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这是小厨房刚做好的燕窝,您多少用一些吧”,碧玉端着东西进来,看到自家娘娘病恹恹地躺着,柔声哄着说。
瑾妃看着碧玉低垂着眼,“我不太饿你先放在那里吧。”
心里焦急但是也不敢表现出来,碧玉只能温言又哄了一会儿,见瑾妃心意已定就是不想吃她才无奈地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退了出去。
把侍女挥退,瑾妃又在榻上躺着好一会儿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直到屋内的光线渐渐暗下去又有人举着蜡烛进来掌了灯,她才又转醒。
本来以为进来的人不过是自己身边儿的女官和宫人,瑾妃本来想把人再呵斥出去,不过见到是朱蕙亲自进屋点了灯,她才止住了想要脱口而出的话。
“醒了,可想用点儿什么东西?这个时候了吃些好克化的最好,我听说你身边的碧玉倒是很会做饺子,不知道我又没有这个口福”,朱蕙也不客气,点完了灯之后直接坐下了说道。
瑾妃一口气梗在喉咙里,不过她这时候腹中轰鸣一声,于是也有些自暴自弃地说道:“全凭姐姐吩咐了。”
等宫人们轻手轻脚地上了膳食,只留下两位娘娘坐在桌前用膳,朱蕙意思意思地用了几个饺子,她看着瑾妃说道:“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可是你肚子里的孩子多么紧要这种事儿我已经不想提了,你只是为了你自己也要保重好自身吧。”
这段日子以来宫中发生的事情堪称魔幻,朱蕙已经是硬撑着应下了这摊子事儿,今日碧玉求上了门来,她在不情愿也只能硬跑了这一趟。
好在瑾妃睡了这么一觉又吃了些东西,似乎也是自己想开了,她虽不看对面儿的人,也是给了个准话,“我知道了,多谢静妃姐姐今日跑这一趟。”
皇宫中的风波开始从宗室高门以及权贵圈子里面向下波及,这股风暴也波及到了贾家,贾珠自从京外回来之后倒是在家修养了好久,他本也要开始回院里开始办差,却被林阁老的一封信又劝了回去。
李纨倒是有些不大习惯丈夫常在家中的日子,自她嫁入贾家以来贾珠一直以来都是在忙碌着,不管是之前在国子监读书还是后来登科中试开始为官,贾珠都是忙忙碌碌地,漏夜回家都是常态。
“你这么在家里我倒是有些不习惯了”,李纨坐在窗下阳光好的地方做针线,看着丈夫在榻上看书消磨时光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依旧是举着书看,贾珠面上带着笑意问,“怎么就不习惯了,你这话说得我不像是这个家里的人一样。”
贾珠虽话里这么调侃,但是也知道妻子这么多年来操持家中事务和养育儿女的艰辛,他看着听完了自己的话开始笑的妻子,心里也是知道李纨为何会出此言,于是也认真地说道:“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贾珠这么一句话出来李纨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把手里的东西收了最后几针之后递给丈夫,“好了,这个给你,本想给你当生辰礼的,谁知道倒是机缘巧合让你提前看着了。”
看着那件儿被妻子抛过来的衣裳,贾珠看着那袖子上排布精美又不死板的绣花,“做这些干什么,又要耗费你许多精力。”
李纨却一叹气,“本来是想给你们都作一身儿的,可是现在也只有你还有乐容的份了。”
知道妻子是有些想念儿子,贾珠也说,“男孩子走动走动没什么大妨碍的,这小子出去历练些才是对他好呢。”
贾珠作为他这一辈里面荣府内年岁最大的公子,比之弟弟妹妹们其实还见过几分荣府最鼎盛时期的气象。
这种鼎盛说的不是府中豢养了多少仆婢,家中一日要花费多少银子,而是说当初荣公在世时贾家还是京城内一等一的权贵人家,家中往来之人都是晏城中握有实权之人及其夫人。
贾珠这么些年以来家中的排场比之之前倒是没有什么削减的,一直都是一副富贵之气,但是有段时间祖父去世之后家里面往来之人变成了所谓的名士先生之时,他也感觉出了其中的落差。
等贾珠渐渐长大为家族前途命运挣扎时,他也庆幸自己遇到了李纨这样的妻子,点醒了当时已经开始钻牛角尖的他。
而现在儿子已经逐渐长成,贾珠渐渐体会到了当初祖父的艰辛,把儿子送到江南去,这也是贾珠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的决定。
京中的荣府至少在祖母以及伯父母、父母去世之前都会维持现在的繁花富贵,贾珠虽也有孝敬长辈的心意,但是也知道这样的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说不上是太好的事情。
李纨不是不知道丈夫这些道理,她只是越来越临近年下,总是担心儿子现在也算是离家飘零会不会不习惯。
“姑母和林姑父都是慈和人,江南这阵子节气不好,但是再过几个月开春了却处处都是人间盛景,这两个别乐不思蜀就不错了”,贾珠听妻子这么说也是安慰道。
“也是,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之前宝玉和兰儿寄了信回来,还说书院的先生也看中他们,说是要带着他们去拜访自己的故旧”,李纨想了一会儿之前儿子寄来的信也是笑了一下,心道还是年纪小呢,没有这么多愁滋味。
贾珠见李纨想开了也点点头,“也就是这几年,若是兰儿有造化得中,日后未必还有出京的日子了。”
第169章
大抵是天下当娘的都是一般心思,王夫人如今觉出京中的风雨欲来之事态,也是有些担忧远在江南的儿子宝玉。
“晏城国子监已是天下读书人最向往的地方了,宝玉在那儿读书本来也读的好好的,怎么就非要让两个孩子南下游学”,王夫人看着窗外又开始飘雪,也是忍不住念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