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女帝我来当 > 分卷阅读246

要安抚羌人,有时候又突然决定赶尽杀绝。

正是这种犹豫不决,反反复复的政策,这才导致两边的争端持续了一百多年。

如今杨秋占据并州北部,不可能以后只管中原的土地,西边的土地你不去管,他们就可能会入侵。

所以荀谌也想知道杨秋对凉州未来的规划。

“孔叔呢,你是怎么想的?”

关于战略规划这种问题,杨秋也想知道,汉朝这些土著们是怎么想的?

虽然她有自己的想法,但总得将大家的想法和原因搞清楚。

“凉州的战略位置很重要,但若是提前打下来,恐怕会拖垮我们昭国,建议采取世祖的想法,先占领中原腹地,以后再西进。”

两个人倒是没有目光短浅,决定要放弃凉州,只是都觉得凉州太难搞了,提前打下来,到时候只会陷入和羌人无穷无尽的内斗当中。

所以最好效仿刘秀的做法,先定中原,最后在西进。

其实这种想法也不能说有大问题,对于此时的人来说,这种战略已经实际损失最小的方法了。

但杨秋另有想法,西域诸国可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需要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更重要的是。

从凉州再往西北方向前进,那可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这种地方能放弃吗?当然是不能的。

而经济价值可以有其他方法,到时候杨秋自然能在这西边种经济作物,比如说棉花,但那得是控制之后再做的事情。

至少杨秋不会让西边成为负资产,于是她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诸位知道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里吗?”

要按照历史上的记录,后面的人不断往西部前进,一直都没能搞清楚真正的源头在哪里,反而记载了多次错误的地址。

而按照汉朝目前的典籍记载,《禹贡》里面曾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这意思就是说黄河发源于积石山,

山海经则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

所以在汉朝,这件事情是有争论的,然后汉武帝派张謇出西域的时候,他曾经注意到了西域的大河。

而他发现这条河从高山的东北角发源,一直向东北流去,最后注入了一条湖泊。

张謇询问当地人,最后对方的说法是这条湖泊连接地下河,一直向东流去。

所以回去之后他就把这事告诉了汉武帝,于是众人都觉得原来再往西边走是昆仑山啊。

这也就是后来昆仑山地名的由来。

所以在汉朝,关于黄河的起源,这是主流思想。

至于长江,整个古代认识都是错的,他们认为长江的源头是岷山。

其实发源于岷山的这条河流是岷江,而中国古代一直把岷江当做长江正源。

这件事情到了清朝都还没有理论清楚,当然主要是受限于科技水准,所以那时候的人们无法真正走到源头去探究

因此,对于杨秋问出的这个问题,令狐邵和荀谌都引用了汉朝现在流行的解释。

不过既然杨秋这样问了,所以荀谌自然下意识地询问了另一句。

“这源头难道和凉州有关系?”

“从凉州再往西北方走,那边将会有长江、黄河的源头,不过两者的源头不一致,黄河的源头主要地下涌出的泉水,而长江的源头主要是冰川融水。”

“这两条河对我们华夏文化何其重要,若未来有一天,我们无法掌握黄河长江的源头,然后被异族掌握。

到时候工具更加领先了,他们直接修建大坝拦截河流,我们华夏文化将会直接遭遇毁灭的打击。

因此,不只是凉州重要,我们还要继续往西而去,我当然也明白你们担忧的事情。

羌人确实反复无常,但人是杀不完的,待遇太好更会滋长他们的野心,所以这事儿不能急不能快,但更不能放弃,得慢慢来。”

两个人没想到杨秋考虑得这么深远,只是真的能修大坝拦截如此大的河流吗?

两个人以前肯定会觉得这不可能,但如今见识了杨家军在学童那里准备的书籍教材,以及工坊里面产出的一些东西。

他们又觉得这不是不可能,只要工匠之利更加厉害,就像将军说的,未来登上天都有可能。

不过这种问题暂时也不用考虑,毕竟连并州都还没彻底占领。

所以接下来这两个人的目的还是去试探唐枸,看看他来此到底有什么目的?

唐枸刚好也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开口把自己的目的提出来。

有了荀谌和令狐邵的的示好,再加上这两个人高深的话题技巧,直接把唐枸给绕晕了。

最后,这两人终于把唐枸的目的打听了出来。

杨秋有个猜测是没错的,唐枸确实是来想要交易一些粮食和食盐,但这只是目的之一。

他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