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霓虹灯在谷歌中国大厦外墙上投射出扭曲的倒影,林斌推开旋转门时,bj初秋的夜风裹挟着银杏叶扑进领口。
他习惯性摸向胸前的工牌——金属边框被体温焐得温热,上面“谷歌工程院副院长“的烫金字在路灯下泛着冷光。
停车场那辆奔驰s600亮起双闪,雷军的脸出现在在缓缓下降的车窗后面。
“吃点儿?”
雷军笑着问他。
林斌笑了笑:“雷总?听说你再次出山了,恭喜啊。”
“那你请我吃点儿?”雷军哈哈笑道。
“我……”林斌刚想回答,副驾的陈诺也摇下了窗户:“林总,想吃什么,今天我请!”
林斌脸上闪过惊讶之色。
透过他的窄边框眼镜,他已经认出了这位最近在网络上风头正盛的橙子科技创始人。
陈诺。
他和雷军一起来找自己?
短暂的思考之后,林斌抬眼笑道:“那就对面楼下,吃碗面吧。”
于是两人将车停好,跟着林斌从清华科技园走出,在对面的创新大厦楼下,找到了一家还在营业的面馆。
老旧的霓虹招牌“老张面馆“在夜色中滋滋作响,塑料门帘上的油渍结成琥珀色纹路。
林斌熟稔地跨过门槛,后厨飘来的猪油香混着陈醋的酸。
“这家面馆24小时营业,我和同事们要是下班晚了,就会来这吃碗面。”
“林总又来加班?“老板拎着长柄勺从后厨探身,铁锅爆炒的烟火气在他围裙上绣出星点油斑,“今儿有新熬的牛骨汤,给您多舀两勺?“
林斌笑着回应,“汤就不用了,给我一碗葱油拌面。”
然后他回过头问雷军和陈诺,“你们吃什么?”
“给我来瓶无糖可乐。”
雷军说道。
陈诺惊了:“雷总,你不饿?”
这都快夜里十二点了,就算吃过晚饭,这会儿也该扛不住了。
“习惯了,到我这个年纪,晚上稍微吃一点,第二天就该胖起来了。”
雷军呵呵笑着。
陈诺这下理解雷军为什么能红那么长时间了。
人家当大v,是真的对自己有要求的!
比有些偶像对自己的要求都严格!
陈诺也是要当大v的!
所以他点了碗牛肉面。
我还年轻,新陈代谢快,吃这点算什么。
他安慰着自己,顺手和雷军与林斌拍了张合照,发到了微博上:
和两位老总吃夜宵!
看到他的动作,雷军也忍不住同样发了一条:
和两位帅哥吃夜宵!
林斌看他俩左一张,右一张的,无奈道:“合着孤立我呗?”
“怎么会!林总您现在申请个微博,我马上帮您上认证!”
陈诺之前和林斌不太熟,就偶尔听雷军讲过几回。
这次能亲自见面,自然二话不说,先拉他上微博再说!
于是微博名人小名录里,又多出了一个名字。
林斌同样发了张图:
和两位“绑匪”吃夜宵!
emmmm……
这么直接的表达,让陈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照片里的林斌,瘦瘦高高,额头宽大,戴着窄边框眼镜,有些书生气,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两个月牙。
他现在在谷歌工程院工作,是工程院的副院长,谷歌全球技术总监。
但刚回国的时候,他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员,三年多的时间,帮公司完成了70多项技术转移,是毫无疑问的行业顶尖。
这样一位外企高管,十多年来一直享受着外资科技企业优厚待遇,在外人看来最不可能离职创业的人,就是陈诺和雷军的头号目标。
曾经两人在聊到微软亚研里的人才的时候,雷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曾经从微软亚研出来的大神。
“最近忙不忙?”
雷军拧开无糖可乐喝了一口,慢悠悠地问道。
林斌抬头看了眼外面稀疏的星光,笑道:“你觉得呢?”
雷军哈哈笑道:“怎么回事,不是说外企都不加班的吗?”
“唉。”
林斌轻叹了一声,却没有多解释。
一旁的陈诺笑着道:“估计是谷歌总部给的压力太大了吧。”
林斌惊讶地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陈诺耸耸肩:“我自己做的微博,这两年国内互联网上鱼龙混杂,网络环境太复杂,大家都知道的。”
林斌沉默着没有说话。
正如陈诺所说,谷歌总部对国内运营的长臂干扰,以及外企对于国内情况的缺乏尊重和认识不足,双重夹击着位于清华科技园的谷歌中国。
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搞什么鬼,总部那边对于国内的运营干扰越来越频繁,甚至到了影响运营的地步。
身为谷歌工程院的副院长,林斌身上扛着许多难以向外人诉说的压力和隐忧。
正在这时,老板将两碗面端了上来。
林斌挑起筷子,将热乎乎的面条撩起,吹了一口气,然后问道:“今天怎么这么晚来找我?”
陈诺和雷军互看了一眼,还是雷军开了口:“我记得前段时间,你说想自己创业,对吧?”
林斌嗦着面条,坦然地点了点头。
在微软和谷歌工作这十几年,让他变得更加沉稳干练,但始终缺乏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随着总部逐渐加强对国内运营的干扰,林斌也开始思考着关于自己的未来。
“林总想做什么呢?”
陈诺好奇地问道。
他吃面可不像林斌那样斯文,大口大口地夹着面条往嘴里塞,连面汤都喝了好几口了。
年轻人嘛,能吃能造。
原来林斌早就有想创业的想法,这他倒是没想到的。
“我打算做音乐搜索。”
林斌的答案出乎陈诺的意料。
他知道林斌曾经参与了谷歌安卓很多项目的开发设计。
像是谷歌手机地图、中文语音搜索、移动咨询甚至还有系统框架,但看着一副书生气质的理工男说要做音乐搜索,这两者之前确实有些反差。
“林总之前主持谷歌的音乐搜索项目,和上百家唱片公司有过深入接触。”
一旁的雷军这时候替他解惑了。
陈诺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这就是从外部寻找合伙人的好处。
像林斌这样的it公司高管,谁也想不到,他自己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资源,竟然是上百家唱片公司!
“我认为以后的移动搜索里,音乐搜索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机会的类别。”
林斌似乎对于自己未来的方向非常坚定。
这陈诺倒是觉得没问题。
毕竟百度当年也是靠盗版音乐搜索起家的,在现在人的眼里,有谷歌和百度珠玉在前,搜索就是他们创业想象空间里的最大可能性。
“别干什么音乐搜索了,我们一起干一件大事吧?”
陈诺嗦了一大口面条,打了个饱嗝,赶紧拿纸巾擦了擦嘴。
“你这不像准备干大事的样子啊。”
林斌看着他随意的模样,笑了。
“哪不像了。”
陈诺又抽出一张餐巾纸,往桌上一放,不知道从哪抽出来一支笔,咔咔就开始在纸巾上面写字。
曾经张一明在创建字节跳动的时候,就是在一家咖啡馆里,在餐巾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创业想法,获得了投资人的投资。
现在小张被陈诺藏在橙子科技,这个故事自然发生不了,于是陈诺只好勉为其难,替他完成这个名场面了。
不过张一明也不是餐巾纸创业第一人。
1994年,一个人在一次开车横跨美国的途中,在餐巾纸上勾勒出了创办在线书店的初步设想,最终创立了亚马逊。
很显然,林斌和雷军对这个故事都很熟悉。
“这小子学贝索斯呢。”
两人偷偷笑着。
被拆穿的陈诺脸不红心不跳。
这时候尴尬有什么要紧?
十年后,当记者描述起这个画面,那就是——
年轻的陈诺面对两位行业泰斗,丝毫不惧,随手拿起一张餐巾纸,写下了他未来的创业计划。
那时候没有人会知道,这张平平无奇的餐巾纸,将影响,甚至改变整个行业。
你瞧瞧,这史诗感不就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