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想到这些日子吃过的闭门羹,玉婵对孙家的这份情更是感激。
她垂头掖了掖眼角,抬眸时又恢复了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孙伯伯,比起这个,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我要拜托您。”
第007章 义诊施药
济世堂由益元堂孙家接手,邹家在春柳巷的旧宅子也典卖给了一位外地来的客商。
接下来便是铺上账目的结算和家中仆妇家人们的安置。
无论是济世堂的几位老大夫还是家中的嬷嬷管事,大多是跟了邹家大半辈子的老人。
为了将这些人妥善安置,玉婵同母亲商议后决定将他们的身契送还给他们,并且根据他们在邹家的年限给出一笔相应的安置费。
刘管事自少时便跟了邹家老太爷做事,如今已年过六旬,早就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
他的儿女早已各自嫁娶,此前也几次三番前来想要接他回家中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可都无一例外被他拒绝了,给出的理由是:“我哪里就老到动不了了,需要仰仗你们活着。”
两个儿子拿他没法,索性见他在济世堂精气神都好得无可挑剔,便也由他去了。
这一回,邹家出事,为了劝说刘管事回家同子女们团聚,玉婵也是费了好一通口舌。
再来便是银杏、连翘两个,他们自幼便同邹家姐妹吃穿都在一处,名为主仆,却情同姐妹。
连翘的母亲原是邹夫人的陪房,她的父母兄弟俱在府中,这些年家中也小有薄产,再加上邹夫人给了他们一笔不菲的安置费。
且她素来性子稳妥,人又能干,等回头再相看一户好人家,下半辈子应当不成问题。
相比之下,银杏则显得有些孤苦无依。
她是夔州发大水那年邹夫人救回来的孤女,自幼便没了亲人,一直把邹家当成自己的家,将几位姑娘当成自己的亲人。
且她如今年纪尚小,还不到说亲的时候。
玉婵左思右想只得将她托付给了孙家老夫人,孙家家境优渥,孙老夫人慈和仁善,必是不会亏待了她。
只她二人听罢姑娘对他们的安排,又是感激又是难过。
一齐跪在玉婵身前声泪俱下地恳求道:“姑娘,求求你别撵我们走。姑娘去哪儿我们便去哪儿。”
玉婵忙将她二人从地上扶起来。
“快别这样,非是我狠心,不想带着你们。只是以家里现在的处境,朝不保夕……”
言罢又从妆奁里取出两只小匣子。
“这里头不过是几件不起眼的钗环首饰,咱们姊妹一场,便当作是我给你们的添妆了。”
她二人更是说什么都不肯要。
连翘捏着帕子含着泪道:“姑娘不带着我们,我们也懂姑娘的难处。只是以邹家现在的处境,我们再要姑娘的东西岂不是连猪狗不如?”
银杏也揉着眼哭得抽抽搭搭。
“回头等沈家姑爷高中归来,定要八抬大轿迎姑娘过门。沈家是书香世家,纵然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可姑娘多几件东西傍身将来总是能将腰板儿挺得更直一些。”
玉婵闻言也不免有些唏嘘,时过境迁,竟到了要靠几件首饰才能在未来婆家站稳脚跟,挺直腰板儿的地步。
等到将铺面上的账目结清,仆妇们的去向都安置妥当,玉婵心里记挂的最后一件事便是去城东的老城隍庙完成本该今年端阳节做的义诊。
城东的老城隍庙废弃已久,附近一带住的大多数都是些走街串巷卖杂货或是给大户人家做苦力为生的平民。
这些人大多生活拮据,同几家人合租着一个宅院,一大家子老老小小挤在窄小的屋檐下。
男人们白日出去走街串巷卖货,揽活,妇人们便在家靠着浆洗或是做针线赚几个家用。
就连年纪稍大些的孩子通常也要被指派去帮父母做活计,或是照看弟妹。
这样的人家若是不幸害了病,不到十分要人命的时候便不会舍得拿出家里积蓄去买药看大夫。
玉婵自幼生在杏林世家,虽算不上大富大贵,却也称得上家境殷实、衣食无忧,几乎都没见识过什么人间疾苦。
直到八岁那年,元宵节随父母上街赏灯,目睹一个耍百戏的青年男子不慎从丈余高的杆子上摔下来,重伤在地,血溅三尺。
现场惊叫声此起彼伏,场面一片混乱。
百姓们你推我搡,急着携了自家女眷孩童逃离现场,唯恐正月里撞见这样断胳膊断腿的事儿惹了晦气。
官差们东奔西走,忙着将人抬去无人的角落里再行处置,生怕这意外一幕扰了贵人雅兴,到头来落个渎职的罪名。
从高处跌落的人常有脑部损伤并伴有全身多处骨折,贸然挪动伤者无异于雪上加霜。
身为大夫的邹文廷几乎是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及时制止了官差挪人。
经过一番紧张的救治,那青年脑部出血止住了,腰部和腿部骨折也得到了及时的医治。
他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