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有十分钟,路帆终于从楼上下来了。
转过楼梯的拐角,看见许千,她扬了扬眉毛,把书横过来放在桌上。
“怎么,许老师?”
路帆早就拿准了她,在身边有别的学生在时,总是用“许老师”这三个字来称呼她。听了这么多遍,许千还是情不自禁地一阵脸红。
“啧……那个……”
她想干什么来着?
路帆歪着头,学着她的语气,“那个……那个什么?”
“你别打岔,我想一下。”
“你是不是也想来借书?”
“啊,对对对,对,我想跟你借两本书。”
“跟我借?我又没有理科的书。”
“理科班我没几个认识的。”
“噢,就认识我,是吧?”
许千撇撇嘴,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对呗,就认识你。”
路帆的脸上浮出一抹得意,“要哪本?”
“物理必修一,生物必修二。”
路帆从正门走进去,没过两分钟就拿着书走回来了。
“别在书上写字,知道吧?”
“知道。”
接过书,许千虚张声势地鞠了个躬,“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路帆笑着捏了她一把。
“先别再见,跟你说件事。”
“嗯?”
“沈松跟你们说了吧?那个作文大赛?”
“啊,是那个什么杯吧?说过了。”
“对。你打算参加吗?”
“没想好。”
“怎么?还挺犹豫的?”
“没时间啊。初赛一篇文章,决赛还要去现场。这马上结业了,我理综还什么都不会呢。”
“学业水平考试难度很低的,你没问题。”
“那倒是……其实,主要原因是,我之前初中的时候也参加过几次比赛,结果都不是很好……”
许千想起初中时连决赛都没进的惨淡成绩,有些不好意思。
“那有什么的,试一下呗。写篇文章对你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吧?”
“到时候要是没进决赛,挺丢人的。”
“这么不自信?”路帆抱着肩,盯着许千从上到下打量起来,“我怎么觉得你能进决赛呢?”
许千无奈地笑了一下。她也曾觉得她能进决赛。每次参加作文比赛,她都认真写了,但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尽如人意。
“我写那东西,你也知道……害,平时考场上我都拿不了高分呢,这也差不多。”
路帆向前探了探,几乎是贴着她的耳朵,“许千,很多东西不是一次两次就能看到结果的。你只有不停地做下去,才能等到那个被人发现的机会。明白吗?”
温热的鼻息让耳朵痒痒的。许千轻轻屏住呼吸,捕捉着这一瞬快要飘起来的眩晕。
她点点头,说了一声“好”。
回到教室,趁物理老师还没来,她给沈松传了张纸条。不一会儿,作文大赛的通知传了回来。
她把通知单放在腿上,偷偷拿出手机拍了张照。
很奇怪,脑子里突然浮现出那次毕业歌舞会的场景,耳边又响起了那一首歌。
“当所有的人离开我的时候,
你劝我要耐心等候,
并且陪我度过生命中最长的寒冬,
如此地宽容。”
既然如此,那就再试一次吧。
第32章 三一、惊喜
花了一个周日定下初稿,又改了两遍,许千觉得差不多了。
故事不长。把生活中的细节放大、拼接,搭建起一个平行的时空。她照着自己的模样塑造了一个男孩子的形象,另一边,是个和路帆很像的女孩。主题简单,有关爱情,有关生死。
她当然不敢拿给路帆看。以路帆的眼力,一眼就能看出来其中的“猫腻”,指不定又会惹出什么后果来。
不过在报名表的“指导老师”一栏里,她还是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路帆”两个字。
本来就是她嘛。不管到什么时候,她的老师,永远都是路帆。
报名表和文章一起封好交了过去,许千就抱着听天由命的心态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没办法,真的来不及了。
之前她一直有一个错觉,就是以为自己的理科思维很强。这不是毫无根据的。中考时,她的物理和化学都拿了满分,初二结业的生物也是满分。
这是一节课都没补过的结果。
那会儿班上好多人都出去补课,中考之前更是补的昏天黑地。有人甚至只上半天学,跟老师提前打好招呼,到了中午提着书包就走,去补课机构奋战到深夜。许千清楚地记得,中考前一周,班上能完整上完一天课的只有四分之一。
她不需要补课。因为她全都会。初二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她对这个学科毫无概念,第一次月考差点没及格。可是就像高中的数学一样,一番苦功之后,把逻辑绕明白了,她的物理成绩一飞冲天,谁也拦不住。
后来的化学也是一样。快退休的化学老师甚至在别的班替她大放厥词,说翻遍所有中考题就没有许千答不对的。当时听说她选了文科,化学老师托了好几层关系,就为了转达给她一句话:快转理吧,还来得及。
以上种种,促成了许千潜意识中对理科的错误认识。她现在才幡然醒悟,不是她牛逼,而是初中的理科太简单。
“来,我看看你们还能记住多少。”化学老师把书放下,拿起点名册随手一指,“许千。”
许千拎着复印的理科班笔记站了起来。
“把笔记放下。”
“噢……”
“你给我说说,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是……”大脑飞速运转,从一大堆名词符号里挑挑拣拣,“啊,是银化合物还原成金属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