外功和内功都为轻功而练。
但常说的“内功深厚”,却必然是指武功轻功皆出色的人。即武功高的人一定轻功高,但轻功高的人不一定武功高。
而轻功的高低主要体现人于高处来去的自如和隐匿程度,其次是速度的快慢。
武功强弱有很多因素影响,因此只粗略分级,但轻功高低却是可以根据速度较为清晰地判断。轻功高低分为一到十级,以速度论:
一至三级以八至十公里每时的速度可持续四小时;冲刺之下可提高到十二至十四公里每时,可持续一小时,而后降到六至九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
四、五级以十四至十五公里每时的速度可持续四小时;冲刺之下可提高至十八至十九公里每时,可持续一小时,而后降到九至十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
六级以十七公里每时的速度可持续四小时;冲刺之下可提高至二十一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而后降到十一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
七级以十九公里每时的速度可持续四小时;冲刺之下可提高至二十三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而后降到十二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
八级以二十一公里每时的速度可持续四小时;冲刺之下可提高至二十五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而后降到十三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
九级以二十四公里每时的速度可持续四小时;冲刺之下可提高至二十八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而后降到十五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
十级以二十七公里每时的速度可持续四小时;冲刺之下可提高至三十一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而后降到十六公里每时,可持续两小时。
高手的轻功一般在六至八级,超高手的轻功一般在八、九级,绝顶高手的轻功则是九、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