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应承下来。
玉婵与黄二爷约定好七日后来镇上送药,便回到家中继续做起了金疮药。
又过了两日,家里突然收到一封从千里之外的河州寄回来的书信。
这封信是玉婵的长姐玉瑶手书,信上说年前从河州到夔州的官道断了,有大半年没有收到家里的信,不知父母姊妹们过得可好。
上月收到玉婵寄去的书信时,河州也起了兵乱,丈夫和小叔都应征入伍,与家中断了音信,一家人心急如焚。信的末尾还提到她近来被诊出有了三个月的身孕,请父母妹妹们千万保重,以待战乱后骨肉相聚云云。
邹夫人双手捧着这封久违了的家书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心中悲喜交加。
喜的是大女儿与女婿成婚多年,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孩子。
忧的是女儿初次有孕,丈夫又不在身边,公婆年事已高,不知她身边可有人悉心照料。
还有女婿罗文这一去,生死未卜,邹夫人想着想着又忍不住抹起了泪。
玉婵心知母亲担忧姐姐身子,姐夫安危,也不知该怎么安慰,正想着如何设法打探姐夫兄弟二人的消息,忽听得外头有人拍着门大喊:“婵妹妹,婵妹妹,快……快救命呀!”
玉婵母女两个急急出去开门一瞧,是秦氏。
秦氏面色惨白,一手拽住玉婵的胳膊不由分说地往外拉。
“婵妹妹,出人命了,快……快跟我走!”
邹夫人听得云里雾里,怔怔望着秦氏道:“亭哥儿媳妇,你先别急,好好说说出了什么事儿。”
秦氏白着脸,急得直跺脚:“是……是恒哥儿媳妇,恒哥儿媳妇方才突然开始嚷肚子疼,怕不是要生了。叫我上你家寻你,快,快跟我走!”
邹夫人愈发不解,也急道:“恒哥儿媳妇要生了,不是应该去找稳婆吗?我家婵姐儿也没生过孩子,去了什么忙也帮不上。”
玉婵来不及同母亲解释,回屋取了药箱,叫母亲先去帮忙请稳婆,自己先跟秦氏赶去看刘翠娘。
刘翠娘大着大肚子躺在秦氏屋里的小床上,面白如纸,双手扯着褥子,身子蜷缩成一团,额上大颗大颗地冒着冷汗,感觉自己就快要撑不住了。
看见大姑姐带着玉婵进来了,整个人犹如回光返照般从床上撑起身子双手紧紧抓住玉婵的胳膊,声嘶力竭地喊:“婵姑娘救救我!救救我肚子里的孩子!”
玉婵看她状况不太好,先安抚了几句,叫她好好躺回床上,再替她检查了身子,见她已见了红,肚子一阵一阵地发紧发疼,猜测她这是临产征兆。
可算算日子秦氏这胎怀了还不足七个月,孩子这么早早地生下来恐怕会体弱多病。
只是事到如今也没了别的法子,只能勉力一试,先帮秦氏稳住情绪,再施针为她减轻些许痛楚,等着产婆过来再行商议。
毕竟她自己没生过孩子,接生这一块儿上她也没什么经验。
经过一番紧张的救治,秦氏腹部的疼痛有所减轻,整个人也恢复些精气神,玉婵又叫秦氏上去熬一碗肉糜粳米羹喂她吃下省得真等到发动生产时没了力气。
这年头,外头兵荒马乱的,好多人连口饭都吃不上,更别说肉了。
他们杏花村虽比别处好一些,可肉也是个稀罕物,秦氏家里没有,还是去玉婵家里找邹夫人借的。
邹夫人带着肉和稳婆跟着秦氏赶到时,刘翠娘正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一手扶着肚子,一手搁在床边让玉婵号脉。
“婵姑娘,我的孩子没事吧?要是……要是孩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哪还有脸去见家翁、相公,倒不如死了干净。”
说到这里刘翠娘情绪又变得有些激动起来,好不容易有了几分血色的面庞又变得一片煞白。
玉婵忍不住微微蹙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没有对不起谁,你自己的身子比什么都要紧。”
邹夫人呆立在门口,看着眼前神色自若的女儿,心里也有几分回过味儿来,想到那条族规眼里满是惊骇。
这丫头什么时候背着她爹学的医术,邹家的医术传男不传女,违背祖训那可是受杖责,从族谱上除名的。
她的阿婵从小就最是乖巧懂事,她怎么敢?怎么敢违背祖训做出这样离经叛道之事?
玉婵回头撞见母亲苍白的面容,心知她大概什么都知道了,连忙起身先对秦氏嘱咐了几句,又跟随母亲一同到了门外说话。
玉婵上前一步,轻轻握住母亲的冰凉的手指,歉声道:“娘,千错万错都是女儿一人之错,您可千万别跟自己身子过不去。”
邹夫人看着她,眼里满是复杂神色,倏而自嘲一笑道:“说起来都是我这个当娘的糊涂,竟不知自己的亲闺女还有这么大的本事。”
玉婵心知母亲这回是真的动怒了,喉间一哽,满怀歉意地唤了声“娘”。
邹夫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