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 第13章 开始建军

马佑眼疾大喊一声,跑到李俊业跟前,死死的挡在李俊业的前面,几个兵丁后至,团团的将李俊业保护在中间,

就在这支箭欲发之际,钱奋兴奋的嘴角一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他一个翻身,这箭并未射向李俊业,反而是准确的射到他背后的立柱上。

“好箭法!”

虽然虚惊一场,李俊业对他的箭法还是由衷的感到赞叹。

“刚才让大人误会了,在下该死。”

钱奋精彩的表演之后,打马回来,来到李俊业的跟前,翻身下马,恭恭敬敬地递上了马佑的弓箭。

当然李俊业也知道钱奋所为自然不是简单的“误会”。

“看来是个刺头”,李俊业轻蔑的嘴唇轻轻一扬。

“无妨,不是这样,我怎么能见到,你翻身射箭的本领。”

李俊业虽然知道,钱奋其实是故意的,有点向自已示威的那个意思。

军中悍卒,桀骜不驯,大抵如此,李俊业也并未直接点破,他知道无论这小子如何桀骜,迟早会有他对自已心服口服的那一天。

不过这小子的箭术的确让人折服。

“这几个,莫非都是你军中弟兄。”

李俊业打量了一下钱奋身后的几人,看上去也像是行伍出身。

钱奋果断的点了点头。

“那这个呢?”

李俊业指着那个络腮胡子,他一脸的狠劲,一副心有不服的样子。

钱奋道:“这位也是在下的军中兄弟。”

李俊业没好气地道:“那他还口口声声的狗官军,这不自已曾经也不是当过狗嘛!”

络腮胡子虽然蛮狠,但是这句话的确怼得他无话可说。

可能做流民久了,没有希望久了,渐渐的自已也开始失去了以前的身份认同了吧!

“他叫什么?”

李俊业指着络腮胡子道。

“赵勇”

络腮胡子并没有当即回答,钱奋迟疑了一下后,替他答道。

李俊业不悦地道:“你是问他,没有问你。”

“你到底叫做什么?”李俊业突然大声的正色问道,一双眼睛泛着冷光,死死的盯着赵勇。

“卑职叫赵勇。”

赵勇内心人神激战了几个回合之后,最后还是选择了屈服。

“若想留下,你就乖乖地去那里登记。”

李俊业丢下这句话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去。

对付这些悍卒,他有的是法子,这个下马威只不过最开始的开胃菜吧!

这些悍卒虽然桀骜,往往为人所不喜,但往往却是一支军队的中坚力量。

人嘛,往往都是恃才傲物,只有拥有真本事的人,才悍的起来。

李俊业离开了之后,其实一直在偷偷的观察他们,结果如他设想的一样,这个赵勇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乖乖的和大伙一起登记去了。

这几个人是最后的一批了,待他们登记完了之后,一份精细的统计数据送到了李俊业的面前:

望云堡,一共有口317人,其中男丁有135人,成年女丁有103人,老幼79人。

长枪20支、腰刀10把、弓5张、盾牌3面、火铳2支,箭120支,火药4斤、铳子1斤、粮食16石。

以上就是望云堡全部的家底了。

李俊业现在要做的是组建一支自已的军队和一支负责后勤生产的队伍。

自然是优先挑选身体合适的人编入军队,其他的人则是编入后勤。

李俊业明确的告诉他们,但凡挑选编入军队的男丁,每月每人八钱银子,八斗粮食,与生产人员每月五钱银子,六斗粮食相比,待遇上自然是要好很多,人人自然是愿意编入军队,不愿意做生产人员。

可是军队需要的人员是一定的,自然只能择优录取,一时竞争格外的激烈。

从靖海堡带着的这些人是李俊业的基本盘,十七户军户本就是军籍,这些人是不能动的,三户匠户,更是望云堡以后的生产种子,自然也是不会将他们编入军籍的,不过李俊业将他们的待遇提得跟军户的待遇一样。

不能将脑袋别在腰带上,还能拿一样的银子,他们自然是对加入军户没有兴趣了。

李俊业打算第一步是将自已的总旗满编,总旗编制为十人一小旗,五小旗为一总旗。也就是说一个总旗满编是五十人。

扣除十七户军户外,等于只有三十三个名额,僧多粥少,竞争是格外的激烈。

这群流民条件非常艰苦,身体孱弱的,早已死在路上,因而活下来的人大多数是身体非常不错的。

他们的身体素质让李俊业非常的满意,李俊业一时见猎心喜,咬了下牙,决定模仿戚家军鸳鸯阵的编制,将每小旗由原先的十人变成十二人。

其中战兵十,小旗官一、火头兵一、小旗官负责指挥作战,火头兵负责后勤保障。

经过严格的挑选后,六十人的队伍就立刻拉了出来,现在就是小旗官的人选了,李俊业自然是优先考虑的是自已的嫡系人马。

马佑领一旗,王良领一旗,刘大壮领一旗,钱奋领一旗,李俊业自已亲自领一旗。

其中钱奋这一营李俊业打算组建骑兵,古代战争,骑兵的作用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坦克,能冲锋,能追击,能够迅速的支援调度,是必不可少的兵种。

只不过现在没马,李俊业等忙完了起步工作之后,马匹装备这些东西再逐步的完善。

确定好人员的安排之后,李俊业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住的还有吃的。

好在望云堡废弃时间不是很长,只不过数年而已,很多房子简单的修葺一下,就能够住,这可解决了李俊业的第一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则是吃的,两百多张嘴,每日要吃的东西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李俊业最起码要坚持到来年的第一个收获期 ,还有好几个月呢!

而今所有的粮食只有四石了,若按正常情况,差不多可坚持个两日。

但是这些人分明真的是从恶牢里放出来的,李俊业只怕这四石粮食一天都坚持不住。

这么能吃,这也只不过是饥饿时间长了的人的正常生理情况,待过些时日,待他们的身份充满的补充了各种营养能量之后,饭量自然会渐渐的正常。

所以粮食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

“大壮,你现在骑我的马去登州,我在你爹那儿寄放着一笔银子,你让你爹拿那银子,先帮我采买一千石粮食到这里来……”

李俊业当即找到了刘大壮,在这些人中刘大壮应该是最合适的人,并且他家里有马,从小就会骑。

“你在我爹,那里有银子?”刘大壮不假思索的问道,眼神怪怪的。

王良和马佑几乎也在同时凑了过来,说实话,只见李俊业各种许诺,花钱似流水,大家都在纳闷他能不能做到的时候。

终于发现了他露出了狐狸尾巴,但是大家还是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从李俊业的话中来看,似乎他在刘有为那里寄存的银子,买一千石粮食是一件很轻易的事情。

“俊哥儿,你别逗我了,你哪来这么多银子。”

刘大壮表示自已根本就不相信,马佑和王良二人也是同样的眼神。

“军令如山,你去登州见到你爹之后,你就知道了。”

李俊业不想和他们解释太多,一时自已也解释不清楚,只好拿军令来压他,他见了刘有为之后,答案自然会揭晓。

李俊业又找来纸笔,开出了一个长长的购买物资清单来。

李俊业又让人将匠户瓦匠刘继青找来,让他想一下修葺望云堡,需要的工具和那些必要的材料,然后让他列表口述出来,让柯大治一一记载。

然后又将木匠张二牛,和铁匠盛还义全部招来,让他们也将自已需要的东西,让柯大治一起记上。

做完这一切之后,李俊业才将汇总的清单递给刘大壮,由刘大壮骑自已的马入城,去找他们爹刘有为采购。

翌日

李俊业宣布了他正式上任的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全堡卫生大治理活动。

望云堡荒废时,遭逢过大火,本来到处都是火灾过后的残垣断壁,再加上各路流民盘踞多时,现在的堡内已经完全是一个垃圾场了,街头巷尾,甚至到处都是大小便的痕迹。

而个人卫生上,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流民其实就是居无定所的乞丐,大多数人身上都是脏兮兮的,衣服脏的如抹布,头发甚至都已经开始打结,他们身上无不长满了虱子和跳蚤,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让人记忆犹新的味道。

所以,李俊业把堡内所有的锅都列了出来,全部烧上沸水,争取在今天,让堡内所有的人都能够好好的洗上一个热水澡。

洗完澡后,又让他们将自已的衣服脱下,全部都沸水滚烫多次,这样可以杀虱子和跳蚤,沸水不停的烫,还能杀死他们的虫卵。

随行而来的靖海堡这些军户还好说,虽然衣服是一样的褴褛,但是好歹一般的人都有两套能够轮流浣洗衣服。

可这些流民就惨多了,很多人甚至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不过李俊业早就想到了,他开出的清单中,就有三百匹布,三千斤棉花,只等刘有为送来,到时候再将一些心灵手巧的妇女组织起来,做衣服,争取给堡内所有的人都发上一套单衣和一套棉衣。

他们穿的实在是太破了,不然的话,不知道的人进了望云堡,说不定还以为这里是在开丐帮大会呢!

他们穿的不仅破,也单薄,不给他们发衣服,有的人可能活不到春天的到来。

在组织动员他们洗澡洗衣的时候,李俊业也在同时,把堡内能调动的所有男丁都调出来去修葺房屋。

他们就地取材,好在堡的南方都是山林,就是就地伐木,尽快将一些没有门窗和屋顶的房子修葺完毕,门窗就是用木板暂时替代,屋顶可以用野外的茅草铺盖。

就这样折腾了一天,在李俊业亲自把最后一袋粮食悉数倒进大锅里的时候,刘大壮终于带着第一批车队回来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