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风生水起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华为的转型之路

2023年,mate60未经发布便悄然上市,引爆舆论热点王者归来的时候,华为一定想象不到,他们的手机之路,走得竟是如此曲折。

2010年,任老爷子坐在深城龙岗华为总部的办公室内,看着底下递上来的终端销售报告,翻到消费者产品那一页。

上面的报告写的是去年华为发布的一款新手机,代号u8220。

这款手机,是华为面向消费者市场推出的第一款智能手机,但销量数据却让任老皱起了眉头。

华为的手机业务,历经曲折,并且屡败屡战。

很多人都知道,早期华为是做交换机起家的,最成功的产品也是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种只有企业会用到的产品,采购方都是大客户,产品拼的是功能、质量。

销售依靠的是默默无闻地和客户搞好关系,做好客户服务、市场营销。

因此,华为的研发和销售团队的能力配置、心智模式,都是围绕着面向企业客户业务的组织模式。

而手机终端,面向的是个人客户。

面向个人客户的销售需要在用户心中树立起品牌形象,靠的是企业动辄上千万的广告营销,明星效应。

所需要的能力与企业客户业务完全不同。

这方面,早期华为的认知几乎为零,完全没有任何市场经验和客户积累。

在不善于面向个人客户的终端销售上,90年代的时候,华为终端屡战屡败,导致任老发出总裁令:“华为以后再也不搞手机终端!”

到了1997年,国家为了发展自主产权的手机终端项目,原主管部门主动邀请华为做手机终端的自主研发和生产,给华为下发了gsm、cdma(当时最先进的两种手机网络格式,相当于2g网络)手机的生产、研发、销售牌照。

结果任老因为华为曾经失败的手机终端业务,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

但也就在这一年,3g技术开始突破,华为因为需要测试自家研发的3g网络设备,但在当时的市场上又买不到3g手机进行测试,研发人员只好在实验室用一台电脑模拟3g手机上的各种功能应用。

此时,在欧洲统领无线部门的余大嘴深切感受到,华为有研发3g手机的必要,每年都上书任老,要求华为自研手机。

但连续四年都被任老打了回来。

甚至任老还大发雷霆,说:“谁再提做手机,就卷铺盖走人!”

不能自己做手机,又不能无设备可用,华为选择和其他公司合作。

第一个选择的是日本电气有限公司和松下。

当时也才2000年。

三家公司在国内魔都,成立合资公司宇梦通信,华为希望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从日本厂商那里换到终端技术。

这种合作带来的结果一目了然。

日本公司不愿将核心技术注入,宇梦既无研发,也无销售,两年之后,倒闭关门。

但就在这段时间,被华为放弃的手机终端业务,在国内迎来了一片繁荣。

一大批国内厂商仅仅通过贴牌代工的方式,就在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

2002年,tcl的功能手机年销售额100亿,利润15亿。

而整个tcl集团当年的利润也只有18亿。

为了扭转整个华为在手机终端业务上的颓势,情急之下,任老亲自邀请有“手机狂人”之称的tcl手机业务负责人万总,到华为总部谈手机上的业务合作。

但是,年轻气盛的万总只来华为总部看了一眼,留下一句“tcl的惠州科技园要比华为坂田基地再大一圈”之后,打道回府。

这是华为第一次错过手机的风口。

任总为此后悔不迭。

但第二次错误来得更快。

为了防止垄断,促进国企竞争,邮电一分为三,移动、联通、电信就此诞生。

移动拿到了gsm格式的牌照,联通拿到了cdma格式的牌照。

而为了保证两者在移动端的竞争力,电信没有拿到移动业务,只能做固网业务。

当时形势明显,固网电话已经没有多少增长空间,固守固网业务只是死路一条,所有人都知道,移动通信才是未来方向。

电信领导不愿坐以待毙,于是看上了小灵通业务。

小灵通的技术被称为无线市话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可移动的市话终端,也就是固话机的延伸。

相比于真正的移动通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任老就此忽略了小灵通技术。

他心中认为,华为要做,一定要做最尖端的技术,不可能围绕一个注定被淘汰的技术研究。

而且当时华为投入重金研发了一款模拟交换机,结果研发出来,并不被市场接受,公司承担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投入重金研发注定会淘汰的小灵通,是任老所不能接受的。

但华为的竞争对手中兴却抓住了这个机会。

短短几年时间,中兴从小灵通获得的利润甚至占到了公司整体利润的50%左右,并且中兴还跟进了cdma技术,跟着联通公司的cdma业务狠狠地赚了一笔。

就这样,世纪之交,通信行业的三大风口:手机终端、小灵通和cdma,作为国内通信行业一哥的华为,竟然一个机会都没抓住。

到了2003年,华为的gsm系统除了在一些边际网、农村等偏远地区略有应用外,已经退出了国内主流的gsm市场。

再加上在3g上的巨额投入,华为的无线产品经历了长达十年的亏损,金额达到数亿元。

后来任老在采访中说:“为了一个小灵通,我痛苦了十年。”

但实际上,他很快就发现了手机终端对于华为的重要性。

02年底,华为终于成立专门的终端公司做手机,独立运作。

但接下来的八年时间,华为依然踩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不肯出来——只做运营商贴牌的白牌机。

说到底,这还是企业客户生意。

运营商提供要求,华为生产,不贴商标,不用推广,净利润五个点。

大量低端手机从华为终端公司生产出来,然后运送到各大运营商的门店里。

这时候,华为一年运营商定制机的销量达到了五千万,如果不出意外,华为手机将一直沿着这种模式,继续做下去。

但意外出现了。

2007年,iphone发布,震惊全球。

任老敏锐地发现,因为苹果手机的出现,世界上开始对于高端手机有了切实的需求,低端机在未来很可能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局面。

一台华为出厂的运营商白牌手机。

拉美客户把价格砍到75美元。

印度客户把价格砍到50美元。

留给华为的利润,有几块钱?

这时候,任老心中响起了一个声音。

这一台台华为出厂的白牌手机,没有品牌,毫无美感,配置低端,体验感极差,和山寨机没有什么区别。

又苦又累又不赚钱,那华为做终端是为了什么?

而这时候的苹果手机,一台最低售价499美元,是华为白牌手机的十倍之多。

在这种情况下,制作高端手机成为华为必须要攻克的堡垒。

于是去年华为推出了第一部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代号u8220,但销量……

看着销量报告上u8220惨淡的数据,任老皱起了眉头。

光凭这样的数字,华为面向消费者群体的高端手机的战略目标,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但华为终端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等了。

他思考着,是不是该把在欧洲领导无线部门的那个小子叫回来,让他带领终端部门,重新出发。

就在这时候,他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001工程组钟组长?”

听到来者的名字,他想了想,放下手中的资料,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

“任总,好久不见。”

面对这位一手缔造了华为通信帝国的老人,钟组长也是饱含敬意。

要知道,前几年华为和思科在海外专利战打得飞起。

这可不是简单的专利战。

06年的时候,老美进行了一场史上规模最大的“网络风暴”网络战演习。

演习由国土安全指挥部、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财政部、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等115家政府部门参与。

而思科,是演习重要的设计者之一。

彼时的思科ceo公开承认,华为是思科最忌惮的对手。

但就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华为依然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涉险过关,并在之后面对思科围追堵截的几年,华为开始迅速成长,以互利共赢的技术合作,获得了海外的一大批盟友。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就是那几年华为的战略。

并且成功通过在商业上的合纵连横,成功和海外各大厂商建立了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对思科的反包围。

后来,这成为了国际商战史上最伟大的战略胜利之一,海内外无数人为之叹服。

当然,现在的华为依然处于摆脱思科专利诉讼的阶段,并且正在广开门路,和海内外的各种企业合作,低调成长。

所以当任老看到钟组长带来的陈诺的时候,脸上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惊讶。

“我知道你。”

任老眯着眼睛从上到下将陈诺打量了一阵,“和亚马逊的特派专员在台上大吵的,是不是你?”

“也没有大吵吧。”陈诺一脸羞涩,“只是我单方面羞辱他而已。”

听到他的用词,钟组长眉头微微一皱,瞥了他一眼。

倒是任老呵的一声,眼中露出欣赏之色:“我们华为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年轻人,口无遮拦,到处惹事,能力倒是凑活。”

陈诺心中了然。

大嘴啊大嘴,看起来你在任老面前风评早就如此啊,怪不得大家这么说你了……

两人跟着任老进屋,坐下之后,任老率先开口:“钟组长,此前一别,有十年了吧?”

“十二……不,十三年了。”钟组长笑道。

“当年你还在信息产业部门,现在都已经独自出来挑大梁了。”任老昂着头,似乎又想起了当年。

“对啊,当时我作为代表来邀请华为做手机终端,可是直接被您拒绝了,回去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哪里没有做好。”钟组长摇着头,回忆着年轻时候的往事。

“哪是你做的不好,当年是我老头子太过固执,这才错过了手机终端的机会,我唯一要怪的,就是当时你没有坚决一点,给我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任老摆着手笑道,将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陈诺知道,他们说的就是97年的时候,国家第一次邀请华为制作手机终端,却被任老拒绝的事。

沧海桑田,谁知道历尽千帆之后,十三年后的今天,还是当年座谈的两人,又重新坐回了这个位置,又要再次谈判,像是要把曾经错过的事,继续谈下去。

“你们这次来,我接到的消息说是和手机有关?”任老看着钟组长,目光灼灼。

华为从97年放弃手机,到09年主动发布了第一款消费者手机u8220,12年的漫长旅途,终于到了要开花结果的时候了吗?

但接下来钟组长的回答,却让任老的脸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研移动操作系统?”他轻呼道,脸上展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001工程组来探访,说是聊手机的事,他能预料到的结果,也就是工程组需要华为加入到手机终端的制作中来。

这非常符合华为接下来的战略方向,所以他心中欢迎。

但要自研操作系统……

“华为现在的对外战略,是广交良友,共同进步。”任老缓缓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的人在欧美征战多年,好不容易才将以前的竞争对手们,变成了现在的盟友,共同抵抗科技霸权,如果要自研操作系统的话,恐怕不少盟友会有看法。”

这些年,面对思科的围追堵截,华为的策略是以退为进,由盟友冲上前线与思科周旋,自身暂时脱离战场,夯实主营业务,积累实力。

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思科在路由器产品上是私有协议,且不公开,也不接受其他人付费授权使用,简而言之两个字。

垄断。

但是因为它和政府关系好,就算它的垄断比微软还要严重,但却无人在意。

华为在这时候选择放弃一些市场,一些利益,想尽办法和友商合作,共存共赢。

引诱着欧洲的各大通信公司,比如西门子,将华为的产品穿上西门子的马甲,直接在欧洲销售,无视了思科的霸权禁令。

不仅如此,日本电气、美国赛门铁克、英国英飞凌……都先后和华为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

当年思科通过大肆兼并,集合整个硅谷的互联网硬件创业集群,对其他公司进行降维打击。

如今变成了华为及其遍布世界各地的盟友的联盟网络,对思科单体的降维打击。

2025年,国内新兴的幻方量化,面对openai在世界上的绝对龙头地位,发布deepseek新模型,并宣布模型开源。

他们同样放弃了一部分市场和利益,将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市场一起,拉入原来只有中美有资格角逐,但美国一直依靠科技霸权而领先的ai战场里。

结果呢?

海内外各大企业,甚至像微软这样openai最大的股东,连夜宣布接入deepseek。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