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科幻 > 半谋朝令半谋君 > 41

遥想当年,孟倚故十八岁中状元时,还是先帝当朝,而文耀皇帝那时二十三岁,还是个皇子。

当时的文耀皇帝乔寰已经极其不普通。乔寰是连中三元的状元,在二十岁中状元后,先帝非常高兴,当即任命他为吏部右侍郎;在乔寰二十二岁时,升任吏部尚书,此时权力已极大,很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在当时的朝臣眼中,孟倚故便是得罪了这个最有可能的皇位继承人。

在乔寰的提议下,孟倚故被外派到渌南省一个小县做知县。那时,可是受尽了嘲讽。

中状元后,要么不走仕途,若是走,则通常都是能够当京官的,至低也不可能低过从七品去。孟倚故虽然当的是个正七品的知县,但却是京官和地方官的差别,这样的起步恐怕一生都难有高度。

他在渌南省做了三年知县,提升了当地的生产值,又当了两年知府,亦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摸通了地方官吏的贪腐之道。二十三岁时,先帝又在乔寰的力荐之下,召他回京,做了正五品的京官。

后来一路高升,是在乔寰这个吏部尚书的帮助下——加上当时的先帝可能已经属意了其为继位人,便放任乔寰培植自己的人手和威望。

先帝给了乔寰权力,便是给了孟倚故权力。有了这一路赋予的权利,使孟倚故共花费六年时间铲除了大量贪腐之官,并按照地方官吏的特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考核和监察的政策。——虽然本世界各国的官僚系统为了防止官僚贪腐,而年俸极高,流外官年俸有8至25万合,其中师爷更有20至25万合;流内官中,从九品有30至40万合,正九品有50至70万合,到了正一品有800万合,超品则有1000万合。——但欲望是无穷的,总有人受不住诱惑。

百姓心中一口浊气吐出,皆道大快人心,自此对孟倚故很是推崇,对知人善用力排众议拔擢孟倚故的先帝和乔寰,亦是心服口服大呼英明。

孟倚故三十岁那年,乔寰继位为帝,以之大功,封其为丞相,且赐第三十亩——虽是有大功,说是特大功劳似乎还差些,圣上却赐第三十亩,此等殊荣,有大功加身,又有百姓爱戴,一介寒门的孟倚故自此终于在百年世族遍地的京师有了立足之地。

这时候,百官才明白,先帝在位时,前丞相致仕后,丞相之位空置一年,原来是给孟倚故留的。加上孟倚故自回皇城后节节攀升,原来乔寰当初请先帝派他当知县是为了历练他,让他到最基层积累经验、建立成绩,以后才能在身处高位时做的每一个决策能够考虑到百姓、社会环境、官僚环境等,以便能够更好的实施政策。这些东西,是科举过程学不到的,非亲身经历不可。

三十岁那年他风头无两,皇城甚至京中的权贵们都只认为他不过会是昙花一现,谁知时至今日,他依然稳坐丞相之位,且皇帝信任不减。

自他当上丞相之后,不枉皇帝培养,鞠躬尽瘁、事必躬亲,为大尧挖掘有用之人,保持吏治清明,使科举自他当上丞相起便毫无差错。

除了在一些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他还大刀阔斧的狠抓官场上以及人际交往中所谓“人情往来”之风——这是一种两百年前自前朝开始逐渐养成习惯,做点事便打赏、以钱收买人心,促使仆从作怪,以钱为尊,毫无道义礼仪的腐败风气。

为了不落后于他国,不使大尧国的社会风气以钱为联系而导致越来越冷漠虚伪,丞相亲自严格监察此“灭虚伪之风”的行动。

上至皇宫众人,下至富贵之家,皆不可因身份行授受财、物之事。比如,皇帝要传召某人,某人可以问皇帝身边的大总管是何事,这大总管也可以全凭心情说与不说,但万不可接受某人给的财、物。

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在普通富贵人家的宅院里也常有发生,有些资历的丫鬟小厮带个话便能收些赏钱。但是,自孟丞相严打此种行为数年之后,尧国上上下下便开启了“两袖清风”之况:

赏钱都必须拿在明面上,宫中侍者仆从,当差时身上不得带财物,若是带了,需向上级说明并记录。因为宫中会不定时的封宫大查,这个“不定时”是指皇帝何时想起来了便何时下达大查的命令——但这个时间间隔不会太长,每月必须有一次,若是超出一月了皇帝还没有想起来,那么自会有人提醒。

命令下达后所有宫人要即刻赶到司礼监中,不得有片刻耽误。大查时分男官女官各查男女宫人,宫人们排队等着进入一个屋子,在屋内脱到只余三角或四角内裤,头发也要解下,然后蹦跳三分钟,除此之外,衣物也会被人仔细检查。大查时连皇帝身边的大总管都必须接受检查。

在如此严格的条件下,若是宫人接受了旁人所赏财物,需得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纸笔,详细写下财物和日期后让赏赐之人亲自签字,这才能在大查时对身上多出来的财物有合理的解释。

即便是妃嫔,若只是赏赐自己殿中的宫人,则可任意;但若是想私自赏赐他人宫中的人,也得签字。签字自然不会签自己姓名,主子亲笔何其金贵,怎会写在此处?通常都是签写自己的宫殿名。

整个皇宫之中,只有帝后不必如此,他们身边都各有一名官员整日跟随,兼记录主子的赏赐之事。

除了宫内的主子外,其它入宫的人照规矩是不能赏赐宫人的,若是赏了倒也不会有处罚,但必须用宫人的纸笔签上自己的名讳,如此若是事发,那么为了赏赐而亲自给一个宫人签名,丢的是赏赐者的脸。

若是不按照规矩办事,想求个侥幸,赏赐者不给签字,被赏赐者也不求签字,那么被发现后,被赏赐者即便是解释了也无用,毕竟是他自己放弃了证据,那么便只有死刑了。

若是被赏赐者想求个签字,而赏赐者不给签,但这财物又碍于地位不敢不收,那么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司礼监,也不必说明是谁的财物,上交即可,——若是在赶到司礼监之前开始大查,那么便只能寄希望于赏赐之人愿意帮自己说句话了。不过,即便是赏赐之人站出来说话了,此人也会被逐出宫去。

上行下效,各臣子的府中仆人也是需要严格约束的,主子与其它主子的仆人之间不得存在私下赏钱物这种事。

整个规矩看起来麻烦,但只要不私自赏赐他人的下人,那么这些规矩便只是摆在那,麻烦不到自己身上。至于皇宫的每月检查,却也算不得什么,宫人众多,闲人也众多,每月一次的检查耽搁不了什么。

这样的政策,皇帝喜,不在大内和府宅当差的百姓也喜。

于是,皇帝明君的帽子又戴得更稳了些,而孟丞相清廉公正的品性又更深入人心了些。

全国百姓都在夸赞这种寒门出生的人方能体会寒门之苦,才会爱护人民,相信他会成为为国为民的一代贤宰。

但是,时日一长,风向便变了。

孟倚故的一系列政策,朝野内外都必会称赞皇帝知人善用,花费心力为百姓培养出这样的一个好官,却不代表都会真心赞扬他孟倚故。

孟倚故这些年做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大快了不少百姓人心,却也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一些皇宫中的宫人和府宅里的嬷嬷仆从都对他厌恶至极——这也是为数不少的百姓,更何况还得罪了一些官员。

这些人当然不会也不敢去找皇帝麻烦,更何况在他们看来,那些政策可都是孟倚故提出的,皇帝只不过是给予了支持而已,而提出者孟倚故才是他们应该解决的人物。

只不过,他们也只是心里想想外加暗地里搞点动作而已,孟倚故是皇帝跟前的红人这一点举国皆知,其官场经营这许多年,也已手握重权。

是以,只要孟倚故还得皇帝器重一天,他们就不能在明面上做些什么。

在孟淮妴看来,皇帝是执棋之人,他利用寒门出生的孟倚故对抗那些思想固化的老顽固——不仅是孟丞相年轻且出身寒门,朝中许多要职都是出生寒门的年轻人担任。

皇帝利用孟倚故大大整顿了一番尧国风气,博得了好名声。他是继位为帝的,不是开疆辟土的创业之君,前朝商国最后三位导致走向灭国的皇帝无一是因喜奢靡,那商朝四百多年繁荣昌盛所积累的财富,在经历过最后三位或无能或昏庸残暴的君主和战乱后依然充盈,这就使得尧国繁荣昌盛,便没有多少空间使当今陛下成为中兴之君。

孟倚故成为丞相之后,一系列大张旗鼓的政令正是当今陛下给自己创造的机会。

若一旦出事,所有的坏名声都只会推到孟丞相头上去,皇帝只需要端坐其后享受一切好处,孟丞相在前面承受着来自各方的恶。

虽然孟丞相也会因此得到大部分百姓爱戴,但那只是政令推行的头几年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百姓对他好的印象渐渐淡却之时,那小部分百姓的恶便会逐渐发挥作用……

往后,孟丞相在百姓看来,是帝后二人之下高高在上的丞相大人,他们路过荣耀至极的三十亩丞相府周围,早已忘记孟丞相出身寒门。

大多数百姓又最喜欢看站得高的人摔得惨,不知道是谁煽动的,连孟丞相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都开始在百姓眼里,变作了铲除异己。

孟倚故出门不再会拥有百姓全心信任的爱戴眼神了,而且他在官场上将必须仰仗皇帝的推重。

对于皇帝而言,他的权力可以制衡官场上其它权重之人,他的行为为国为民,他的名声又好坏参半,他的能力为己所用,他的生死掌握手中。

这是皇帝培养的最好的一颗棋子。

但还不够,只是不知,那些或寒门或贵门出生的年轻一代里头,哪个,是他第二好的棋子。

这些道理,孟淮妴渐渐看得明白,她相信,孟倚故也已明白。

但是,孟倚故是绝对甘愿做这颗棋子的。

他只管一心为国为民,受当朝百姓非议也无碍,只要他的举措对后世有益,便能够享受后世的无尽推崇。

只要君臣信任,他和皇帝,必然能一同名垂青史,届时还能谱写一段君臣佳话。

因为,孟倚故是当今圣上一手培养的!

每三年出一个状元郎,凭什么孟倚故就当上了丞相?

吴颜是外出游玩时遇到的孟倚故,那时候他在做知府,二人那时是好友,一直都有书信往来。

孟倚故被先帝召回京师那年,他二十四岁,与吴颜不再异地,二人相爱并成婚,第二年便生下了孟淮清。

但吴颜怀着孟淮清的那一年,有些人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有点根基的但是不多么权贵的人家把自己的庶出女儿送来当妾。

那时孟倚故在京师毫无根基,不想因为这种小事宿敌,加上他正是年轻之时,从小也没见过多少世面,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无法那么决然的拒绝美人,并且他的升迁太快太高,自己也隐隐觉得自己得到了先帝和很可能为帝的乔寰的重视,难免有些飘了,欣然纳了三房妾室,初几年更是让各房雨露均沾。

但渐渐的,也不知是乔寰有意的培养点拨,还是他见识的多了,总之他的年轻气盛和浮躁得意逐渐褪去,思想境界更是得到提升,他心中偶尔闪过的让孟氏成为被史书记住的流芳百世的家族之想法也逐渐凝成实质的目标,并且愈发坚定!

于是,在他坐上丞相之位的前一年,他已经不再去那几房妾室屋中,只是后来去了几次三姨太房里,又被二姨太拉去过一次,直到三姨太有孕傍身,也就彻底不再去妾室屋中了。

这也使他和吴颜的感情愈来愈好,如今瞧着竟有种一夫一妻制家庭中的鹣鲽情深之感。

而他们的感情是否存在罅隙,大约是不能用孟淮妴的思维去理解的,他们当初成婚时没有宣告一夫一妻制,那么有妾室是在意料之中的。如今十几年过去,二人仍会有不可割舍的感情,已是难得。

孟淮妴一个尚未出生的人,不知纳了三房妾室的孟倚故后来是怎么变作清心寡欲的,但他这般一心追求青史留名,对相府规矩严格,又对今上忠心耿耿,其中定然有乔寰的一路点拨。

但树大必然招风,这些年不仅孟倚故常会遭到刺杀,相府主母和嫡出子女也遭受过很多暗算,但好在孟倚故花费重金聘请了一位普通超高手守卫,在孟淮妴有沈醉这名师父后,府中人的安全更加得到了保障。

至于相府里其他人,一来超高手少,愿意来保护朝官和其家眷的更少,孟倚故请不了几个,实在无法兼顾;二来,妾室和庶出即便死了,也给孟倚故造成不了伤害,外人不会对他们使用暴力伤害的;三来,武功太高之人安放在府中,若是不够可信,请来反生事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