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风生水起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合作?

办公室的百叶窗漏进几缕暮色,将深南大道上的车流切割成流动的金线。

听到任老口中的忧虑,钟组长沉默不语。

只听见他将杯子放在红木茶几上时,杯底与茶几相碰的轻响。

窗外传来晚高峰的喧嚣,却像被真空玻璃隔绝在另一个世界。

任老背对众人站在落地窗前,驼色羊绒开衫的身影在夕阳中有些暗淡。

他抬手扶了扶老花镜,镜链在颈后荡出细碎银光,倒映着墙上那幅“力出一孔“的书法。

任老继续开口。

“水和空气是最温柔的力量,因此人们常常赞美水柔、风轻。”

“但大家又都知道,火箭是空气推动的”

“火箭燃烧后的高速气体,通过一个叫拉法尔喷管的小孔,扩散出来的气流,产生巨大的推力,可以把人类推向宇宙。”

“最温柔的水,一旦在高压下从一个小孔中喷出来,就可以用于切割钢板。”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出自管仲。”

“《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中有一句话:‘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这句话的内涵是团结和聚焦,‘团结就是力量’其实是自古以来的组织原则。”

“我们好不容易团结到一起的力量,”任老转身时,影子恰好遮住世界地图上的欧洲板块,“不能就这样舍弃。”

任老缓缓说出了华为的处世哲学。

也讲出了华为现在面临的处境。

华为正在经历一场你死我活的对外战争,好不容易团结了一众海外厂商,对抗思科。

这时候要做出自研操作系统的举动……

其实在这个年代,很多国内公司都努力地想证明自己是一家国际公司,不被国家背景所禁锢,在国际市场里自由竞争。

华为的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超过50%,当然也是这种说法的忠实拥趸。

但大可不必对这种行为上纲上线,作为企业,大家都不过是在寻找在这个世界市场中生存下去的最优解而已。

所谓的国际公司,只是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经营所裹的一层皮。

当全球化分工出现异常的时候,这些企业内部根植的,千年传承的文化和思想就会重新占领高地,成为国内科技突破发展的最强助力。

很显然,现在华为正处于在国际市场中肆意遨游的阶段,如果他们要和具有政府背景的001工程组合作,还是自研操作系统这种工程,势必会将身上裹着的那层国际公司的皮撕下来。

这必然会对海外市场有重大影响。

在这个时间点,他们还做不到。

但这样的话,华为就无法与001工程组合作,研发所谓的自主移动操作系统。

毕竟如果你是一家国际公司,参与国际分工,使用开源的安卓系统就行了,何必要自主研发呢?

除非你的目的不纯。

这种说法看起来好笑,但当时的国际市场环境就是这样的。

任老眼中满是遗憾:“如果工程组提出的是研发新系统这样的要求的话,那恐怕这次我又得拒绝钟组长了。”

他其实想和001工程组合作,但这个合作方式……

太危险了。

华为在海外根基不稳,不能冒这样的风险。

第二次来到华为总部的钟组长脸色失望。

很显然,对于华为这样的企业来说,钟组长也是报以厚望,但真的深入交流下来,却发现阻止双方之间合作的因素竟有如此之多。

双方都很遗憾,但又颇为无奈。

这时候,一直没有出声的陈诺忽然开口:

“任总,华为的海外联盟,并不稳固。”

听到他声音的任总双眼一眯:“哦?”

陈诺不惧他犀利的眼神,上前说道:“欧美厂商和华为的合作只是权宜之计,他们暂时放不下华为送到嘴边的利益。”

“但他们愿意一时,还能愿意一世吗?”

“这些欧洲厂商之所以还愿意站在华为这一边,不过是因为华为作为联盟主体,这两年比较低调,以至于欧美还没有用经济以外的手段来干预罢了。”

“2010年q1,孟买基站故障率同比上升37%。”陈诺的指尖划过报表上猩红的箭头,“但华为工程师的平均到场时间,从72小时缩短到48小时”

他的眼神忽然锐利起来,“华为现在不过是在用讨好的方式,继续留在对方的市场上。”

任老的眼角微微抽搐。

这个数据是他亲自在董事会上拍桌要求的,此刻被外人道破,倒像揭开精心养护的盆栽下腐烂的根须。

“去年公布的世界五百强虽然没有华为的身影,但我看过华为公布的财务报表,至少在今年,华为就会闯入世界五百强,到时候华为还能依然隐藏在这所谓的联盟之后,安然无恙吗?”

“当美国的航母开到欧洲大陆的时候,所谓的自由贸易,不过是个笑话!”

他最后一句话说得斩钉截铁,任老听在耳里,背着手在办公桌前来回踱步。

这些问题,其实他早就看到了。

这几年,华为一半以上的营收来自海外面向企业的业务,但也确实在印度和欧洲垄断了市场。

万一这两个地方对华为展开反倾销调查,后果将不堪设想。

华为的做法,是和当地的运营商以及通信厂商绑定利益,试图让对方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去延缓这个进程。

但,总会来的。

他记得在巴黎谈判的那个雨夜,法方代表在香榭丽舍的米其林餐厅,用银质餐刀慢条斯理切开鹅肝时说的话:“合作就像这支波尔多,醒太久就会变酸。”

一味的退让,就会让别人的胃口变得更大。

就像陈诺所说的。

航母能开到的地方,哪有什么自由贸易,不过都是美国政府意志的延伸罢了。

正是因为任老看出来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去年要求华为终端制作了一款面向消费者发布的u8220智能手机,尝试将华为的主营业务从海外转回国内,从面向企业转向面向消费者。

这是内部环境和外部压力促使任老做出的决定。

但显然,效果并不如人意。

不过任老并不在意。

失败了就爬起来继续往前跑,这是华为二十年来发展壮大的内在基因。

让他意外的是,陈诺作为一个站在华为之外的年轻人,居然能够做出和他相似的战略判断。

他眯着眼睛,看着陈诺,将问题抛了回去:“那你觉得,华为应该怎么办?”

他本来以为,陈诺需要深入思考之后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没想到,对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开口了。

“管道!联网!终端!”

“华为的通信网络管道,就像一个个自来水管,只要有水流过的地方,就是华为的战场。”

“但是之前的二十年,华为的水管只能触达企业网络,广大的消费者用户却一直在华为管道的范围之外。”

“只有手机终端!才能将华为的管道能力触达消费者用户。”

“只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华为管道,才能倒逼市场对于管道的需求量增加,反过来要求华为拓宽管道,华为也能以此获得更大的通信市场份额。”

“在功能机时代,人们很少联网,基本靠本地存储满足信息需求,所以管道需求不明显。”

“但到了智能机时代,终端的一切功能基本和网络相关,人们必须要借助通信网络管道,才能达成使用智能手机的目的。”

“在那个时候,人们在管道里跑步,开车,甚至想坐飞机,坐火箭!越快越好,这时候,华为在通信网络管道上的优势,将依靠终端能力持续放大!”

听着陈诺在那一句句抛出来惊世骇俗的言论,任老的眼睛越来越亮。

管道,联网,终端。

没错!

这就是华为应该要走的道路!

在这之前,任老心中有着模糊的战略方向,但还没有细化成清晰的任务目标。

直到此刻,眼前的年轻人忽然清晰地点出了这三点,他脑海中停滞已久的华为战略调整计划,忽然就开始自主流动了起来。

他在宽大的办公室里沉默着来回走了好几趟,才猛然抬头,看向钟组长:“你们这是给我送来一份大礼啊。”

钟组长耸了耸肩:“这小子总是能弄出些名堂。”

“橙子科技,陈诺。”

任老念叨着,将视线重新移回到陈诺身上,“你千里迢迢,从京城到深城来,不会就是想和我说这些吧?”

陈诺舔了舔唇:“任总,既然华为在海外有那么多的友商合作,在国内和橙子科技开启合作,应该也没问题吧?”

任老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想,怎么合作?”

陈诺早有准备,从文件包里抽出一叠资料,递到了任老的手上。

“成立合资公司?”

看了看陈诺递过来的文件,任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

离开华为总部的时候,陈诺脸上洋溢着忍不住的笑容。

任老思考所花费的时间,比他想象得还要短。

这个高瞻远瞩,决策精准,打过无数场大仗的老人,面对华为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橙子科技和华为将各自出资50%,成立一家合资公司。

这家公司将和001工程组合作,负责自研移动操作系统,与此同时,陈诺还向任总提出了另一个建议:“把海思设计团队一起并入到新合资公司框架下运行。”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提议,任总面露犹豫。

显然,他不明白陈诺的用意。

但很快,陈诺说服了他。

“我关注海思很久了,海思作为芯片设计团队,设计出来的芯片却没有终端支持,长此以往,只能成为华为的负资产,永远跟在别的厂家后面,无法取得技术突破。”

他这句话说到了任老的心坎上。

海思的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asic设计中心。

但其后漫长的时间里,它一直没没什么产出。

直到去年,它模仿联发科的一站式方案,设计出了k3v1芯片。

这款芯片用的是老的gsm网络制式,性能落后。

落后到什么地步呢?

连华为自己给运营商做的贴牌机都不愿意用,只能拿去做山寨机的芯片。

但很快,这一决策又被推翻了。

因为市场营销部认为,如果消费者知道一款山寨机里用的芯片竟然是华为设计的,这会极大影响华为的品牌形象。

很无奈,但是很现实。

就这样,巨额投入研发多年的海思团队,现在其实正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辛苦研发多年的k3v1芯片,竟然没有一台手机愿意使用。

想要继续研发新的芯片,但华为高层又很犹豫。

如果依然没人愿意使用海思的新芯片,岂不是大量的研发资金继续打水漂?

而这时候,陈诺给了任老一个保证:

“如果海思研发出3g制式芯片,橙子科技将会成立子品牌,使用海思旗下的芯片。”

“如果海思的芯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橙子科技的旗舰机,也将使用海思芯片。”

“可以在合同中签订相关条款,保证后续条款的执行落实。”

这个保证让任老吃了一颗定心丸。

毕竟连华为白牌机都不愿意使用的海思芯片,陈诺竟然愿意承诺直接使用!

这对于向来崇尚用市场来养研发的任老来说,正中其下怀。

而且,海思作为一直接受投资,但是没有产出的部门,如果有一个新的厂商愿意投入资金继续突破技术,所得成果最终两家共享,这也是崇尚合作多赢的任老所期望的。

2024年,因为经历了华为手机一家独大导致被制裁而陷入绝境的时刻,任老对于新的智能车业务,就做出了同样的战略选择。

共享共创!

这一年,华为将拥有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群剥离,与长安、塞力斯、东风等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引望。

将华为在智能车上沉淀的技术与各大车企共享。

沿用的依然是华为在面对思科围追堵截的时候一样的策略——当我的盟友足够多的时候,你就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我的存在。

陈诺只是在华为的手机系统和芯片还未成气候的时候,用同样的方式和华为达成了合作。

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

任何时候,这都是任老在商场上的处世哲学。

这场交易双方都很满意。

华为软件研发和芯片设计的资金压力有了橙子承担一半,缓解了现金流压力。

并且可以与橙子开发中的手机部门合作,提升华为终端面向消费者的能力。

而橙子呢,获得了华为软件研发部门的支持,以及海思一半的股份。

之前华为的软件研发部门和海思芯片设计部门无人问津,是因为没有人认可他们的技术实力。

但陈诺自然知道他们能达到的极限在哪里。

后世被制裁之前的华为手机,已经朝着世界第一手机厂商的位置发起总攻。

若是没有行政手段干预,他们将达到世界之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