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一对恋爱了八年的情侣,生活在小城。男孩在银行做柜员,女孩是百货商场的收银员。不同的岗位,他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一成不变的工位,一待就是一天,一天变成一年。抬手的角度,微笑的分寸,词语的选择,什么都不变。他们是上了发条的人形装置,拿微薄的薪水,重复随时可能被机器取代的工作。
有一天,男孩下了班,骑着电车到商场大厅等女孩下班,却发现女孩正坐在一楼的快餐店里。
“倒班了?”
“没有。”
“今天这么早。”
“我没去。”
“不舒服吗?”
“不是。我辞职了。”
由这段对话作为开始,她试图探讨青年人的生存压力、感情中价值观的分歧,还有一些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大量的空镜,大量的留白,她想要还原某种经验性的情绪。比如每次和路帆争吵之后的沉默,比如看见她转身离开时内心的落寞,比如那天晚上听见她哭那种绝望到世界毁灭的无力。
她希望用这支简短的片子容纳下这些不好的记忆,同时也希望,评审她的老师能够读出它们。
第二天的面试没有想象中困难。前一天的作品得到了一些肯定,老师们提出的问题都在能力之内。出来以后,站在路边等公交,心里升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她像一只气球。一直被系在柱子上,不得自由;现在绳子解开了,于是一刻不停地飞升上去。
电话里,她告诉路帆,应该可以。
“题目难吗?”
“还好。”
“考的什么?”
“拍了个短片。”
“你拍的什么?”
“算是爱情吧。不完全。”
“命题?”
“嗯。来日方长。”
也许是心理作用,电话那边的人停顿了一下。她猜想她正在心里重复着,嗯,来日方长。
“你觉得不难就好。”
“不是觉得不难,是太熟了。”
“你说拍摄的流程?”
“我说题目。”
又是停顿。
“那就好。你什么时候回来?”
“要忙毕业论文了。可能五一会回去吧。”
“过几天不就出结果了?”
“嗯。”
“好。五一回来,请你吃饭,好好庆祝一下。”
“不用请我,路老师亲自下厨就行。”
“我做菜的水平,你还没吃够?”
“吃不够。”
这样的时候,好久没有过了。虽然还有很多事情没有结果,至少有了坐下来喘口气的机会。那些问题,都可以慢慢解决的,对吧?郑铎也好,我们也好,所有事情都能等来一个答案。如果这一次,我考上了,是不是就有可能为你多做点什么了呢?
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尽力做好。你要相信啊,我可以的。
一周以后,名单出来了。
录取的人数不多,几行表格,一眼就能看完。从上到下看了两遍,没有她的名字。退出去,再打开,依然没有。
所以,这就是结局,噩梦一样。
第81章 八十、躲
那三天里,没人知道许千在哪儿。人间蒸发了一样,谁也联系不上。
失败可以让人发现不足,从而进步。可接二连三的失败只会带来深深的自我怀疑。两次至关重要的考试,她都输了。
平时的耀眼无足轻重。在决定命运的关键,她永远是被淘汰的那个。举杯碰撞,叮当作响中碎了满地的何止是梦想,更是仅剩的那一点少年的骄傲。
她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以前的生活。以前的朋友,以前的环境,以前的自己……以及路帆。这是登上泰坦尼克的船票。有了它,她才敢体面地站在路帆身边,邀请她登上甲板,一同眺望漫无边际的蔚蓝大海。她原本想,给不了她宽厚的肩膀,那就在她疲惫时变出一支玫瑰。现在连登船的资格都被取消,再多浪漫又有何用?
况且这一次失败无异于证明了,她连浪漫的能力都没有。
我就是个平凡的人,眼前是一摊艹蛋的生活。以前是,以后也是,一辈子都逃不出这个恶心的诅咒。
路帆,我救不了我自己。更救不了你。
复试结果出来后的第四天,她告诉李炳然他们几个,她要消失一段时间。不用找她,她不会想不开,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自洽。要是路帆问起她的消息,就说不知道好了。
“你这不是想让她急死吗?”
“那你就告诉她,我什么没有,就是不想让她知道我在哪儿干什么。”
“要说你自己去说,别让我们传话。”
“我们不会再见了。”
“不是,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别扭啊,有什么不能再见的?你不就是考研没上岸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能怎么着啊?”
“你没发现问题出在哪儿吗?”
“什么问题?”
“只要我们俩的事还这么僵着,我就永远迈不过这道坎,我没办法往前走。”
“那你就先把你们俩的事解决了啊。你们不是已经关系很好了吗?我一直以为你们俩已经在谈了。”
“两个人在一起,是要过日子的,不是搂搂抱抱说点甜言蜜语就能糊弄过去的。我没办法和她一起过日子。我们俩在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里。我根本解决不了她的那些烦恼。”
“哪儿那么多事。那么多在一块的,不都是俩个人凑在一起,拍拍脑袋就领证了,哪儿有你说的这么复杂?”
“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我和她领不了证。我们的关系,永远只能是两个人的约定,没有任何形式上的保障。第二,我对她的感情,不是那种拍拍脑袋随随便便的感情。从第一眼,到最后一眼,我的爱从来没变过。我想给她最好的,我想让她对我也有同样的爱。如果我解决不了她的烦恼、帮不上什么忙,那她就算在我身边,也是受委屈的。这样的关系,我接受不了。”