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 第1章 建奴来了

靖海堡,乃是嘉靖年间为了防范倭寇而修建的备御堡,至今已百年。

历经几代人繁衍,到明朝中后期,军户逃亡严重,又遭受胶东孔友德之乱,生灵涂炭,到如今堂堂的备御千户所,竟只有三四百户。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军户,全部都居住在堡内。

堡内的主干道,由青石板铺就而成,足够三辆大马车并驾而行,黄昏时节,几个光腚的小孩,正在宽阔的青石路上嬉闹。

在夕阳的余晖下,李俊业头戴破毡帽,扛着长枪,正在走在回家的路上。

李俊业其实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他本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大学生,然而因为一次登山事故,他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个世界。

而今是崇祯十年冬。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一个月了,李俊业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他并非孑然一身,还有一个温馨地家,家里有一个母亲,妹妹和弟弟。

只是这具躯体的原主人公,他早已因病去世,李俊业继承的只不过是他的躯体和他的记忆。

当然还继承了他的职务——靖海堡长枪手,很普通的一名世袭卫所兵。

李家在堡西边,李俊业下了望楼,只需两盏茶的时间就能回家。

李家是一个普通的军户,房子也非常的普通,和堡内大部分的房屋一样,都坐北朝南,前院后屋的格局。

李家庭院不是很大,约莫一分半地,围墙也不高,土坯砌筑的院墙上,插满了一排篱笆,篱笆上长着葡萄和忍冬,平日里李家也会在篱笆上种上一些蔓生的瓜豆。

现在是冬天,篱笆上除了两棵忍冬之外,一片光秃秃的景色。

“吱……”

李俊业进了门,院内正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子,正在院角喂鸡,三只老母鸡,见到食物,正在咯咯的叫的不停。

“大哥,你回来了。”

听到开门声,小女孩期待的向门外张望,当看到李俊业的身影时,小女孩像一只快乐的小鹿一样,蹦蹦跳跳地来到李俊业的面前。

“蕊儿,看哥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回来。”

李俊业开心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块饼,这个饼正是他的好兄弟刘大壮给他的,这小子家里富裕,每次带的饼都是肉馅的,并且里面的肉馅都非常大。

军户困苦,再加上世道天灾人祸不断,李俊业家和所有人一样,难得吃上一次肉,李俊业记得很清楚,上次他家吃肉,还是几个月前,是自已十七岁生日的时候,母亲赵氏方才狠下心来,卖了半斤大肉回来。

“这个还是羊肉馅的呢?”

李俊业话还没说完,李蕊儿已经迫不及待的从李俊业手中接过了肉馅饼,大口吞嚼起来,吃的津津有味。

吃了一大半的时候,李蕊儿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大哥你怎么不吃啊!我们都好久没吃过肉了?”

李俊业淡淡地笑了笑:“哥我吃过,只不过我不喜欢羊肉的膻味罢了。”

“哦,可我记得之前大哥是最喜欢吃羊肉的啊!”

李蕊儿,若有所思的答道。

“那是以前喜欢……”

李俊业打着哈哈说道。

“娘,我大哥回来了!”

这时屋内突然传来一声响动,李蕊儿开心的朝屋内大喊。

“我儿回来了。”

赵氏连忙兴高采烈的出门迎接,李蕊儿也懂事的从李俊业手中接过他的长枪和水壶,帮他拿入屋内。

“孩子,你饿坏了吧!”

李俊业刚进屋,赵氏连忙从厨房内端出一碗窝窝头和一碟咸菜,放在桌上,李蕊儿放好长枪和水壶后,则乖巧的站在他的身边跟他沏了一杯茶水。

李俊业幸福的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接着拿起桌上的窝窝头,细吞慢咽的吃了起来。

赵氏做的窝窝头,由杂粮夹杂着糠麸和野菜制成,李家穷得连不掺糠麸的杂粮窝窝头,都很久没有吃过了。

不过连这样的窝窝头也吃不了几天,因为家里的米缸马上也要见底了。

“俊业,哪日你有空闲把这些东西带到登州去当了,换些钱粮回来。”

李俊业刚刚吃完,赵氏则从屋内拿了根银簪,轻轻地搁在桌子上。

这根发簪李俊业认识,是当初赵氏娘家的陪嫁之物,陪伴了她二十多年,也是赵氏最喜爱的物件。

这根发簪是李家现在唯一能当的东西了。

李俊业还有一个弟弟叫做李俊秀,前年刚过童子试,现在在州府的县学读书。

李家二郎在靖海堡所有人的眼中,简直就是李家的希望,也是靖海堡的后生中最有出息的几个。

无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官学读书虽然不要钱,但是学子还需要准备自已的生活费用,穷人家孩子吃喝可能花不了多少钱,但书和纸在古代是非常不便宜。

春节将至,按惯例学子们需要对先生送束脩,这对李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赵氏在这个时候,把自已最心爱的发簪拿了出来,当完之后,李家就再也找不出能当的东西了。

见李俊业不为所动,赵氏将发簪拿到李俊业的面前,道:“俊业,俊秀马上要给先生们送束脩了,家里也马上要断炊了,这事可不能拖延,哪日有空闲,你就去办了。”

“娘,我不是这个意思,这发簪本是你的心爱之物,怎么能随意当了!”

“这发簪你先收起来,剩下的由我来想办法。”

“可是……”

赵氏还想说点什么,李俊业已将银簪推到了赵氏跟前:“娘,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给我点时间,我自然会有办法。”

赵氏素来对自已儿子有信心,便满意的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了。

吃完晚饭,李俊业回到自已的房间,他从墙上取下一支弩。

这支弩是他这段时间一直捣鼓出来的,他先是让堡内的匠户帮他打造了一批零件,然后自已再亲自的组装调试。

这支弩结构和别的弩不一样,这是一支采用的现代弓弩滑轮技术的弩,采用滑轮结构,会让他上弦更省力,射击时弩的初速会更快。

这支弩看起来很大,弩臂甚至比寻常弩大了一倍,弩弦不仅长,而且粗壮,乍一看,绝对认为常人不可能拉的开,但因为它采用的滑轮结构,上弦非常省力,比制式弩还轻松。

这么大的弩臂和弩弦,意味着他能蓄更大的力。

李俊业还为这支弩装上觇孔和准星,这样的话在瞄准的时候,这支弩和现代枪支的瞄准方式一样,能够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命中率会极大的提高。

这副弩已经花掉李俊业全部的身家了。

一时技痒,李俊业将弩拿在手中,略微用力的上弦,然后再装上弩箭,窗外百米远的地方有一棵大树,李俊业默默的将弩矢对准了大树的一根枝干。

三点一线的瞄准后,他轻轻的扣动扳机,一支利弩如闪电般疾驰而出,稳稳的射中百米外的大树,弩矢入树一尺有余,惊得树上的鸟儿纷纷展翅而逃。

这是李俊业的第一次试射。

正当李俊业为自已的杰作鸣鸣得意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了三声炮响,紧着急促的铜锣声响起,屋外的大街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大人的惊叫声,小孩的啼哭声,充斥了整个靖海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没有了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