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吾妻阿婵 > 分卷阅读116

头识相,不就是区区两百石粮吗?这都办不到,叫人笑话我们黄家在清泉镇上白混了这么多年。”

黄老太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向玉婵证明了自己个儿的财大气粗,言出必行。

不过三日,便叫人趁着天黑悄悄将两百石粮食运进了杏花村。

曹里正看着满仓的粮,激动得险些哭了出来。

仓里有粮,心里不慌,他们杏花村这下算是有救了。

年前雍王借着各处府衙休沐之际,突然向夔州知府和宜川布政使发难,一举攻下了整个宜川,将所有朝廷驻军收归其下,将宜川境内十三府,二十二州大小官员全部圈禁起来。

就在雍王父子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举兵北上,一路高歌攻下与宜川相邻的华州、陵州,准备向着整个陇西发起进攻时,与朝廷派来平乱的威远将军魏准在陵州北面的泾州正面交锋。

大将军身经百战,用兵如神,魏家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不出半月便将雍王东拼西凑得来的十万兵马打去了半数。

雍王不得不带着手下五万的残兵败将退守陵州。

雍王虽在北面受挫,可他手握着整个宜川和一干朝廷命官,料定魏准不敢贸然南下,一面亲自领兵在北面与魏准僵持,一面命世子萧绰暗中向西联合据守湖广地区的英王萧克。

同时派手下人在夔州大本营变本加厉地征兵征粮。

第056章 提前发动

随着雍王与朝廷的兵马在北面的胶着, 征兵也从起初的自愿一步步演变成强制入伍。

整个新年,夔州百姓皆是笼罩在一层阴云中度过。

孩童身上无新衣,妇人头上无钗环, 老者碗里无荤腥。

随着夔州征兵的消息四散开来,家中凡有十二以上,六十五以下男丁者或避走他乡, 或逃去山间避难。

一时之间十里八乡举目望去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

粮价更是从年前的四两银子一石暴涨到了如今的十两银子一石。

还没有等到天气暖和起来,已经有不少村民家中已经断炊, 家中又无丁壮, 妇人们不得不扶老携幼去山间挖野草、刨树根充饥。

这场动乱又不知要持续多久, 百姓们就快走投无路了。

杏花村的村民虽不知里正口中那位捐粮的富户便是邹家的二姑娘,却也知晓最先提醒各家囤粮的人便是她,心里对他们一家越发感激。

听说邹家姑娘要上山采药,自发地扛了箩筐锄头上山去帮忙。

玉婵同两个妹妹背着药篓子带着村民们一起上山, 在山上发现了蒲公英、苍耳、车前草、金银花等数十种药材,最令她惊喜的是在山顶上发现了一大片野生的三七。

三七的根入药有止血镇痛的作用,尤其对战场上的刀伤箭疮有奇效。

玉婵赶紧取了随身携带的纸笔, 将找到的这些草药画成图,请村民们照着图上的样子分头去找。

几日下来,村民们找回来的药材不少, 只是其中混入了许多不能入药的杂草树根。

玉婵带着母亲妹妹将这些药材分门别类,该晾晒的晾晒,该炮制的炮制。

至于那批挖回来的野生三七, 她更是丝毫不敢马虎, 亲自剔除杂质、洗净、晾干, 最后再研磨成粉装进罐子里等着配药。

年初黄二爷因为得了玉婵的信儿,早早地称病从任上辞下来, 赋闲在家反而躲过了后头雍王的拘捕。

据黄二爷带回来的消息,此时雍王与朝廷的兵马仍僵持在陵州边境。

雍王意图以手里握着的一干朝廷命官的性命做要挟,将朝廷的兵马耗得人困马乏,最后再出城迎击。

这一耗就是一个多月,雍王耗得起,可底下的百姓早已耗不起。

这日玉婵趁着去镇上给黄老夫人请脉的机会见了黄二爷,问他:“您可知晓现在朝廷领兵迎击叛军的人是何人?”

黄二爷不假思索答道:“是威远大将军魏准。”

玉婵想到离家两个多月还未返回的魏襄,又问:“是哪个魏?”

黄二爷手指沾了茶水在檀木桌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魏”字,

玉婵暗自松了一口气,还好此“魏”非彼“卫”,应当不会这么凑巧。

她心存侥幸地想着,又对黄二爷道:“我最近做了一批药,其中就有战场上急需的金疮药。您有没有法子将这些药送到那位魏将军手中。”

她能做的不多,只希望可以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默默支持朝廷的军队尽快打赢这场仗。

这样像他们这样的普通百姓才能早日摆脱骨肉分离,忍饥挨饿的日子。

黄二爷闻言,再次对眼前这小女子有些刮目相看了,从前他只道她医术高超,又合老太太眼缘,对她礼遇有加。

如今见她竟如此深明大义又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胸怀,心底对她越发敬重,毫不犹豫将送药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