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不远处有一座亭子,檀华带着徐微生往那边走,边走边说:“你既然还俗,可曾娶妻?”
徐微生跟在檀华后面,在如雁的?瞪视之中说道:“在下并未娶妻,不过已经?有了心?仪之人。”
“你们现在没在一起?”
“是,我们没在一起,但?她总归是在我心?里的?。”
徐微生脚步顿了顿,这是一见如故吗?他和一个才第?一次见面的?女子讲自己的?心?事,而他对这个女子并没有相思之情?。
檀华没有再和徐微生说话,她正在看宫室红漆柱子上的?雕花,直到婢女送来衣物,徐微生换了衣服请辞,檀华才说道:“这阵子不大太平,徐大夫这阵子不要来回宫了,回家后记得听见动静门窗紧闭,勿要乱走。”
“多谢姑娘指教。”
徐微生出了宫,另一头小庄子来到赫连文亭所在的?广明宫,茶膏交给了煮茶的?宫女,对方?皱眉检查,小庄子是看着老太监拿的?陈年茶膏,他趁别人没注意?往宫女手里塞了块银子,宫女收了银子气鼓鼓地说:“老滑头养的?小滑头,告诉你师父下次可不能这样了,去吧!”
只?看这太安城里城外的?乱象,那个知道赫连文亭还有几?回“下次”,但?傀儡皇帝也是皇帝,处理不了奏折,处理个普通人是没问题的?。
也正好今天他是“太监”了。
小庄子以有要事为由,求见赫连文亭。
赫连文亭正和皇后一起说话,皇后说:“妾身让人给丽嫔送了些红参,让她好好养养,也许以后还能为陛下延续子嗣。”
“她也修养够久了,身边又有奴婢服侍,你自来身子不好,别想这些事。”
皇后听他如此说眼神微动,听见外面有个小太监求见,赫连文亭心?情?不好,便要撵人,皇后道:“不妨让他进来,此时亦是多事之秋,看看他能说出什么要事。”
小庄子见了赫连文亭,往前走了几?步,躬身说道:“陛下,奴婢方?才看见徐大夫给太尉身边的?人送礼。”
赫连文亭立刻皱眉,说道:“你说什么?送礼?送得什么礼?”
小庄子说道:“是一块白玉。”
赫连文亭:“此言当真?”
小庄子说:“奴婢亲眼看到徐大夫将玉佩递了过去,若是此话有假,就让奴婢五雷轰顶!”
赫连文亭深吸一口气,怒道:“混账!我以知己待他,他竟献媚于太尉!”
皇后道:“不过是个小小的?大夫,陛下想要处置了他还不容易?”
赫连文亭说道:“……太尉已然不快,若因此事再开罪于太尉,不如算了,既是见利忘义之徒,且由他去吧。”
皇后瞥了小庄子一眼,问道:“这人可是已经?勾结上了太尉?”
小庄子说道:“看起来还未曾。”
皇后托着赫连文亭的?手臂,说道:“两面三刀之人,本也是陛下之属臣,该当教训,便是太尉知道又能说什么?况且,也不一定要我们亲自动手,陛下请听臣妾所言……”
两日之后,一个泼皮污蔑徐微生治死了人,官员粗略审理之后,直接将人拖入了死牢刑房,只?等和下一批死囚一同斩首。
檀华不知道这件事,在她印象里徐微生是一个谨慎听劝的?人,他应当知道自己是好意?,也知道太安城中事多,既然如此就一定会好好待在医馆里面。
只?奈何祸从天降。
徐微生跪在死牢里,看着面前的?人,说道:“弟子愧见师父。”
徐忘真说道:“薄云,你骤然脱离师门,为师以为如你罗元师兄揣测的?一般,你是和某个女子情?定终身了,可你自离开洛京便孤身一人,如今更是身陷死牢,这是为何?”
原来自从徐微生离开洛京,徐忘真的?人手终究还是找到了他,一直暗中观察,并不侵扰,直到此次徐微生有了性命之危,徐忘真才来一见这位逆徒。
跪在地上的?徐微生姿态恭敬,只?是叩首道:“弟子有负于恩师。”
牢房的?门锁被解下来,徐忘真看看牢房里格外驯顺的?徒弟,说道:“出来吧。”
徐微生没动,说道:“弟子是被人冤枉,水落石出之时,自会出来,请师父勿要以此为忧。”
“你可真是……”徐忘真心?里算计了一下,说道:“罢了,你且在这里住几?天吧。”
门锁原样缠上,徐微生抬起头来,徐忘真已经?走了。
而走到门口的?徐忘真则是遇到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锦衣郎段成泽,他朝着徐忘真拱手,说道:“公子,太尉大人欲要向您借取一样东西。”
第164章
夜色里?, 卫祎在烛光下展开一封文书,文书的末尾扣着大昭的金印。
这是大昭的国书。
在一旁的臣子见?卫祎看完了这封国书,待他思量片刻, 说道:“太尉大人,属下着人审问过后已?经确定, 逆贼所用?兵马的确是昭国之?百姓。最近两年大雨, 昭国多?有流民瘟疫, 百姓流离失所, 有许多?百姓被人或拐或卖诱入深山养为兵卒,不久前被人驱使随假太子进入景国, 迫近太安。而如今昭国先遣国书,索要这部分生民,同时也派了大臣陈兵于?边。而如今这些兵马为假太子驱使, 我们便要归还现在也做不得主, 而昭国萧氏素来?强硬, 若不顺其心,恐怕不能善了。”
卫祎与臣子两个人就着这封国书思量着:
萧翀乾是个什么样的人,卫祎比手下的臣子更清楚,这些年他身居高位对邻国接触更多?,而他在少年时就听过昭国皇子萧翀乾的名号, 到他初为官时萧翀乾正励精图治,浩浩几十年过去了, 萧翀乾一度沉迷于?美色不问朝政,最近几年幽居求仙。如今大昭大半国事由太子萧恒代?行?,观其行?政, 有其父必有其子,臣子所言不错, 若是不能归其生民,恐怕两国要起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