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怎么怀疑这个裂缝是人造的呢?这和您说的轩宇又有什么联系呢?”在平常的工作中,只要我们有任何疑问,即使有时疑问很尖锐,王教授也都鼓励我们要立即问。此时,我就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王教授仍没立即回答这个问题,他熄灭了手电,顿时,我们陷入了黑暗中,气氛显得更加诡异而神秘起来,我们隐隐约约的听到鸟叫声,不知那是从何处传来的,也不知那是什么鸟。
除了鸟叫声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声音,那声音似有还无,像是一种低沉的嗡嗡声,是风穿过裂缝的声音?还是什么别的声音?忽然,我想起那个老头说的,深夜里,在外面的陡壁下,能听到一种清晰的念经声,不由得浑身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而王教授对于我问题的沉默,更让我们有点不安起来。
在黑暗中,就听王教授长长叹了口气,才缓慢地说:“我之所以忽然说道那个轩宇,就是想说关于秦始皇陵的、最诡异的一件事。”
说完后,王教授又停顿下来,好像是在平复自己的情绪,又像是整理自己的思路。虽然我们还不知道王教授要说什么,但我们知道,他即将要讲的秘密,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极为震撼。
“其实,从秦朝那个最巧夺天工的‘录音机’,到北面山坡上那口石井,还有蒙老头饭馆说最神秘莫测的秦始皇陵本身了,你们有没有觉得,秦朝人的奇思妙想,连我们现代人都无法破解,并且在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再也没有任何一座皇陵,可以与秦始皇陵相比,无论是从规模,复杂程度,神秘性方面,都和秦始皇陵不在同一量级上。
难道后代的朝代,都没秦朝国力强盛吗?或者后代的皇帝,都没秦始皇重视陵墓修造?应该都不是。那为何后来的皇陵、都远没达到秦始皇陵的水准呢呢?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后来的朝代中,再也找不到秦朝那样的修墓者了。”
“这我就有点不理解了,人类的技术水准,不都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吗?也就是说,今天的技
术,总比过去的要好,而您的这个观点,好像是在说,在修建陵墓的技术方面,秦朝时已达到顶峰,之前和之后都无法与之相比,这和我们的常识相矛盾啊。”
胡梦对王教授的话总结道。
“嗯,胡梦总结的好,我就是这个意思,更准确的说,历史上的修墓技术,秦始皇陵是一个顶点,其他的朝代的陵墓根本无法相比,甚至可以说有天壤之别的差距,当然,我说的秦始皇陵,不是西安的那个,而是另外不为人知的、真正的秦始皇陵,甚至也不是我们现在探索的这个,那个真正的秦始皇陵里,才有最让人震惊的技术,甚至是完全无法理解的现象。”
王教授的话音刚落,就听王同说:“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只有一种解释——主持秦始皇陵墓修建的一些人,是外星人,也就是说,是另外一个星球文明的人,他们的技术比我们先进的多,在秦朝时,来到地球上,并帮秦始皇修了陵墓。”
听完王同的这个推论后,我忍不住笑了一下,因为我觉得这很荒谬,王同的想象力是不是太丰富了?但细细一想,除了这种解释外,还真找不到更好、更合理的说法。
“嗯,王同的这种推论,和史实有点接近,但主持秦始皇陵修建的那些人,并不是外星人,而是地球人,但却不是一般的地球人,为何他们的技术手段如此高超呢?要知道,那可是两千多年的秦朝时期,这也是关于秦始皇陵最大的谜团之一。”
还没等我们说话,王教授就接着说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上海的一个古董商人,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一批竹简,那批竹简有几百斤重,更为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竹简保存的非常完好,上面的文字也非常清晰,于是有人怀疑,那根本不是秦朝的竹简,因为历经两千多年,竹简不可能是那种状态。
后来,德国的一个学者,把其中几片竹简带到德国研究,过了大概半年左右,那个德国学者又回到了上海,而这次和他随行的,还有另外几个德国人,这些德国人告诉那个古董商,他们想收购这批竹简。
不过他们向古董商提出一个条件—
—就是把那批竹简放在现场,让古董商随意出价,如果他们觉得价钱合适,就会当场钱货两讫,任何一方都不许反悔,更不许拖延。
而那个古董商也很精明,他虽然不了解那批竹简的真正价值,但看到德国人的这种阵势,便知道这批竹简应该非常珍贵,于是,就咬着牙,要了一个在当时高的惊人的价格,但那几个德国人竟然一口就答应了,并马上交钱,把那批竹简带走了。
古董商人这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价格还是要低了,而这批竹简的真正价值,可能高到他难以想象,是德国人怕他要完价后再反悔,所以就用德国人特有的精明和直接,提出了那种当场一锤定音的方式,当然,古董商人也发了大财。
当时,谁也不知道那几百斤竹简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也不知道德国人为何会花那么高价格收购。
二战之后,德国战败,那批竹简也不知去向,只有当时德国的一个图书馆馆长,复制了其中一部分内容,并且保存在家中,他不认识汉字,对中国的古文字,更是一无所知,但他隐约觉得,两千多年前,中国用文字留下的信息,应该是非常有价值的。也许是因缘巧合吧,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德国做了一年多的访问学者,正是在那期间,我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就通过种种渠道,打听到了那个图书馆长的家庭住址,原来他住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我就一个人驾车几小时,才终于找到了图书馆馆长的家。
可惜的是,那个图书馆馆长已经去世了,但幸好那些竹简内容的复印件,还完好的保存在他儿子手中,我就用特殊的相机,把那些复印件上的内容都拍下来。
图书馆馆长的儿子告诉我,关于那批竹简的情况,他也所知甚少,只是听他父亲说过,当年那个德国学者带着几片竹简样品回德国后,就找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检验,经过严格检验后发现,那批竹简应该是古时候的,之所以还保存那么好,就是在竹简的外面,涂了一层特殊的防腐物质,当时很多负责检验的德国科学家,都非常震惊——他们很难相信,在中国古代,居然就有
如此高效的防腐剂。
于是,德国相关部门,就立即请了几位汉学家研究竹简的内容,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很怪异——不知什么原因,那几个德国汉学家忽然被限制了自由,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起来,随后,当时的德国政府不惜重金,收购了那批竹简,然后让被限制自由的那几位汉学家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列为绝密。
而后来二战很快爆发,这个项目的研究才被中断,而那几位汉学家,还有那批竹简,也都下落不明,只留下了这些部分的复制内容。
当我回去仔细研究这些竹简的内容时,我被深深地震惊住了,我敢肯定,如果竹简里的那些记载,能被证实的话,将是考古界、甚至整个科学界最惊人的发现。”
讲到这里,王教授的情绪仍显得很激动,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当他初次看到竹简内容时的,是多么的震撼。
“那些竹简上的内容,是不是关于秦始皇陵的?”秦晴在我身后问道,她说话的时候,不细心碰了我胳膊一下,让我心头突突直跳。
“对,正是关于秦始皇陵的,但却又不全是,竹简上记载说,秦在灭六国时,在一个大山的深处,遇到一些奇怪的人,那些人之所以奇怪,就是他们的穿着打扮,和当时的人完全不同——他们只穿着一件灰色的长袍,而头发也是简单的绑在脑后,因此秦朝人称这些人为‘长袍人’。
在一个山崖上,一万人左右的秦军部队,竟然被四五个这种长袍人全部消灭,而杀死这些秦军的,不是弓箭,更不是一般的矛戈,而是一种石子。这些石子黄豆般大小,以极快的速度、如雨点般射出来,贯穿了秦军的盔甲和身体。
就这样,这一万秦军几乎全军覆没,秦始皇听到这件事后,觉得这些长袍人绝非常人,而是会法术的仙人或术士,于是,就派了使者,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和美女,去请那些长袍人出山。而长袍人也很合作,就跟着使者去见了秦始皇,并开始帮助秦始皇修建陵墓,他们还为秦始皇制造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器具。
那些长袍人到底是什么人呢?竹简上也没详细说,只简要记录,据
那些长袍人自己的说法,他们的祖先比尧舜还要早千百万年,并且已经把地球建造的如天堂般美好,但在一次巨大的天灾中,他们所有的祖先几乎全部灭绝,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钻进了地下很深的地方,才避过那场灾难。
在那场灾难爆发前,他们的祖先已经在地下修了巨大的生活空间,那里有足够的食物和光照,而躲在那里的人,可以长期生活在其中,并且这种地下空间在不同的地域都有,而并非一个,另一方面,虽然那种地下避难所空间很大,但相对于当时地面上巨大的人口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而能有资格在地下避难的人,必须是掌握知识、技术的学者。
就这样,躲在地下的人,在那场巨大的天灾中生存了下来,他们一直在地下生活了好几代,等地表的情况变好后,才又慢慢的回到地面上来。但因为他们的体质,和经过天灾后的环境已经很不一样了,所有,留下的人口仍然在不断减少,并没有恢复他们已有的辉煌。
更不幸的是,他们祖先积累的知识,也没能完整的传下来,只留下了一部分,后来,等世界上再次出现和他们差不多的人类时,他们的数量已经极少了,处在灭绝的边缘。
再后来,他们逐渐和人类杂交,一部分被人类完全同化,但另一部分,虽然在血缘上也和人类发生关系,却把祖先残存的一部分知识传承下来,而那些长袍人,就是属于后者。所以,在很多方面,他们的技术极为先进。”
在黑暗中,听王教授讲这些,好像都是天方夜谭,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天哪,这难道就是史前文明,就是说,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已经出现过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灭绝了,而那些长袍人,应该就是史前人类留下的后代,不,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应该是史前人和现代人杂交的后代,是这样吗?王教授。”
胡梦激动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嗯,正是这样,你们可以想象吗?秦朝时的竹简上,竟然记载着这样足以轰动世界的惊天秘密,不光如此,在竹简上还提到一个惊人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