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吾妻阿婵 > 分卷阅读164

医经过考核进入女医署观摩学习,而后再从中择优分配到各宫妃嫔手中。

皇帝之所以会这么做,究其根本是因为两年多前恩师郭怀益便向他提及过创立女医署的建议,但因那时这一提议遭到了不少老臣的反对就此作罢。

他们认为太医院从正五品的院使到从九品的吏目人员冗杂,统共百余人,而明德帝自修道以来便清心寡欲,后妃数目不过二十余人,由此可见御医数目绰绰有余。

这一百名御医中又有不少是精通妇人科的老大夫,实在没有必要再增设什么女医署来加剧朝廷的财政负担。

当时反对的声音过多,又缺少促成此事的绝对契机,这项提议便不了了之。

而如今为何这项议案又通过了呢?

说起来还是因为王太后的病。

皇帝以孝治天下,对这位大义凛然的先帝后妃与自己的生母郭太后可以说是一贯的一视同仁,甚至很多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当年若非王太后在景初之乱时当众拿出了那封先帝血书,号召天下英雄豪杰入京擒王,他也不会有了这样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兵机会。

再加上王太后这些年一直诚心礼佛,不问政事,对皇帝的各项举措也是大力支持,在朝野内外都十分受人爱戴。

因此当有人因王太后再次提出增设女医署的提议后,皇帝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拍了板。

这回大臣们也不敢再有所异议,为了开源节流,又决定将太医署中的一处空置的院落腾出来设立女医署。

报名日期到昨日截止,今日太医署将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生员进行第一项考核。

玉婵赶到时一眼便看到沈季正在同那负责监考的吏目说情。

“沈大人,您看,不是小人不卖您这个人情,只是这考核马上便要开始了,您看?”

“请您再稍等片刻,她一定会赶到的。”

“沈大哥!”

玉婵急忙上前,从沈季手中接过考牌,对他和那吏目郑重道了谢,便匆匆入了考场。

这一场考的是笔试,笔试的地点设在太医署正院中。

每人面前放着一张小几,席地而坐。

桌上放着笔墨纸砚,考生需要两个时辰内答完一百道试题。

玉婵跟随那吏目辗转来到一处挂着七十八号考牌的小几前,刚一坐下,便听得铛的一声锣响。

立在院子正中屋檐下的主考官开始宣读考试规则,明令禁止交头接耳,私相传递,夹带舞弊等行为,而后两道严厉的目光一一扫过在场的一百二十三名考生,宣布分发试题,考试开始。

时值盛夏,一轮红日高挂枝头。

玉婵抬袖揩了把额上的汗,认真将分发下来的整整十页试题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考试内容涉及医经、本草、方脉、针灸、伤科等多个领域。

医经部分囊括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等多部医学经典中内容,考教的是生员对医学著作的熟悉度与理解程度。

本草部分要求生员对数十种草药的甄别、采集、炮制方法以及用法习性进行详尽的阐述。

方脉考教二十八脉的分辨与诊断之法,针灸考核生员对人体经络的熟悉度,伤科考教对跌打损伤的应对之法。

总体而言,考教的内容多而杂,有不少人在拿到试题的那一刻便暗自在心底打起了退堂鼓。

第080章 崭露头角

这些女子大多来自民间, 要么祖辈行医,耳濡目染,要么为生计所迫在医馆里打过下手, 偶有所得,鲜少有人真正有机会如男子那般师从名医,堂堂正正地学过。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如玉婵一般家学渊源, 自幼便于医术上极有天分者。

不论她们出身如何,师承何人, 只要入了女医署, 非但吃穿不愁, 每月还有额外的米粮补助。

更别说若是将来有机会能够侍奉各宫娘娘身侧,那可谓是平步青云,前途不可限量。

答题开始,十余名面容严肃的巡考官撑着伞在百余名考生中来回巡视。

考场上安静得落针可闻, 只剩下巡考官沙沙的脚步声和考生们奋笔疾书埋头答题的声响。

很快一炷香时辰过去,烈日当空,不远处的柳树丛中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蝉鸣声。

一声惊叫打破了考场的寂静, 一位考生晕倒了。

考生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主考官皱着眉嘱咐考生们注意考场秩序,抬手叫人将那名晕厥的考生先抬出去治疗。

玉婵搁下笔微微蹙眉, 看那女子面色潮红,口唇发干,大汗淋漓应当是中了暑, 想要做些什么, 转念一想这里是太医署, 最不缺的便是大夫,便也不去冒险强出头。

好在经过候诊大夫的一番救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